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知乎2025年中期業績:凈利扭虧營收承壓,押注AI尋求新增長

2025-08-28 07:41:07

知乎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總營收14.47億元,同比下滑23.7%,但實現經調整凈利潤9828萬元,連續三季盈利,主要得益于成本端優化。知乎付費會員業務仍是最大收入來源,占比超五成,但三大主營收入均下滑。知乎嘗試通過小說IP推動影視化變現,拓展中長篇內容供給。同時,知乎加速推進AI在全平臺的融合,將內容與服務拓展至更廣泛應用場景,AI搜索成為突破口。高質量內容、可信賴創作者及AI能力將助力知乎實現長期增長。

 每經記者|宋美璐    每經編輯|魏文藝    

8月27日,知乎(NYSE:ZH;HKEX:2390)發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知乎實現總營收14.47億元,同比下滑23.7%;經調整凈利潤9828萬元,去年同期虧損1.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收7.17億元,經調整凈利潤9130萬元,連續三個季度實現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盈利。

財報顯示,知乎的盈利主要來自于成本端的優化。報告期內,公司收入成本5.47億,同比下滑31.1%;營運開支也同比下降30.9%至10.43億元。

知乎CFO(首席財務官)王晗表示,“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產力提升,帶來成本結構和運營效率的持續改善。我們將繼續專注于嚴謹的執行力和可持續的商業化,以推動長期增長”。

從“故事會”到短劇IP,變現仍待破題

從業務端來看,知乎三大主營收入均出現下滑。付費會員業務依舊是最大收入來源,占比超過五成,上半年實現8.20億元,同比下降7%,但相較于其他板塊跌幅最小;營銷服務和職業教育業務分別錄得4.2億元和1.6億元,同比降幅達37.78%和43.87%。

艾媒咨詢分析師張毅表示,知乎將利潤指標重于收入規模,顯然是主動放棄了一些投入產出比不成比例的業務,比如投流買量等,也因此提升了毛利率。

隨著短劇產業爆發,知乎社區的短篇小說逐漸成為行業主要的劇本來源之一。知乎早前推出“鹽言故事”App,并嘗試通過小說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推動影視化。2025年上半年,基于知乎故事庫改編的短劇《三嫁冥君》《一夢如初》在騰訊視頻短劇平臺上線后均創下高人氣。

知乎也在拓展中長篇內容供給,以支撐其會員生態。

財報顯示,上半年知乎付費會員收入占比提升至56.7%,較去年同期提高超10個百分點,但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有所下滑,同比減少6.7%至1370萬。

張毅認為,短劇行業增長可以提升知乎的內容影響力,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以短促短的正循環方式可以拉動用戶的增量或者是轉化付費。”

從用戶屬性上來看,知乎74.1%的活躍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女性用戶占2025年6月活躍用戶總數的59.3%。知乎嘗試通過激勵吸引更多的創作者來到平臺,從而激活內容生態,但另一方面,短篇內容的抄襲、盜版等問題也限制了平臺的增長。今年6月,鹽言故事嚴厲打擊短劇行業對作品的版權侵害,稱已經跟進超過50起短劇侵權線索,10余起案件完成立案。

短劇行業市場規模正快速擴容。據艾媒咨詢預計,2025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知乎憑借小說與社區內容優勢,在內容供給側具備獨特資源,但如何將流量優勢有效轉化為營收,仍是一個挑戰。

押注AI尋求新增長

在此次財報中,知乎披露了AI(人工智能)業務的進展。

在AI布局上,知乎財報稱,將優先聚焦兩個重點領域:一是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在全平臺的融合,二是將可信賴的內容與服務拓展至社區以外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社區平臺是大模型的重要信息源,面對內容池,知乎選擇AI搜索作為突破口,先后推出“知乎直答”,上線“專業搜索”等,引入維普、知乎精選等專業內容源,瞄準職場人士和專業用戶的知識獲取需求。

數據顯示,二季度知乎日均新增高質量內容環比提升超過10%,其中AI相關專業內容已連續兩個季度保持45%以上的同比增長。

財報解釋,知乎仍然把推動人工智能與社區融合作為重點工作。“人工智能將推動我們實現快速增長,并通過與社區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們將差異化價值主張(即高質量內容、可信賴的創作者網絡及人工智能能力)拓展至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及受眾群體。”

在張毅看來,知乎的AI業務仍然處在較為早期的階段,目前更多的是對其提升內容生產和傳播效率的影響。但AI的應用有可能打破知乎原有的運營模式,釋放更多內容價值,有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改變。不過,他也提醒,應當注意AI過度應用可能會給內容生產帶來的人情味缺失,影響內容生態等問題。

知乎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首席執行官)周源表示,“人工智能現已深度融入我們的產品體驗,為用戶和創作者不斷創造更大的價值。知乎也因此成為人工智能相關內容、產品發布和專家互動的重要平臺。我們相信,高質量內容、可信賴的創作者以及人工智能能力之間的協同效應,將持續強化我們的差異化優勢,并為公司帶來顯著的長期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32234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