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0 21:04:59
成都的對外開放,是制度的開放,務實的開放,更是底層發展邏輯的開放。這是近年來蓉品蓉企得以加速出海、布局全球不可忽視的前提所在。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唐元
9月10日,滿載著“成都造”電子設備、機械零件的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緩緩駛出,一路西行,深入歐洲腹地;來自都江堰的紅心獼猴桃正在通過東盟的海關,悄悄南下,占據泰國、印尼的本地市場……
與此同時,成都中歐中心5樓的錦江廳人頭攢動,知名跨國公司、成都本地出海企業、各國貿易機構代表齊聚在一場蓉品蓉企出海資源對接活動,見證成都籌備啟動企業出海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會上,成都國貿集團介紹了企業出海服務線上線下平臺建設方案,還成立了成都企業“走出去”專業服務聯盟,授牌首批“開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
某種程度上,這場高度矚目的對接會,是這座城市在新的發展機遇期匯聚頂級出海資源的一次“務實探索”,亦釋放出一個日益明晰的信號——持續完善服務生態、賦能蓉品蓉企出海。
“企業發展到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服務中心聚焦蓉品蓉企出海需求和痛點,集成公共服務和專業服務資源,為蓉品蓉企加速推進全球化戰略,提供集成化、一站式、全周期的綜合服務功能平臺。”成都市對外開放合作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記者觀察到,借助日益成熟的出海渠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成都本土企業,實現了從產品、服務的出海,到技術標準與品牌出海的“跨越”,從要素輸出到價值輸出,在國際市場上創造出更為強大的“成都引力”。
成都籌備啟動企業出海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體現了一座城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努力探索,亦折射出一個日益壯大、潛力巨大的出海市場。
今年前7個月,成都進出口以近5000億元規模、6.8%的同比增速,在全省外貿運行中持續發揮著核心作用。成都企業對外直接投資(ODI)9.5億美元,同比增長9.2%,占全省總量的72.5%。
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外貿“新三樣”產品走俏海外。1月-6月,成都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800億元,同比增長150%,這標志著“蓉品出海”進入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的新階段。
在貿易帶投資的推動下,成都正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一個活力蓬勃的“出海生態”日益完善。而這離不開本地政府主動作為,搭建平臺,持續完善渠道、人才、物流、金融等出海要素供給,提供更加精準、專業、高效的企業出海服務。
以剛剛結束的2025年中國農產品精品推介暨“蓉品出川出海”對接活動為例,活動吸引了超百家國際采購商與國內渠道商參與,簽約一批農產品貿易協議以及農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協議金額達13.9億元;
而在9月5日,剛剛授牌成立的成都國家人力資源服務出口基地首批4個海外工作站,將為國內企業“走出去”和國際人才“引進來”提供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對接會上,無論是成立成都企業“走出去”專業服務聯盟,還是授牌首批“開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無一不集中體現了這座城市旨在打通企業和市場間的鏈路,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實現資源高效精準的聚集轉化的決心。
據悉,成都企業“走出去”專業服務聯盟,首批入盟機構包括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TC Group(道普瑞紳集團)、北京金杜(成都)律師事務所等18家專業機構。
而首批“開放成都”海外合作伙伴中,則包括荷蘭貿促會成都代表處、馬來西亞外貿促進中心成都代表處、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成都代表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成都代表處、英中商業發展中心等重要機構。他們將立足自身優勢,助力成都企業鏈接到更多國際市場資源、前沿訊息。
“希望能切實為成都乃至西部地區企業‘走出去’提供高效、專業的服務和支持。我們愿意開展包括培訓、沙龍、研討等形式的活動,賦能并幫助企業的海外拓展行穩致遠,”畢馬威中國稅務合伙人李滌非在現場表示。
成都的對外開放,是制度的開放,務實的開放,更是底層發展邏輯的開放。這是近年來蓉品蓉企得以加速出海、布局全球不可忽視的前提所在。無論是在頂層設計,還是在互聯互通水平的提升上,這座城市始終聚焦企業所需所盼。
近兩年,成都大力實施“立園滿園”行動,持續深化“進解優促”工作,為企業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蓉企蓉品加速出海,激發開放型經濟發展活力。外貿主體持續增多,外貿業務范圍越來越廣,規模也越來越大。
“前7個月,四川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超過8000家,同比增加9.2%。”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稱,今年以來,外貿主體隊伍不斷壯大是外貿運行中的一大亮點,特別是民營企業數量增加尤其明顯,外貿發展內生動力增強。
作為成都出海企業的代表之一,厚普集團近年的國際出海歷程呈現出清晰的進階軌跡,從早期的單一產品出口,逐步邁向成套設備供應,再到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含服務)、EPC總包工程,業務內容正在從天然氣逐步擴展到氫能板塊,業務覆蓋面也從亞洲不斷向全球延伸。
談及成都在出海方面具備顯著的比較優勢,厚普集團總裁助理韓梅表示,成都正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擁有“兩場兩港”,“這種空鐵聯運的立體開放格局,在中西部城市中非常罕見。”
截至目前,成都定期直飛的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已增至81條,航線數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已基本形成通達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洲際骨干航線網絡,亞洲重要樞紐航點實現全覆蓋。今年上半年,成都雙流、成都天府兩場共完成貨運吞吐量57.2萬噸,同比增長22.7%。
成都國際班列線路也在積極四向拓展,加大中亞、中老、中非班列開行,推動南向班列、東向班列增運上量,定制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方案,形成了覆蓋廣泛、銜接順暢的國際物流網絡。
目前,成都國際班列已形成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元化開行模式,常態化運行線路聯通境外城市126個。
在韓梅看來,“成都外向型經濟基礎扎實。成都的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FDI)在中西部城市中長期保持領先地位。高能級開放平臺密集,成都擁有多個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如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開區等,政策創新能力強,通關效率高。與此同時,成都出臺‘蓉品出海’六大行動,為企業提供出口補貼、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全鏈條支持。”
“下一步將通過不斷優化的服務,推動功能上的強化,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大力吸引和集聚全球供應鏈企業總部、貿易結算型總部、出海企業總部、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及國際化專業咨詢機構落地成都,著力推動‘蓉品蓉企出川出海’,” 成都市對外開放合作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