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1 11:38:01
今年4月起外賣戰正式拉開帷幕,阿里、美團、京東等紛紛加大投入,市場因此擔憂港股互聯網龍頭盈利承壓,進一步牽動對港股整體基本面的憂慮。
當前大部分港股公司已披露中期業績,外賣戰影響初現,但港股硬件、材料、醫藥亮點突出。
雖然恒生科技利潤增速受外賣戰影響下滑,但其整體盈利效率維持穩定,2025H1/2024恒生科技成分股ROE(TTM)均為14.2%。恒生科技內部業績分化,除了零售業績明顯下滑,技術硬件、軟件服務業績增速繼續高增,2025H1/2024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分別為101.7%/84.4%、31.3%/76.3%。
四季度港股互聯網敘事或轉向“AI賦能”,業績預期有望回暖。近期Anthropic、Google、OpenAI等相繼發布大模型新版本,并宣布超大規模基建投資計劃,反映其對AI應用回報的樂觀判斷。2024年麥肯錫調查顯示,生成式AI普遍被認為有助于降本增收,尤其在供應鏈管理、戰略金融及市場營銷等領域。最新財報亦顯示AI正賦能收入增長,例如扎克伯格提到AI工具顯著提升廣告推薦與創意效率,使廣告展示次數同比增長11%、均價提升9%。
海外“AI賦能”敘事有望逐步映射至國內。國內大模型近期也在加速迭代, DeepSeek年底前或推出智能體對標OpenAI。同時港股互聯網龍頭繼續加碼AI資本開支,上半年騰訊、阿里、百度合計投入1165億元,同比大增131%,帶動云業務高速增長,阿里云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2%,增速首次超越三大運營商。展望后市,隨著美國禁令松動,國內資本開支有望續增,四季度港股互聯網敘事或由“外賣戰”轉向“AI賦能”,業績預期改善可期。
【港股科技相關ETF】
科技全產業鏈——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