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3 14:46:12
每經編輯|段煉
曼谷往返航班最低350元;飛往莫斯科的8小時航班,單程只需要600元;運氣好的話,還能買到100元以內去首爾的機票……
近日,不少網友發帖稱,從山西大同云岡國際機場出發的部分航班價格極低,不敢相信這是真實的票價。此外,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期多地機票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專家表示,暑期結束迎來機票價格“洼地”,此時錯峰出行,有機會“撿漏”。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暑運的結束,A股所有上市航空公司都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其中,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營收穩步增長,但仍未扭虧,合計虧損47.7億元。而民營航空公司均實現盈利,實現了逆勢突圍。

300元內直飛曼谷
大同機場:系與航司、旅行社聯合推出
據瀟湘晨報報道,記者分別在幾個不同的出行平臺查詢到,從山西大同飛往泰國曼谷的低價機票僅需294元,飛往韓國首爾也僅需350元,且都是直飛無轉機。有網友發帖表示,大同你是真的殺瘋了。


有媒體報道稱,有不少北京人撿漏。北京直飛曼谷的往返價格在2300到2400元左右,即使選擇在上海或者廣州中轉,也要花上至少1500元。但從大同出發,即使算上高鐵票,一個人的往返價格僅在600到700元。
更重要的是,從北京到大同最快的高鐵只要不到2個小時,這和在北京從西二旗打車到大興機場的時間也差不多。時間成本相近,機票錢卻少了一半,這樣的價格在年輕人眼里“不買就虧了”。
北京的劉先生經常外出旅行,他對紅星新聞記者介紹說,以泰國曼谷為例,一般從北京出發的單程機票價格普遍在600元以上,旺季甚至更高,而且部分航班還需要中轉,“大同本身也是旅游城市,從北京搭乘高鐵的話2個小時就能抵達,如果是旅行的話,在大同玩一圈之后再搭乘低價機票出國,本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9月1日,大同云岡國際機場市場部工作人員章先生告訴瀟湘晨報記者,票價均為真實的。“這個票價,是我們積極與航空公司爭取,協調旅行社聯合推出的,我們想把機票價格降下來,希望能充分利用航線的空余座位提升航班客座率,最終效果很顯著。這種特價機票每個航班會放那么幾張,但是不可能全航班的機票都賣那么低,那樣的話根本無法維持航線穩定運營。”
紅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大同機場的這些國際航班在旅游旺季并非冷門線路,有很多外國游客搭乘國際航班前往大同。據出行平臺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外國游客前往大同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9倍,增幅領跑全國。

暑期結束,多地機票跳水
能淘到1.9折機票
暑假結束,多地機票價格“腰斬”,讓不少人直呼“真香”。 8月27日,記者梳理各大航司及在線旅游預訂平臺發現,預訂近期出發的國內機票,相比暑假的出行高峰期,機票價格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普遍降低了兩三成,部分熱門目的地機票票價降至500元以下(不含稅費),而且選擇很豐富。
以杭州飛北京為例,8月初(不含稅)的票價普遍在千元以上,而現在的價格已經降到了397元(不含稅費);杭州飛太原,月底前也有不到500元的特價票;杭州飛往廣州的機票價格,暑假高峰時高達1200元,現在也從高點降到了440多元,如果選擇在9月15日出行,機票最低只要380元,相當于打了1.9折。
記者在機票訂購軟件上查詢,以杭州飛北京、太原、海拉爾、桂林、呼和浩特、蘭州、廣州等航線為例,目前預訂半個月之后出行的機票,不含稅費的價格大多為2到2.5折,票價集中在300~600元的區間。像下周二(9月2日)下午從蕭山機場飛往蘭州的航班,票價280元,不含稅價格比高鐵二等座價格還要便宜。

相關APP截圖
港澳游的機票價格也不高:比如杭州飛香港,8月底前機票最低516元,杭州飛澳門票價690元。
“每年9月都是出游的傳統淡季,相較于旅游高峰時段,一部分熱門航線甚至會打‘骨折’,為游客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出行選擇。”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相關負責人稱,暑期結束迎來機票價格“洼地”,此時錯峰出行,有機會“撿漏”。
浙江春秋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建議,機票價格的大幅下降與暑期即將結束密切相關,如果是出游時間較為自由的群體,可以選擇暑期過后的九、十月份再出游,除去國慶長假,這個時段氣溫更理想,機酒價格也會更低。

