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平安集團聯席CEO郭曉濤:金融和醫療養老市場仍面臨諸多痛點,蘊含巨大商機

2025-09-02 19:15:14

中國平安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強調“戰略深化”,其“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顯現優勢。平安聯席CEO郭曉濤表示,金融和醫療養老是中國未來規模最大、增速最快、協同性高的行業,平安憑借獨特商業模式和科技等優勢,有能力把握市場機遇。平安在AI應用方面有新進展,提出“五智”戰略,并深耕場景應用。此外,平安在服務創新方面也取得顯著進展,如升級急難救援服務,未來有望成為其尖刀服務新名片。

 每經記者|潘婷    每經編輯|張益銘    

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平安管理層強調“戰略深化”,在“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布局下,平安綜合金融“三數”均衡增長。如何評價綜合金融和醫療養老兩個市場?年初平安提出“AI(人工智能)應用奇點來臨”,目前在AI方面有哪些新進展?對于業績發布會上強調的“服務創新”,平安如何考量?

金融和醫療養老是中國未來規模最大、增速最快、協同性高的兩大行業。”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CEO)郭曉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憑借獨特商業模式、龐大客群、強大渠道網絡、領先科技和品牌,平安有能力把握市場機遇。

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 企業供圖

金融和醫療養老是中國未來規模最大、增速最快、協同性高的兩大行業

近日,平安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報,“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顯現優勢,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億級”客戶量持續增長,個人客戶數近2.47億,同比增長4.6%;客均持有合同2.94個,同比增長0.3%;客均營運利潤247.32元,同比增長0.6%。

“金融和醫療養老是中國未來規模最大、增速最快、協同性高的兩大行業。”郭曉濤表示,隨著中國家庭財富積累及為健康付費意愿的日益增長,居民對金融和醫療養老的需求也會增長,當前市場仍面臨諸多痛點,蘊含巨大商機。

郭曉濤從三點進行解讀。首先,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加速擴大,預計到2030年將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三分之一,金融服務需求強勁;其次,健康服務需求旺盛,中國人均醫療支出目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最后,銀發經濟浪潮來臨,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服務需求急劇增長。

公開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0%。

憑借獨特商業模式、龐大客群、強大渠道網絡、領先科技和品牌,我們有能力把握市場機遇。在綜合金融方面,我們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通過科技賦能,構建‘一個客戶、多個賬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金融超市服務體系。”郭曉濤指出,在醫療養老方面,平安致力于代表支付方、整合供應方、提供性價比最佳的醫療養老服務,打造專業的家庭醫生與養老管家,讓客戶“省心、省時、又省錢”。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平安個人客戶數達2.47億,持有4個及以上合同的客戶留存率達97.8%;醫療養老付費企業客戶超8萬家,近21萬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

深耕AI場景應用,打造獨特的“服務”競爭壁壘

多年前,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就在內部提出,AI四大關鍵因素包括數據、算法、算力、場景。行業人士評價,平安在數據、人才、研發方面積累深厚,在AI應用側也有新進展。

“我們聚焦‘綜合金融+醫療養老’兩大最受益于AI的行業,且深耕AI場景應用,打造了獨特的競爭壁壘。”郭曉濤對記者表示,可以用四個詞語概括平安AI的最新進展:算力集約、海量數據、算法前沿、深耕場景。

第一,算力集約,AI訓練效率和部署資源效率顯著提升。第二,海量數據,平安的數據規模處于世界領先梯隊,這是AI創造價值的核心基礎。第三,算法前沿,在視覺、聽覺、大數據等方面自研前沿技術,AI產品的識別準確率領先行業;同時,結合上述前沿技術,自研垂域大模型,目前集團擁有自研垂域大模型67個,上半年新增14個。最后,深耕場景,拓展應用的深度和廣度,賦能金融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在AI方面提出“五智”戰略,包括智能化營銷、智能化服務、智能化運營、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經營,核心邏輯是“AI in All”。“AI in All”的戰略價值正在顯現,垂直領域的大模型帶來越來越強的競爭優勢,已成為賦能金融主業的強大驅動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大模型調用次數達8.18億,多元場景應用數超650個。

依托科技賦能,2025年以來,中國平安在服務創新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實現資源大整合、服務能力大提升。“平安正利用服務創新不斷推動傳統金融‘小眾低頻服務’走向金融+醫養的‘大眾普惠服務’。”郭曉濤強調,服務創新將成為金融業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其中,升級急難救援是平安上半年服務創新的一大亮點。郭曉濤介紹了一個“把ICU(重癥監護室)搬上飛機”的典型案例。今年5月初,平安壽險一位客戶在印尼突發急性腦炎撥打95511,平安第一時間組成包括醫療專家、航空協調、海關通關在內的專項小組,快速實現國內三甲醫院專家遠程會診、配備ICU設備的醫療專機就位、跨境綠色通道同步開啟等,最終在48小時完成跨國轉運,落地后無縫銜接廣州中山醫院救治,成功搶回黃金救治時間,客戶目前恢復良好。7月底,新疆烏孫古道突發山洪,平安產險配合政府救援,27小時內出動了7架次直升機,成功救援32名被困客戶,也收獲了用戶的廣泛好評。

“平安‘全球急難救援服務’,未來有望成為平安尖刀服務新名片。”郭曉濤認為。據了解,平安全球急難救援服務依托與全球8大運營中心、60萬家醫療健康機構合作,服務覆蓋223個國家和地區,最快在48小時內就能通過醫療專機完成跨境轉運。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