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遠大醫藥上半年凈利潤減少25% 核藥抗腫瘤診療板塊收入連續兩年翻番

2025-08-20 15:43:26

8月20日,遠大醫藥股價上漲4.26%。公司上半年收入61.07億港元,同比增1%,歸母凈利潤降25%。業績下滑主要受集采降價和市場推廣費用增加影響。創新及壁壘產品收入占比首超50%,核藥抗腫瘤診療板塊收入翻倍。遠大醫藥加大核藥領域布局,儲備15款創新產品。公司提到國際化轉型,海外員工超320人。未來,核藥或成其國際化布局的關鍵領域。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20日,遠大醫藥(00512.HK,股價9.3港元,市值330.11億港元)盤中走強,截至發稿上漲4.26%。前一日晚間,公司發布了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61.07億港元,同比增加1%;歸母凈利潤11.69億港元,同比下降約25%。撇除Telix投資對利潤的影響,凈利潤約為10.17億港元,同比下滑約5.9%。

對于業績變動,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受第十批集采降價的影響,以及新產品加速放量帶來的市場推廣費用的增加。未來,創新產品將是公司業績回升的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遠大醫藥的創新及壁壘產品收入占比首次超過50%;在上年同期收入增長107.6%的基礎上,核藥抗腫瘤診療板塊收入再次同比翻番。

創新和壁壘產品收入占比首次過半

根據半年報中的“致股東信”,由于集采降價的影響,遠大醫藥在業績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不過,公司創新及壁壘產品的收入占比快速提升了近15個百分點,為遠大醫藥貢獻了約51%的收入。

從收入看,呼吸及危重癥板塊和心腦血管急救板塊分別實現收入10.47億港元和9.04億港元,這兩個板塊合計收入是核藥抗腫瘤診療與心腦血管精準介入診療科技板塊收入的近4倍。

但從增長速度看,隨著釔[90Y]微球注射液(商品名:易甘泰)的國內營收翻倍和Lava的放量,核藥抗腫瘤診療板塊上半年的收入實現了105.5%的大幅增長。在去年上半年,該板塊的收入已經增長了107.6%。

目前,遠大醫藥還在加大核藥領域的布局,公司在研發注冊階段已儲備15款創新產品,撐起了在研管線的半壁江山。其中,進展最快的是用于診斷前列腺癌的TLX591-CDx,其在中國開展的III期臨床研究已于上半年完成全部患者入組給藥,計劃于年內遞交國內上市申請。

遠大醫藥在研管線 圖片來源:公司2025年半年報

另外,公司在眼科領域也取得多個進展,包括用于治療蠕形螨瞼緣炎的GPN01768(TP-03,洛替拉納滴眼液,0.25%)獲得澳門藥監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干眼癥的酒石酸伐尼克蘭鼻噴霧劑(OC-01)完成了在中國大陸正式獲批后的首批商業化處方落地;創新眼科器械GPN00646獲中國藥監局批準上市。

國際化收入占比備受關注,核藥是公司布局的先鋒領域

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多筆BD(對外授權)交易催化下,港股創新藥板塊再度升溫。今年以來,遠大醫藥的股價漲幅超過90%,公司在半年報中再次提到國際化轉型。

記者注意到,作為遠大醫藥的重要股東和合作伙伴,鼎暉投資的董事總經理伍旻鋒曾在2022年公開表示,希望在未來的3至5年里,在遠大醫藥的壁壘業務超過50%情況下,國際化的收入不低于30%,未來希望海外收入比例能超過50%。

目前,遠大醫藥在海外員工總數超過320人,但半年報尚未披露全部國際收入占比,僅表示氨基酸板塊銷售網路覆蓋了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業務占比約40%。而根據2024年年報,氨基酸板塊收入同比增長0.2%,在總收入中占比不足1/4。另外,用于治療蠕形螨瞼緣炎的全球創新眼藥GPN01768(TP-03)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近152%,但其超1億美元的收入規模較小。

未來,遠大醫藥將從哪個板塊切入展開國際化布局?種種跡象表明,答案可能還是核藥。

具體來說,今年5月,遠大醫藥在2025年北美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會(SNMMI)年會上,發布了用于診斷肝細胞癌(HCC)的GPN02006的口頭報告,并表示未來有望成為全球首個針對GPC-3靶點的HCC診斷類RDC(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產品;7月,易甘泰提前獲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不可切除HCC的新增適應癥,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獲FDA批準用于不可切除HCC和結直腸癌肝轉移雙重適應癥的選擇性內放射治療產品。

另外,今年6月,公司位于成都溫江的核藥研發及生產基地正式投入運營。資料顯示,這是目前全球核素種類最全、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廠之一,將以完全自主生產打破進口依賴,加速公司全球創新研發管線的落地。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3728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