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09-14 20:59:35
“幺妹兒哦,開船啰,看看我,大四川……” 9月13日晚,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華燈璀璨,第二屆金熊貓獎的壓軸大戲——金熊貓盛典在此盛大舉行。這不僅是一場國際性的影視頒獎禮,更是一臺融匯四川韻味與世界語言的文藝盛宴。從船工號子的豪邁開場,到中外藝術家聯手演繹的壓軸合奏,每一個節目背后,都藏著創作者與表演者的深情與巧思。
韓紅《錦繡》唱響鄉愁,譚維維二十年后再演繹《當時》
著名歌手、作曲家韓紅作為盛典的開場嘉賓,演唱了由她親自作曲的《錦繡》。這首歌不僅是為四川量身打造的主題曲,更是她個人情感的一次深情釋放。

韓紅
“唱到‘看看我大四川’這一段時,內心尤為振奮。”韓紅在采訪中動情地說道。她的童年曾在成都度過,父母供職于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這片土地承載了她最初的記憶與情感。接到創作邀約后,她將四川的山川風物、人文精神悉數融入旋律,更創新性地加入“船工號子”等本土音樂元素,以川音川韻勾勒出一幅“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的生動圖景。

譚維維
此外,川籍歌手譚維維的登場,也成為盛典的一大情感高潮。她演唱的《當時》,出自音樂劇《金沙》,這也是她時隔二十年再度公開演唱這首歌曲。采訪過程中,她幾度哽咽。
“時間過得太快,唱起來卻依然如昨。”譚維維坦言,這次演唱更注重情感的表達,希望觀眾能感受到歌曲背后的溫暖與力量。她還積極響應《金沙》可能復排的消息,笑稱“雖然我可能演不了‘金’了,但可以演‘金的姐姐’。”《金沙》不僅是成都的文化標志,更是她藝術生涯的起點,她愿意以任何方式支持這部作品重生。
石倚潔挑戰最高音,海來阿木老歌新唱《口弦》
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此次與中外藝術家共同演唱金熊貓獎主題曲《同行》。他在采訪中透露,這次合作是“中外古今的結合”——越劇、民族、美聲、約旦女高音、意大利男高音同臺,副歌部分更是大融合的象征。
“作曲老師給我寫了一個特別高的音,我平時唱歌劇也沒唱過那么高。”石倚潔笑言自己得“省著用嗓子”,但他相信這首歌的情感張力能打動所有人。在他看來,金熊貓盛典不僅是頒獎平臺,更是文明互鑒的藝術現場。
川籍歌手海來阿木與妞妞合唱團的孩子們合作演繹的《口弦》,也成為盛典中一道清新而溫暖的風景。他笑道:“這首歌的年紀比我還大。”但在改編過程中,團隊注入了現代音樂元素,讓這首傳統民謠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口弦》的演繹既保留了民族音樂的韻味,又契合了盛典“美美與共”的主題,成為中外觀眾理解四川文化的一扇窗。

田佳鑫奏響《美美與共》,舞臺竹海訴說四川故事
鋼琴演奏家田佳鑫此次帶來特別節目《美美與共》,將鋼琴、小提琴與琵琶融為一體,曲目跨越《加勒比海盜》《賽馬》《野蜂飛舞》和《成都》。
“我們通過音樂講述中國速度、中西對話和成都的大愛。”田佳鑫介紹道。這首作品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交流與情感的共鳴。她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到藝術無界、美美與共的盛典精神。
本屆盛典的舞臺設計也極具匠心。舞美總設計龔睿從四川竹海中汲取靈感,將自然中的“樹狀形式感”藝術化地搬上舞臺,構建出一個沉浸式演出空間。
總導演段嶸表示,本屆盛典在首屆基礎上全面升級,更注重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旨在打造一場具有國際水準的文化盛宴。無論是短片《歡聚金熊貓》、船工號子,還是名曲連奏,每一個環節都在講述四川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這一夜,金熊貓盛典不僅頒出了獎項,更用藝術搭建起一座連接中外、溝通情感的橋梁。從韓紅的鄉愁旋律到譚維維的情感回歸,從石倚潔的高音挑戰到田佳鑫的樂器對話,從海來阿木的老歌新唱到舞臺上的每一片竹影,一切都在無聲地訴說:文化因交流而豐富,文明因互鑒而進步。
金熊貓,不僅是一個獎項,更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一個讓世界看見四川、讓四川走向世界的窗口。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