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2 21:08:50
每經編輯|蒙錦濤
9月10日,芝麻信用宣布對其商業信用服務體系進行戰略升級,擴大本地生活場景接入,正式面向高德地圖開放產品能力,攜手打造首個基于真實用戶行為的生活服務榜單——“高德掃街榜”。
在這一全新評價體系中,經用戶授權后,芝麻信用將作為用戶評價分的重要校準因子影響商家的綜合評分,從而讓商家評分更真實、可信。

芝麻信用用戶的“言而有信”,加之高德地圖用戶的“身體力行”,讓“高德掃街榜”火速刷屏,上線首日使用人數就突破了4000萬。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能力開放的背后,是芝麻信用歷經10年業務驗證的成熟信用評估模型以及超過7億用戶的廣泛覆蓋,不僅標志著其從服務內部生態正式走向全行業賦能,更意味著一個可復用、可擴展的商業信用解決方案,正在成為驅動行業信任升級的新基礎設施。
可信基因
打破線下服務傳統評分“潛規則”
外出吃飯先看評分?你可能已經被“刷”了。
很多人或許有過這樣的無語經歷:刷到某家網紅餐廳,滿屏都是“料超足”“味道絕了”的花式狂夸。結果,排隊兩小時,吃到嘴才發現,菜是涼的,肉就幾片,味道還不如自家樓下小飯館。這時候的你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激情好評”,可能是店員拿著客人手機一邊復制粘貼、一邊AI生成,再用一份甜品“換”來的。
“寫好評送酸梅湯”“博主免費探店狂炫”“團隊一鍵五星刷分”……當“刷出來”的高分成了流量密碼,我們曾經信賴的餐飲評分,正在悄悄變味和失真。
好評,還值得相信嗎?
面對消費者對傳統評分體系信任的逐漸崩塌,支付寶芝麻信用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邁出了第一步。

在新上線的“高德掃街榜”中,商家評分由客戶的行為數據和真實評價共同構成。芝麻信用用戶授權高德地圖后,不僅可享受達人加速升級、內容審核提速等權益,高信用用戶的評價在商家評分體系中的權重也會更高。
這意味著,一個信用等級更好的用戶所發出的真實評價,權重可能遠超數個低信用水軍的刷屏,將對商家綜合評分產生更大的影響。
傳統評價體系下,商家往往疲于湊好評數量、刷五星評分,消費者則不得不艱難地在虛假好評中甄別真偽。
如今,隨著信用加權機制的引入,“誰在評價”變得與“評價什么”同等重要。這不僅將推動商家從盲目追求好評數量轉向真正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具參考價值的決策依據。
這一底層邏輯的革新,不止于功能升級,更有助于重塑本地生活服務的評價規則,構建一個更真實、更公平、更抗干擾的綜合信用評分環境。
十年沉淀
打磨“信用基建”
“我珍藏多年的802信用分終于有用武之地了。”當得知芝麻信用分會與“高德掃街榜”的商家評分掛鉤,不少人立刻打開支付寶,曬出了自己“壓箱底”的信用分數。
從一項商業信用評分工具,演進為深度嵌入商業場景、支撐行業創新的商業信用服務基礎設施,支付寶在這張“信用牌”上已默默布局了十年。其積淀下的超7億用戶的廣泛覆蓋、歷經反復交易驗證的技術內核,以及跨行業多場景的實踐驗證,正是推動這場變革的底氣所在。
2015年,芝麻信用以免押租車和簽證速辦服務首次亮相,初步建立起面向C端的信用應用場景。次年,其服務擴展至共享領域,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廣泛接入“免押金”模式,初步形成“信用替代押金”的商業理念。
2018年,芝麻信用和商家合作共創的“先享”模式在電商、出行等場景迅速推廣。
2021年,芝麻信用推出“芝麻工作證”,嘗試將信用能力延伸至求職與職業背景驗證。次年,其服務拓展至新能源行業,推出“先充后付”,顯示其在高信任門檻場景中的適配能力。
在電商、支付、租賃、出行等廣泛的場景里沉淀下了深度信任。
芝麻“開門”
啟動更多平臺和商家接入計劃
在由數據驅動、網絡協同和遠程交互構成的數字商業社會中,“信用基礎設施”成為維持數字世界高效、安全、公平運轉的核心底層支撐。
在業內看來,芝麻信用與高德地圖的合作遠不止于場景接入或數據互通,而是一次完整的信用能力產品化示范,清晰地對外展示了如何將抽象的“信用分”轉化為解決具體商業問題的解決方案,示范了芝麻信用的“正確使用說明書”,以及其從能力自用走向生態賦能的關鍵一步。
在宣布面向高德地圖開放產品能力的同時,芝麻信用產品負責人蕭沐洋就公開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更多場景的產品開放力度,同時也歡迎更多平臺和商家接入,共同為用戶帶來更真實、可信的服務評價體系。
這也意味著,芝麻信用的能力邊界還將持續拓展,走向遠比內部服務更廣闊的B端市場空間,構建更多的跨場景商業信用解決方案。
就芝麻信用的應用本質而言,是將“信用”標準化、產品化,賦能那些需要降低交易成本的場景,減少欺詐風險、簡化決策流程。這種標準化、可量化的信用工具具備極強的延展性,既快速適配本地生活等非金融場景,也可支持大型平臺的復雜需求,可廣泛應用于商業消費、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
而從更長遠來看,芝麻信用不只是“免押金的通行證”或“幫好店說話的信用評分”,更是有望成為一群“言而有信”的人共同構建健康商業生態的基礎設施,以更多樣的方式服務平臺、商戶和消費者,實現一個讓商業環境更公平高效的未來。
在那時,當成熟的商業信用體系真正融入社會肌理,或許只需一句“芝麻開門”,真的就能走遍天下。
編輯|蒙錦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