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08:51:12
每經編輯|肖芮冬
8月19日,市場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微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2.59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758億元,成交額連續5個交易日超2萬億元。在市場新高后,短期回踩是正常現象,投資者不必恐慌,短期建議可參照均線等技術指標設置止盈/止損點,沒有大幅背離或者跌破預設的技術指標即可繼續做多。從盤面上看,AI硬件維持強勢,午后機器人概念股大漲。截至收盤,滬指跌0.02%,深成指跌0.12%,創業板指跌0.17%,中證A500指數跌0.43%。

來源:Wind
算力硬件方面,我們關注到(1)海內外云廠商最新財報和指引顯示仍在擴大AI領域的資本開支,且市場對此表示認可;(2)云服務相關板塊的營收增長加速,且AI開始為其他業務賦能,投資邏輯的閉環得到印證;(3)隨著美國貿易政策近期穩定性有所提升,及AI應用端的滲透加速,算力硬件的高景氣料將延續;(4)算力上游的光模塊市場已形成高度穩固的寡頭壟斷,國內相關企業優勢明顯,并通過技術投入不斷加深護城河。
通信ETF(515880)和創業板人工智能ETF(159388)的成分券覆蓋光模塊頭部企業。其中,通信ETF的標的指數中光模塊占比高達43%,深度參與全球算力硬件產業鏈,高度受益于該領域的景氣上行,投資者可通過它們布局相關機會。
海內外云廠商資本開支再創新高,同比增速保持高位。據西南證券統計,2025Q2海外四大云廠商(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資本開支約950億美元,同比增長64%,環比增長24%,投資規模均超出市場預期。從指引來看,本季度資本開支預估也大幅上調,四大云廠商2026年資本開支指引合計增加了約500億~750億美元。此外,盡管資本開支增加,大型科技股的整體利潤率依舊非常強勁,按照GAAP每股收益修正值衡量達到4%~10%,這也構成了市場認為資本開支增長是可持續的重要理由。國內方面,上周騰訊發布財報,當季資本開支191億元,同比增幅達119%。(提及具體公司僅為說明行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下同)

從云廠商/科技巨頭的收入端來看,對AI算力的需求及AI本身已開始貢獻收入,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印證整個產業鏈的投資邏輯。公有云方面,Azure/AWS/Google Cloud分別增長了4%/1%/4%;廣告/推薦算法方面,Meta稱AI提升了其廣告系統的整體效率和收益,為旗下Instagram和Facebook帶來了5%和3%的廣告轉化率提升。
目前,算力上游的光模塊市場已形成高度穩固的寡頭競爭格局,國內相關企業在全球優勢明顯。如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等通過深耕專業領域,且與海外客戶保持多年深度合作形成“技術+客戶結構領先”的卡位優勢,高度受益于算力硬件領域的景氣上行。投資者可通過通信ETF(515880)和創業板人工智能ETF(159388)布局相關投資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