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守護千年綠色遺產 中國平安為陜西545株古樹名木提供4764萬風險保障

2025-09-15 19:09:22

 每經編輯|萬清澄    

在秦嶺深處的佛坪縣三教殿村,一株樹齡達1500年的銀杏樹依然枝繁葉茂。它不僅是自然的奇跡,更是歷史的見證。如今,這棵“活化石”迎來了新的守護者——中國平安。

2025年9月12日,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漢中監管分局指導,漢中市林業局聯合中國平安共同主辦,佛坪縣人民政府協辦的“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陜西站活動在佛坪縣三教殿村正式啟動。平安產險為漢中市包括這棵千年銀杏樹在內的545株古樹名木捐贈總保額4764萬元的專屬風險保障,并同步捐贈價值20萬元的智慧監測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古樹生長狀態。

而這并非中國平安在古樹保護領域的首次行動。早在2024年,中國平安便啟動“我為古樹上保險”計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在全國為超過2萬棵古樹名木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覆蓋廣東、四川、陜西、山西等多地,將金融力量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書寫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政企協同+科技賦能

為古樹名木搭建全方位風險保障網

仙果寺,坐落于陜西省佛坪縣三教殿上壩組,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因寺旁一株南宋時期栽植的銀杏古樹得名。這株古銀杏樹與寺廟相伴相生,見證了寺院的興衰更迭,也成為當地人心目中承載歷史記憶與自然靈氣的象征。

陜西省內如這棵古銀杏樹一樣承載歷史記憶的古樹名木有72.73萬棵,它們像散落在三秦大地上的活態文物,每一棵都鐫刻著歲月的紋路,訴說著獨特的故事。也正因此,保護這些古樹名木,其重要性遠超對普通植物的呵護。

然而,守護這些“活化石”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古樹保護是一項精密工程,其既需專業技術支撐,更離不開長效保障機制。“古樹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地區,且不同古樹面臨的情況各不相同,這給古樹保護帶來了一定困難和挑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高級實驗師周建云介紹說,古樹分布的分散性和保護的專業性,讓古樹保護的工作不能僅依靠當地護林員,需要更多的機構和部門參與其中,多方聯動,構建起一套科學、高效、可持續的古樹名木保護體系。

為積極響應國家和陜西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中國平安在陜西啟動“平安古樹名木守護行動”。啟動儀式上,中國平安為漢中市545株古樹名木捐贈總保額4764萬元的專屬風險保障。

據悉,古樹名木專屬風險保障范圍覆蓋古樹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導致的損失,乃至施救復壯、專家鑒定、排危處置等經濟支出,同時包含古樹傾倒、折斷等意外情況造成的第三方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該保險由平安產險承保,并提供相關的風險預警、防災減災、專業施救等全周期風險管理服務。

與此同時,平安產險還為漢中市林業局捐贈價值20萬元的古樹名木智慧監測設備。該設備依托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可實時監測古樹的土壤濕度、空氣質量、生長狀態等關鍵數據,并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可視化與動態預警,為古樹養護提供科學精準的決策依據,用科技力量為古樹健康“把脈問診”。

漢中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范來福表示,平安的科技賦能是破解古樹保護難題的重要舉措,后續將進一步加強政企聯動,共同探索更多新型化、智能化監測技術,實現古樹精準養護,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

此外,中國平安還邀請7名客戶代表,共同參與古樹名木守護行動,為佛坪縣7株樹齡超500年的古樹上保險,掛上“守護牌”。以綠色公益的形式,提升社會各界對古樹保護工作的關注度,共同參與古樹守護。

2萬棵樹3億元風險保障

平安用行動書寫綠色金融實踐樣本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是中國平安首次針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開展活動。

為響應國家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平安集團自2023年起就在全國范圍內圍繞古樹名木保護發起“古樹名木平安守護計劃”,并通過開展一系列古樹保護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及歷史文化故事的挖掘,以“愛一棵樹就是愛生活”為核心主題 ,提升國民生態文明意識,串聯生態保護、文化賡續,用國際化視野、市場化手段,情感化敘事宣傳,形成可延續的生態保護模式。

當前,中國平安的古樹保護行動已形成“多點開花”態勢。在廣東,中國平安承諾三年內為廣東省內超10000棵古樹提供保險保障,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在四川,中國平安為廣元市翠云廊古樹群捐贈總保額超過5930萬元的古樹名木救治綜合保險,并為其定制個性化的保護方案;在山西,中國平安為五臺山國家森林公園419株古樹名木提供保護救治保險保障,最大程度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對古樹名木的破壞,構建起“災前預防+災中救助+災后賠付”的全鏈條保障體系。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古樹名木平安守護計劃”已在全國為2萬余株古樹名木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讓古樹名木“老有所依”。“不同地區的古樹有不同的生態和文化價值,我們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調整保護方案,確保精準有效。”平安產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于未來規劃,中國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透露,未來,中國平安將繼續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搭建社會參與平臺、培育綠色生態文化,構建完善多層次綠色金融發展體系,為建設綠色中國、平安中國貢獻力量。

從一棵古樹的守護,到一片森林的繁茂;從一份保險的承諾,到一個行業的創新。古樹名木守護計劃是中國平安綠色金融工作中的一環,亦是中國平安綠色金融戰略的一個縮影。中國平安正用實際行動證明,綠色金融不僅能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動能,更能成為守護生態環境、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力量。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指引下,這樣的“金融+生態”模式,將成為更多企業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范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