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8 21:30:03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中國聯通可依法開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深化應急通信等場景應用。今日(9月8日)午后,衛星互聯網概念再度走強,記者注意到,中國聯通聚焦衛星+車聯網等行業發展,近期四顆低軌衛星成功發射入軌,將推動衛星物聯網在各行業融合創新應用。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魏官紅
期待已久的衛星牌照終于來了。
據央廣網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中國聯通可依法開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深化應急通信、海事通信、偏遠地區通信等場景應用,豐富通信服務與產品供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9月8日)午后,衛星互聯網概念再度走強,中國衛星拉升觸及漲停,中國聯通一度漲超6%,上海滬工回封漲停,創遠信科、超捷股份、航天宏圖、三維通信、上海瀚訊等跟漲。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聯通頒發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工業和信息化部方面表示,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產業鏈商業化進程不斷加速,將有利于形成適度競爭、良性互動的市場格局,推動衛星移動通信服務更易觸達普通用戶。
同時,基礎電信企業與衛星移動通信產業鏈上下游主體的協同聯動將更加緊密,有利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優化衛星通信市場準入,強化全鏈條監管與安全保障。
從官方信息來看,此次拿到牌照后,中國聯通可依法開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深化應急通信、海事通信、偏遠地區通信等場景應用,豐富通信服務與產品供給。
二級市場的反饋也很迅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9月8日)午后,衛星互聯網概念再度走強,中國衛星拉升觸及漲停;中國聯通盤中一度漲超6%;上海滬工回封漲停;創遠信科、超捷股份、航天宏圖、三維通信、上海瀚訊等企業跟漲。
據華泰證券通信及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興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的說法,牌照的發放標志著衛星通信商業化的前期準備。與海外相比,國內優勢主要在于衛星互聯網的通信技術優勢。三大運營商雖不會直接建設低軌衛星星座,但將通過融合地面蜂窩網絡與低軌衛星星座,利用自身營業網點優勢和廣闊政企客戶觸達C端和B端客戶,與星網共同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網絡。
三大運營商在衛星通信方面均有布局,為何此次是聯通“先下一城”?
從應用情況來看,手機直連衛星已成為商業化衛星通信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不過,手機直連衛星的寬帶業務發展還有幾大挑戰,如星地網絡架構差異協同難、網絡建設成本高、衛星網絡的性能較地面網絡有較大差距等。銀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統架構師林廣榮也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手機直連衛星只有面向大眾市場,有足夠的用戶量,整個系統才會擁有生命力。
值得關注的是,通信業務之外,聯通的布局也不少。據中國聯通方面介紹,近年來,該公司聚焦衛星+車聯網、物聯網等行業發展,成功驗證“車載終端—在軌衛星—業務平臺”全鏈路雙向通信能力。在剛剛發布不久的2025年半年報中,中國聯通雖未提及衛星業務的具體布局,但表示將加強6G、低空智聯網、衛星互聯網、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從中國聯通方面了解到,近期,聯通星系01星—04星四顆低軌衛星在山東日照附近海域成功發射入軌,其中,聯通星系01—03星為低軌物聯通信衛星,聯通星系04星為具備先進窄帶物聯通信能力的低軌衛星。聯通星系04星采用載荷可重構、波束靈活配置、頻譜感知、干擾規避等多項核心技術,具備低功耗終端直連、動態波束調度與復雜電磁環境自適應能力。其入軌后將開展符合國際標準的低軌窄帶物聯體制在軌測試,支持低功耗物聯網終端直連衛星通信,支撐衛星物聯試驗,向低軌衛星物聯邁出關鍵一步。
衛星物聯網能應用到哪些領域?根據中國聯通方面的說法,公司將基于聯通星系04星與時空道宇等產業鏈相關單位合作開展技術體制驗證以及多元應用場景測試,推動衛星物聯網在工業、農業、交通、能源等各行業的融合創新應用,加強與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低空智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交叉融合。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