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0 14:35:04
7月以來,海南頻頻“走出去”,開啟了自貿港“巡回”推介。繼上海和北京之后,9月9日,海南走進香港,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推介會暨政策解讀會,當天,距離封關運作正式啟動,恰好倒計時100天。在這場推介會上,海南向外界公布了有關封關準備的新進展。從稅收政策的不斷加碼,到產業政策的全新出爐,海南自貿港羽翼漸豐。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楊歡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海南發布
正式官宣12月18日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后,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的建設腳步進一步加速。
7月以來,海南頻頻“走出去”,開啟了自貿港“巡回”推介。繼上海和北京之后,9月9日,海南走進香港,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推介會暨政策解讀會,當天,距離封關運作正式啟動,恰好倒計時100天。
在這場推介會上,海南向外界公布了有關封關準備的新進展。從稅收政策的不斷加碼,到產業政策的全新出爐,海南自貿港羽翼漸豐。
面對海南的主動“出擊”,企業正進一步向海南伸出合作的“橄欖枝”。就在此次推介會上,海南和香港兩地單位和企業共簽約12個項目,涵蓋文旅、科技、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而來到香港這個全球矚目的城市,海南也正以更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展現自貿港建設的新面貌。
過去幾年,全島封關運作一直是海南自貿港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推介會上,一系列新的動作也陸續向外發布。
海南稅收“雙15%”政策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巨大推動力。據海南省財政廳廳長蔡強介紹,為繼續落實好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現行優惠政策,做好與延續政策相銜接,結合以往政策執行中發現的問題,海南立足自貿港建設新階段,正在不斷修訂完善省內配套管理辦法。
比如,8月19日,《海南自由貿易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辦法》對外發布,其中優化了“累計居住滿183天”核算方法,將合理的離島出差、休假、學習培訓天數納入居住天數統計范疇,同時明確“在海南自貿港實際居住不得少于90天”。由此,推進政策真正惠及重點企業和人才。
不僅如此,海南還探索進一步擴大政策適用范圍。目前,政策主要針對鼓勵類產業企業和人才,如蔡強所說,最終還將過渡到負面清單管理,力爭把更多契合自貿港建設需求、能帶動區域產業協同的領域納入其中,讓政策紅利更精準地覆蓋優質企業。
在此基礎上,蔡強指出,海南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將是探索實行個人所得稅3%、10%、15%三檔超額累進稅率政策。近期,海南正在開展相關研究,包括參照香港的個人所得稅,從而“將一個簡單的稅收優惠政策,變成一個更加便于市場主體和個人享受的稅收制度”。
除此之外,蔡強還提到備受關注的“零關稅”政策新動向。
此前,財政部、海關總署等部委已出臺了進口征稅商品目錄、貨物流通稅收政策、加工增值免關稅新政等3項封關政策,擬于全島封關運作之日起施行。
據他介紹,目前,海南正推動部委適時調整進口征稅商品目錄,不斷擴大“零關稅”商品范圍,與此同時,推動部委盡快出臺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相關稅收政策,以“小切口”開展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零關稅”試點,讓島民能夠“零關稅”購買更多的消費品,真真正正提高島民的獲得感。
如蔡強所說,海南目前的政策具有特殊性,特別是稅收政策不可復制。而對于海南來說,能否用好這些政策,一個衡量標準在于,能否推動更多資源向海南聚集,最終惠及產業發展。
此次到港推介,海南也謀劃推動兩地更高水平的合作。海南省發改委副主任楊善華表示,香港是海南的第一大服務貿易伙伴和第三大貨物貿易伙伴,兩地產業互補性強。封關后,海南可以借助香港的開放和國際網絡優勢,更便捷地聯通全球市場;香港也可以依托海南地緣、資源和政策優勢,讓優質產品以更優惠的價格進入內地。
他特別提到,兩地可以培育瓊港跨境產業集群,依托海南“零關稅+加工增值免稅”政策,吸引香港地區電子、醫藥企業在海南設廠,構建“香港接單—海南生產—全球銷售”的跨境產業鏈。同時,發揮海南“三度一色”的資源稟賦和香港地區作為國際樞紐的平臺優勢,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新興市場。
在場港企同樣對此寄予期望。一位來自香港制造業相關協會的負責人提到,香港正在推進“再工業化”,存在不同細分行業是否適合在港發展的問題。海南可開發面積廣闊,有些因空間問題無法在香港發展的產業,就很適合放到海南發展,具體來說,他很看好兩地在食品、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產業領域的合作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意在推動兩地圍繞著經貿投資、金融、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旅游和人才交流等五大領域深化合作。
不少港企已邁出加注海南的步伐。數據顯示,今年1—7月,香港在海南新設港資企業382家,同比增長7.3%,海南實際使用港資118.72億元,同比增長99.3%。
海南還在進一步拓展產業合作的可能性。上個月,《海南省加快構建具有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對外公開。楊善華提到,海南還將進一步以園區平臺為重要載體,推動平臺開放合作,加強同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深化同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合作,推動產業加速集聚成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