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觀察 2025-08-13 20:54:24
近日,18歲的遂寧學子楊瑞鑫收到成都傳來的好消息:他參加的CAAC無人機執照考試順利通過!這位才結束高考不久的學子,在位于安居經開區的遂寧低空經濟總部基地進行了為期20天的集中訓練,成功掌握了無人機操控技能。

訓練場上,楊瑞鑫屏息凝神,手指在遙控器上精準微調,無人機輕盈躍起,完成懸停、“水平八字”、空中旋轉等一系列流暢動作,最終穩穩降落在指定區域,嫻熟的操作是他考試順利通關的底氣。

楊瑞鑫并非個例,與他同期從遂寧低空經濟總部基地“起飛”的,還有14名新晉“飛手”。訓練場上此起彼伏的無人機轟鳴聲,正是安居區奏響低空經濟發展“進行曲”最生動的注腳。

聚焦遂寧市委八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決策部署,依托全省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遂寧安居通用機場,安居區正加速奔跑在低空經濟新賽道上,解鎖著“低空+”的無限可能。
低空+培訓
培訓賦能打造“飛手”搖籃
今年6月,西南地區最大的CAAC無人機培訓機構——昂鴿集團落子遂寧安居區,設立子公司昂鴿(遂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駐遂寧低空經濟總部基地。僅用20天,該公司便在安居高效落地,建成了集無人機銷售展示體驗中心、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中心、青少年無人機體驗培訓中心及無人機維修服務中心四大功能板塊于一體的運營基地。

為何選擇安居?“安居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首要吸引力,從企業入駐到首批學員開班,僅用了10天。”昂鴿(遂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無人機教育中心教務部主任陳洋輝道出了關鍵,“此外,人才和空域優勢也是核心考量,安居有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遂寧分院,人才優勢明顯,且適飛空域占比領先,無人機應用前景廣泛。”

隨著安居低空經濟戰略推進,培訓市場也持續升溫。今年以來,安居深化校地企合作,分別與中飛院無人機學院、川職院汽車學院、四川三星通航、奇瑞汽車等合作開展民用航空器商(私)照、無人機操控員、eVTOL駕駛員培訓,建成四川省無人機學院實驗實訓基地,安居職中掛牌全市首個無人機操控員培訓基地。

安居低空經濟培訓市場的活力迸發,不僅為掌握技術的專業人員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也吸引著越來越多人投身“飛手”培訓,追逐屬于自己的“飛行夢”。
低空+研學
研學探秘點燃航空夢想
“操作桿和儀表盤都太逼真了,我緊張得手心冒汗,特別激動,就像真的在開飛機。”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遂寧分院的模擬飛行艙內,安居四小學生廖奕朵經歷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飛行”。

讓廖奕朵沉浸其中的這處“夢想課堂”,正是安居區依托得天獨厚的核心資源,精心打造的航空航天主題研學與科普教育基地的首次探索。

安居的航空研學藍圖遠不止于此。今年6月,安居區攜手四川三星通航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建設集科研、教育、實踐于一體的航空研學基地。未來,孩子們不僅能體驗模擬飛行,更能深入學習航空知識、近距離參觀真實飛機、動手制作飛機模型……

“該項目計劃投資約2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方案設計,正穩步推進后續建設,預計今年9月底前建成投用。”遂寧(安居)空港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治宇介紹,接下來,將常態化開展多元化、多層次、多時段的航空科普教育活動,助推安居區打造川渝兩地具有廣泛知名度和辨識度的航空科普教育“必選地”。

低空+文旅
文旅融合解鎖空中奇觀
在安居,“飛”起來看風景,已成為解鎖城市魅力的全新體驗。“從空中看安居,稻田、村落、河流構成的景色太震撼了。”在安居體驗直升機觀光的江西游客何女士贊不絕口。

市場的熱情,直接轉化為真金白銀。“直升機觀光開通后,游客多了,店里生意也更火了。”安居區海龍村的農家樂老板們感受真切。
乘著直升機俯瞰田園畫卷,搭乘熱氣球飽覽山水風光……今年以來,安居區以“低空+文旅”融合發展為突破口,解鎖低空經濟應用新場景,帶動旅游消費與區域經濟雙增長,為川渝地區文旅產業升級注入“航空動力”。

目前,安居已開通“空中看遂寧”低空觀光航線3條,初步構建起區域空中觀景網絡。此外,精心打造的直升機觀光游覽、浪漫熱氣球嘉年華、“大國重器”航空航天展等低空文旅活動持續吸睛。今年以來,低空文旅項目累計接待游客3.6萬人次,同比增長26%;創旅游綜合性收入超272萬元,同比增長32%。

隨著一家家企業落地成鏈、一個個項目生根發芽、一條條航線貫通云霄、一批批游客乘興而來,“低空+”的澎湃動能正在安居大地激蕩。從特色體驗到富民產業,從單一場景到融合生態,安居低空經濟也從堅實的“起飛”階段,昂首邁向廣闊的“騰飛”征程。

接下來,安居將搶抓機遇,以低空經濟帶動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假日經濟,進一步拓展“低空+短途運輸”“低空+飛行培訓”“低空+文旅觀光”等應用場景規模,積極開通安居到天府國際機場、達州、金堂等短途運輸航線,推動產業強起來、游客留下來、消費活起來,努力為遂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安居新貢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