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16:51:49
8月11日,英力特公布定增結果,以每股7.51元發行9104.6萬股,募資6.84億元,扣除費用后凈額6.79億元,由15家投資者認購,包括控股股東英力特集團。此次定增旨在強化一體化產業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用于年產30萬噸電石技改等項目。英力特近三年連續虧損,資產負債率攀升,此次定增將緩解資金壓力,但后續經營和造血能力仍面臨挑戰。
每經記者|張靜 每經編輯|張文瑜
8月11日,英力特(000635)正式公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結果,以每股7.51元的價格發行9104.6萬股,募集資金總額6.8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達6.79億元。
這次定增的發行對象最終確定為15家投資者,其中包括控股股東英力特集團及其他機構投資者。
此次定增計劃自2023年7月首次披露,經歷近兩年的審批與籌備,終于落地。
在連續三年虧損、資產負債率攀升的背景下,這家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化工上市平臺,正試圖通過資本運作和主業一體化來扭轉困局。
公開資料顯示,英力特成立于1996年11月12日,注冊資本30348.6737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田少平,是寧夏老牌的化工企業,也是國家能源集團旗下的化工上市平臺。
公司主營業務為電石及其系列延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聚氯乙烯、燒堿及其系列延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及特種化學品、能源配套。
根據公告,英力特此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數量為9104.6萬股,發行價格鎖定在7.51元/股。募集資金總額6.8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資凈額為6.79億元。

來源:英力特公告
早在6月30日,面對投資者的追問,公司曾回應稱:“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于2024年12月初獲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批復后,公司積極組織開展了發行籌劃、投資者路演等相關工作,目前各項工作均在有序推進。”
如今靴子落地,意味著這場歷時近一年的資本運作終于完成。
據披露,此次發行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公司年產30萬噸電石技改項目、分布式光伏項目、污水零排放技改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以強化公司一體化產業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高質量發展。
公司表示,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英力特集團仍為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仍為實際控制人。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資產和凈資產將同步增加,資產負債率也將有所下降。
在資本市場的謹慎觀望中,15家投資者真金白銀地入場,無疑為公司注入一劑強心針。而控股股東的領投姿態,已傳遞出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的支持態度。

來源:英力特公告
另在此次發行中,有效外部申購總量5.65億元,認購倍數1.15倍,發行溢價0.81%,控股股東按照競價結果認購30%,也體現了市場和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對于上述定增事宜,英力特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定增旨在打造“電力-電石-PVC(E-PVC)”一體化產業鏈,核心在于技改項目。“我們計劃將現有的4臺半密閉電石爐升級為全密閉式。升級后,設備配置更高,生產效能更優,同時也更環保。”
這場定增背后,或是英力特連續三年虧損的經營困境。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9億元、-6.68億元和-5.03億元。
而根據最新半年業績預告,英力特2025年上半年預計依然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48億元。

來源:英力特公告
尤其是2022年,其業績遭遇斷崖式下滑。
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營收18.75億元,同比下降18.30%;其歸母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盈利429.5萬元,直接轉為虧損3.89億元,同比下滑幅度高達9154.09%,一年內就虧掉了過去近十年的利潤總和。
導致轉虧的主因,是核心產品PVC價格的波動。 據年報披露,2022年公司PVC銷售收入僅為10.9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3.72%,毛利率由正轉負,跌至-22.28%。這直接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9.62%驟降至-7.46%。
“公司未來營收仍將受主營產品市場影響,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對PVC需求的影響。”英力特于2024年在回復深交所關于定增問詢時坦言。作為與房地產行業高度綁定的化工產品,PVC市場的持續低迷讓公司業績復蘇蒙上陰影。
與此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一路攀升:從2022年的16.92%升至2023年的40.28%,2024年已達57.23%。其員工規模也在收縮,從2022年的2009人減少至目前的1815人。
事實上,翻閱英力特的資產負債表,也不難理解其對資金的渴求。2022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已跌至-1.62億元,存貨賬面價值高達2.94億元,其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就達1.49億元。
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凈資產將增加近6.8億元,資產負債率有望從57.23%的高位回落。但輸血之后能否造血,能否扭轉虧損困局,仍是未知數。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曾透露一線希望:“原材料煤炭價格高企但預期有回調空間,PVC成本有望下降”。若這一預期成真,加之電石技改項目達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公司主營產品毛利率或有望修復。
對此,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該定增項目對公司減虧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如果不進行技改,我們的電力成本會持續偏高。而電石技改項目一旦建成,現有的兩臺機組實現滿負荷運行,一體化電力成本每度下降接近0.1元。一年用電量約18億度,這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此前披露的定增預案,此次募集的6.8億元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大項目:年產30萬噸電石技改工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污水零排技改項目,剩余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電石技改工程被寄予厚望。作為PVC生產的關鍵原材料,電石自產能力的提升將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據測算,該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9.6億元,年均利潤總額5787萬元。
不過,深交所在審核問詢函中曾提醒風險:“未來市場環境變化及價格波動可能導致項目效益未達預期”。在化工行業過剩的背景下,這一提醒顯得尤為現實。

來源:VCG41N1428232210(圖文無關)
另外兩項綠色轉型項目,分布式光伏發電和污水零排技改,雖不直接產生收入,但符合國家“雙碳”目標。國家能源集團作為央企控股股東,對旗下上市平臺的環保要求不言而喻。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投項目的實施不會改變公司現有的主營業務,系在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戰略下,對原有主業的升級改造,補齊、強化發行人一體化產業鏈。”公司在申報文件中如是定位此次募資。
隨著6.84億元資金到位,英力特暫時緩解了資金饑渴,并進一步推進主業的一體化升級,但化工主業的周期性魔咒和公司自身經營的失血仍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控股股東英力特集團此次帶頭認購,背后是國家能源集團對其化工上市平臺的支持態度。在央企控股背景下,英力特的后續經營和造血能力不僅關乎企業自身存續,更承載著國有資本在傳統化工領域探索綠色升級的使命。
此次定增募資將微妙改變這家老牌化工企業的基因,或許6.8億元輸血才剛剛開始。
上述董秘辦人士進一步向記者透露,后續也希望通過類似(定增)或其他資本運作方式尋求改善。因為公司當前存量資產經營效益欠佳,且近年來價格持續低迷,若價格未能快速回升,存量資產的經營將面臨較大壓力。“作為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單位,下屬公司未來也可能有推進一體化融合等方面的運作。”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VCG41N14282322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