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融媒體中心 2025-08-12 21:04:53

第五屆“巴山蜀水”川渝博物館文創展上,廣元市博物館文創產品深受游客喜愛。
漫長的暑假,行走在廣元各大景區,記者被形式多樣的特色文創產品吸引。
油潤珠圓的木質手串、活靈活現的動物木質雕刻,成為游客“帶得走的蜀道記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麻柳刺繡轉化為圍巾、布袋、U盤等20余種文創產品,這是專屬廣元的文化符號。
從柏木清香中蘇醒的蜀道記憶,到VR光影里躍動的三國風云;從文創熏香產品“六銖煙”縹緲的盛唐余韻,到麻柳針腳編織的鄉村振興圖景——
匠心工藝將城市地標“微縮”于方寸之間,廣元文創的突圍,讓文化不再陳列于展柜,而是流淌進生活脈搏。
政府搭橋企業主體 開發出文創產品8大類300余種
蜀道文化、三國文化、武則天歷史名人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的廣元,歷史積淀厚重,地方民俗獨特。
在此基礎上,近年來,廣元市按照“政府搭橋、企業主體”的原則,支持文創企業研發文創產品。全市現已有文創產品8大類300余種,文創產品生產企業10余家,省級文創集市2個。
其中,包括皇澤寺紀念章、六銖煙、文創雪糕、武則天彩塑等則天系列,劍門關模型、積木、柏木劍、冰箱貼、三國人物擺件等劍門手信系列,以及呂不韋銅戈橡皮、戰國木牘木尺、漆器紋飾木梳等青川特色文創產品,旺蒼紅橋書簽、粽編禮盒等紅色文創產品。
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俏媚娘、劍門手信、葭萌有禮、青川熊貓等系列文創產品品牌。通過“IP+產業”的融合創新,我市沉睡千年的文化資源化作可攜帶、可體驗、可消費的現代符號。
今年5月,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的廣元展區,一方流沙冰箱貼成為焦點——劍門關的險峻、鳳凰樓的恢宏、唐家河的清幽在流動的細沙間徐徐展開,成為西博會爆款單品。
同月,廣元市博物館文創產品走進第五屆“巴山蜀水”川渝博物館文創展,廣元市博物館10余種代表性文創產品參展,包含筆記本、雨傘、包、香囊等,將古道線路圖、古柏紋理轉化為設計元素,吸引游客駐足細聽其背后的故事。
6月,廣元窯驚艷亮相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包括黑釉球形花瓶、醬釉玳瑁盞等在內的展品,似乎從唐代走來,凝固時間與文化,不到兩天就售出近40件。
歷經多年的發展,廣元市文創產品正以多元姿態走出巴蜀腹地,走上國際舞臺,迸發著蓬勃的生命力。
文創集市釋放能量 文化“出彩”和旅游“出圈”雙向奔赴
去年國慶假期,劍門關仙云集市在一片熱鬧與期待中拉開序幕,單日營業額突破10萬元。
劍門關造型的冰箱貼憑借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銷售冠軍。香柏制作的小掛件緊隨其后,其古色古香的外觀和精致的工藝同樣贏得了游客們的廣泛贊譽。
香柏發簪、柏木精油、三國人物造型擺件等文創產品也以其精美的設計和獨特的品質,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
從劍門拐杖到劍門定制礦泉水,從劍門關模型積木到劍門冰淇淋,每一件商品都融入了劍門關獨特的文化元素,讓游客可以帶走一份屬于自己的劍門關記憶。
今年以來,各縣區重點旅游景區提升建設過程中,紅軍渡、劍門關、天曌山、昭化古城、明月峽等景區均將購物體系建設、購物場所提升、購物服務質量改善等納入提升建設項目清單。目前全市23家AAA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全覆蓋設有特色旅游商品展銷。
廣元在市城區、主要旅游景區、星級酒店、市縣城區旅游集散中心設置文創產品購物點。
截至目前,已建成大華1939民族工業遺址文創園區、“煙火元壩”特色街區、曾家鎮漢王老街、旺蒼紅場夜市等一批旅游休閑街區和劍門關古鎮、昭化西市等文創集市,還布局了文創產品購物店、特色旅游商品店、非遺傳習所、文創演藝項目等。
文創品牌光芒漸盛 27套(件)產品斬獲多個獎項
真正的傳承,是讓千年基因在當代土壤里開出新“花”。
“十四五”期間,廣元市27套(件)文創產品(特色旅游商品)在天府文創大賽和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上獲獎,其中金獎2個、銀獎6個、銅獎9個。涵蓋蒼溪縣2件、旺蒼縣6件、劍閣縣5件、青川縣3件,利州區7件,昭化區2件,朝天區1件、廣元石窟研究所1件。
我們要的“花”就是這樣的“全面開花”。
截至目前,蒼溪縣文廣體旅局推薦的歧坪手工真絲毯系列產品已榮獲天府旅游名品,廣元市圖書館已成功申報四川省文化單位文化創意試點單位。
今年以來,廣元市組織了20余件文創產品走進成都大運會,3家文創企業參加第11屆巴人文化藝術節,選送30余套文創產品亮相第17屆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深受消費者喜愛。全市共10件文創產品已入圍第五屆天府文創大賽暨紅色文創大賽決賽。
記者手記:當文化的積淀被融化為掌心的溫度,當千年的棱角被摩挲出溫潤光芒,這便是廣元對時代最溫柔的回應。廣元市文創產業的發展,是一場關于“如何讓蜀道說話、讓歷史呼吸”的集體實踐。
從冰箱貼上的流沙幻影到奇石中的三國風云,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匠心傳承到“AR+創意”的科技賦能,廣元文創正以“古今對話、跨界共生”的姿態,重塑巴蜀文化高地的當代表達。
圖片由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提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