三大航司半年共虧47.7億元
低票價下,成本控制成關鍵
今年來,機票價格持續下降。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約為3.7億人次,同比增長5.9%。票價方面,2025上半年,民航國內經濟艙平均含稅票價740元,同比2024年下降6.9%,同比2019年下降7.8%。
進入下半年,作為全年旺季的暑運剛剛結束,“旺丁不旺財”的局面仍在延續。航班管家9月1日發布的《2025年暑運出行數據總結》顯示, 2025年暑運民航國內經濟艙平均票價846元(含燃油附加費),同比下滑6.4%,同比2019年同比2019年下降8.6%。此外,暑運民航國際客運航線航班約12.2萬班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9%;出港目的地區域上,東南亞與東亞兩者占國際出港總量的75.1%。
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司近日發布了半年報,均未能扭虧。盡管三大航司上半年成功減虧20.08億元,但仍共虧損了47.7億元。從半年報來看,代表票價水平的客公里收益數據均同比下滑,三大航的國內航線收入也都同比下滑。在此背景下,成本控制能力就至關重要。
在2025年戰略解碼會上,東航首次制定“成本硬仗”工作計劃,將其列為公司“七場硬仗”之一,并成立成本管理委員會,設置八個專班,專人專項管控成本。通過精細管控起降服務費、客橋費、航油成本等大項成本,東航實現主要航站平均靠橋時間同比下降9.5%,客橋費、橋載設備費用比去年同期節省約1100萬元。通過優化飛行高度、執行單發滑行等舉措,推動航油單位耗油持續下降,上半年飛機燃油成本同比下降8.08%;通過壓縮日常貨幣存量、提前歸還與置換高利率債務等措施,減少利息支出,上半年東航的財務費用同比減少26.89%。
國航在財報中也解釋了降本的做法:節支航油、起降、餐食、機務等大項成本,持續深化運行全鏈條成本精細化管控。深入推進成本管控,深挖成本潛力,擴大效益貢獻。持續強化資金統籌,加強債務風險管控,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費用。上半年財務費用為25.07億元,同比減少9.36億元。
此外,航油價格下降使得三大航的航空油料成本明顯減少。國航、東航和南航的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分別降低10.34%、8.08%和9.15%。
不過,在節約成本方面,以春秋航空為首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更有優勢。春秋航空沒有寬體機,運營成本更低,且國際航線運力主要在日韓等周邊國家,受國際航線波動影響較小。在2023年和2024年,春秋已經連續兩年成為內地賺錢航空公司。2023年凈利潤22.57億元,2024年凈利潤22.73億元。2025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延續這一勢頭,在盈利能力方面再次奪冠。
對于春秋航空再度成為最賺錢航司,民航新型智庫專家林智杰分析有兩點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春秋航空背靠上海市場,基本盤壯大;另一方面春秋航空采用的低成本航空模式,比較契合中國市場當前狀況。
林智杰表示,國內票價仍在承壓,國際航線尚未完全恢復到2019年水平,多重因素疊加,三大航距離扭虧為盈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此外,高鐵競爭加劇,對民航市場產生顯著沖擊,尤其是1000公里以內的航線受到明顯影響。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后,民航直達線路約7500條,鐵路直達線路超過11300條,具備民航和鐵路直達班次的線路約3700條,其中民航和高鐵重合的線路有1900余條,四分之一的航線與高鐵產生直接競爭。相關數據顯示,高鐵運營里程在2023年底達到4.5萬公里,較2019年增長29%;預計今年增長超過2000公里,總運營里程將超過4.7萬公里。目前國內八縱八橫高鐵網的加密成型,對民航產生了擠出效應,1000公里以內的航線受到明顯沖擊,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1000公里短航線航班量較2019年下降20%,客流量下降33%。
股價方面,近期三大航股價均表現疲軟,9月3日,三大航齊跌超1%。年初至今,盡管大盤整體上揚,但三大航股價均不同程度下跌。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紅星新聞、瀟湘晨報、21世紀經濟報道、界面新聞、上市公司財報、新聞晨報、每日人物、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