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6 18:38:29
9月16日,協鑫科技宣布與無極資本達成戰略融資協議,通過定向增發募資54.46億港元。此次融資將用于多晶硅產能結構性調整、強化硅烷氣業務及優化資本結構。公司提到,硅烷氣可應用于固態電池、半固態電池及BC電池路線,協鑫科技期望通過技術差異化打破行業同質競爭,推動光伏行業告別低價內耗。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魏官紅
光伏產業的上游龍頭——協鑫科技(03800.HK),正在推動一次54.46億港元的定增募資,定增對象為無極資本(Infini Capital)。
此次定增除了為多晶硅行業的產能改革方案提供資金儲備,另一個重點投放領域就是硅烷氣。其中,公司提到,TOPCon電池向太陽能BC電池轉型對硅烷的需求放量,鋰電行業固態、半固態電池對硅烷有應用需求。
這也能和其他企業的一些公開信息相印證,有硅烷氣企業提到,硅烷氣可用于硅碳負極材料,也就是固態電池負極的一種技術路線。至于BC電池的應用,有業內人士表示,涉及BC電池與TOPCon電池用量的此消彼長,整體硅烷氣增量不會特別大。
9月16日,硅料龍頭協鑫科技發布公告,宣布與有中東主權基金背景的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無極資本達成戰略融資協議,通過定向增發方式配售約47.36億股,募集資金54.46億港元,約合7億美元,意向鎖定6個月,進一步鞏固公司股權結構安全穩定。
據了解,無極資本雙總部位于阿聯酋阿布扎比和中國香港,有著多元化的投資布局,覆蓋戰略新興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
公告顯示,本次融資將主要用于三個方面:首先,用于供給側改革的資金儲備,推進多晶硅產能結構性調整;其次,強化第二曲線,以全球第一的硅烷氣產能和產量,完成海外替代,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對電子特氣需求提升、TOPCon電池向BC電池轉型對硅烷需求放量,鋰電行業固態、半固態電池對硅烷的應用需求以及顯示面板對硅烷氣品質的高要求的多重背景下,以硅烷氣打造協鑫新增長極;第三,優化公司資本結構,穩固股權結構護城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資金儲備涉及的就是協鑫科技此前提到的多晶硅行業的產能改革方案。8月31日,協鑫科技在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提到了多晶硅產能整合的細節。當時,公司首席財務官楊文忠提到,今年整體的(多晶硅行業)改革方案還沒有百分之百確定,之前聽過不同的方案,在方案定下來后,公司可能要拿出一部分現金支持改革。
另一方面,此次募資提及公司重點關注的硅烷氣。協鑫科技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最近一年多的年報、半年報中,公司都在強調硅烷氣。但是對于BC電池、鋰電行業固態以及半固態電池對硅烷的應用需求等,是公司首次對外提出。相較于傳統的硅料業務,硅烷氣的增量需求更為明顯。
實際上,協鑫科技對硅烷氣的利用,也可以追溯到公司顆粒硅工藝。一些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現,硅烷氣可以作為硅基材料,拓展其他應用,比如用于硅基負極去提升能量密度、充電速度等。
河南硅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到,目前,固態電池負極的技術路徑較多,硅碳負極材料是固態電池材料技術路線中有競爭力的一種技術,未來固態電池如何發展,還需行業驗證。
另外,硅烷氣還涉及BC電池,在當前光伏產業里,隆基綠能重點切入BC電池領域。
有熟悉BC電池技術的業內人士表示,TOPCon電池和BC電池都需要大量使用高純度的硅烷氣。不過,技術換代本身不會導致BC電池用量增幅變大,因為BC電池規模增大,對應TOPCon電池規模會縮小。總體來看,整體增量不會特別大。
由于硅烷的賺錢效應,協鑫科技對其的業務增長具有更多期望。協鑫科技有關人士表示,此次融資,是希望通過技術差異化持續打破行業同質競爭格局的戰略意圖,推動光伏行業告別低價內耗的“內卷”困境,“雙方還將秉持協同發展與行業優化的共同目標,聯合發起設立專項產業基金。該基金聚焦于整合行業內低效、低質的過剩產能,通過市場化收購、專業化重組及創新性升級等方式,推動資源向高質量產能集中,終結行業低價無序競爭亂象,緩解惡性‘內卷’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發展壓力,引導行業回歸價值創造本質,構建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
由此來看,協鑫科技希望在行業“反內卷”的關鍵時期儲備資金,畢竟目前顆粒硅業務還要和行業一起“過冬”。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431499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