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5 14:29:41
由于過去幾年外資持續流出港股,市場對外資的預期一直較低。今年5月至7月末港股外資實際已出現階段性改善的跡象,其中長線穩定型外資累計流入約677億港元,短線靈活型外資流入約162億港元。
伴隨近期美國通脹、就業數據不及預期,降息預期再度升溫,后續美聯儲如期降息,流動性環境轉松,中美貿易關系繼續趨穩,外資延續企穩改善或有望超預期,同樣助于推動港股行情向上。
港股科技股在科技資產中具備估值性價比 截至2025/08/21,一方面,縱向比較看,當前恒生指數、恒生科技PE(TTM)分別為11.5倍,21.4倍,較兩者2021年估值高點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橫向比較看,當前恒生指數、恒生科技PE自2005年以來的歷史分位數分別為58%、20%,仍低于標普500(93%)、德國DAX指數(79%)、英國富時100(78%)等,可見與全球主流指數相比,港股估值并不算高。
【港股科技ETF】
互聯網龍頭、AI應用端——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科技全產業鏈——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