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3 09:40:46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NO.1 多家上市券商再融資迎進展
8月11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14.76億股,注冊資本由86.66億元變更為101.42億元。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泰海通、天風證券、國聯民生分別通過定增募集資金100億元、40億元和20億元。除上述券商定增成功落地外,東吳證券、中泰證券、南京證券等券商的再融資事項也不斷推進。7月18日,東吳證券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將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資本金,提升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7月15日,中泰證券發布了對于上交所審核問詢函的回復報告,對定增融資的必要性、融資規模的合理性等問題進行了補充說明。6月26日,南京證券也發布了對于上交所審核問詢函的回復報告,對定增募集資金投向、公司經營情況等信息進行了說明。
點評:多家券商再融資密集推進,顯示行業資本補充需求迫切。天風證券等完成定增后,資本實力將顯著增強,有助于拓展業務空間。券商板塊持續補充資本金,將提升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與市場競爭力,為后續業務發展奠定基礎。這一趨勢反映出監管層對券商資本實力的重視,也將促進資本市場穩健運行。
NO.2 年內績優基金集體“限流”,葛蘭時隔4年重啟限購
近日,中歐基金發布公告稱,為了進一步穩定基金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從8月11日起暫停大額申購,單日單賬戶的限購金額為10萬元。基民們對中歐醫療創新股票買入熱情的背后,是今年以來創新藥板塊勢如破竹的強勁反彈,中證申萬醫藥生物指數近一年漲幅超20%。葛蘭的另一只“巨無霸”醫藥基金中歐醫療健康(規模超300億)早已暫停申購。除了葛蘭外,7月以來已經有超過30只主動權益基金發布了限購公告,大部分基金年內收益較為可觀,不少明星基金經理所管產品也在列,包括高楠的永贏睿信、吳遠怡的廣發成長領航、王平的招商成長量化選股等等。半年度基金冠軍張韡的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更是直接宣布“閉門謝客”。
點評:績優基金集體限購反映機構對市場熱度的理性調控,創新藥強勁反彈后,基金經理或認為短期需降溫。此舉將影響醫藥板塊資金流向,投資者情緒趨于分化。整體看,基金限購潮傳遞出市場對高估值板塊的審慎態度,或引導資金尋找估值洼地,市場結構性行情特征或將延續。
NO.3 結構性機會涌現,99%權益類基金近一年收益為正
近一年來,權益市場結構性機會持續涌現,科技、創新藥、新消費等賽道輪番起舞,權益類基金業績也同步攀升。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6256只權益類基金(包含股票型、混合型)近一年平均收益為34.06%。其中,6193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占比99%;更有54只產品凈值翻倍。從具體表現來看,權益類基金多點開花,亮點紛呈。其中,北交所主題基金表現十分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為218.96%,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景順長城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混合基金均超150%。
點評:權益類基金近一年亮眼表現彰顯市場結構性機會豐富,科技、創新藥、新消費等賽道輪番活躍。北交所主題基金尤其突出,多只產品收益翻倍,顯示投資者對創新型中小企業信心增強。此現象將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吸引增量資金入場,對權益類資管公司形成積極推動,同時帶動科技創新板塊估值修復,為整體市場注入活力。
NO.4 東吳證券總裁薛臻又有新職務:擔任東吳基金董事長
東吳證券總裁薛臻又有新職務。8月9日,東吳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原董事長馬震亞到齡轉任高級督導,任命薛臻為公司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東吳證券持有東吳基金70%的股份。自2018年馬震亞出任東吳基金董事長以來,公司經歷了三任總經理,現任總經理李素明也已接近退休年齡。Wind(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東吳基金管理規模為376.81億元,行業排名第九十三,較2024年末提升1個名次。
點評:東吳證券總裁薛臻兼任東吳基金董事長,彰顯券商對基金業務的戰略重視。此舉將強化東吳證券與東吳基金的業務協同,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對東吳證券而言,有利于整合資源,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在券商資管與公募基金融合趨勢下,此舉或引發行業效仿,推動金融控股集團內部資源整合,對資本市場生態形成積極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