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6:40:53
中新經緯研究院與國家廣告研究院8月5日聯合發布《品牌出海的數字引擎》報告(下稱《報告》)。這是雙方推出的2025中國品牌出海系列報告第五期。

《報告》指出,中國品牌出海應堅持全球化思維、本地化運營。品牌應從全球視角制定戰略,但在具體執行層面,則要充分考慮本地特色,實現全球一致性與本地適應性的平衡。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品牌出海已進入創新期,典型特征為:采取多種新興營銷方式,更好融入當地發展,品牌國際影響力提升,積極進行全渠道整合營銷并應用AI(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賦能。

《報告》認為,在出海戰略選擇方面,企業主要采取三種典型模式:其一為品牌直接復刻模式,核心優勢在于具有品牌一致性+規模效應;其二為收購本地品牌模式,核心優勢是本地化+資源整合;其三為創造新品牌模式,核心優勢為精準定位+靈活應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品牌在全球化拓展過程中需要應對多重挑戰。在文化方面,消費者認知與偏好存在顯著差異,文化背景與價值觀存在根本區別;在市場規則方面,市場競爭格局與規則截然不同,品牌定位與表達方式需深度調整;在消費者行為方面,消費者決策路徑與購買行為存在差異,主流社交平臺與國內完全不同;在信息獲取方面,信息獲取習慣與渠道存在差異,海外內容監管與合規要求更為嚴格。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營銷方式、傳播方式在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也給品牌出海營銷帶來了新的機會。《報告》認為,數字媒體是全球營銷的核心引擎。具體來說,官方網站是品牌可見度的基石,搜索引擎是品牌的展示窗口,電商平臺是品牌直接轉化的橋梁,在線廣告是品牌營銷的精準擴音器,社交媒體平臺讓品牌可以和海外消費者開啟跨國界的品牌對話,公關與事件營銷則有助于構建品牌立體形象。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現代廣告研究中心主任王菲指出,中國品牌出海可以借數字媒體實現全球觸達,快速建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如借助TikTok、Instagram、YouTube、X等平臺,企業可以無需依賴傳統廣告商或媒體關系,直接面向全球用戶進行營銷溝通。數字媒體時代還打破了傳統的渠道壁壘,實現營銷鏈路“去中介化”,可讓企業在信息溝通的同時實現銷售轉化和關系維護。
為更加準確地進行品牌營銷,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建議企業可利用AI進行賦能。“AI可快速分析目標市場的經濟、消費習慣、競爭格局等數據,提供精準的市場進入策略。AI驅動的翻譯和內容生成工具(如ChatGPT)還可高效完成多語言文案優化,確保品牌信息符合當地文化習俗和消費者認知。”
不過,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韓紅星強調,新興數字渠道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精準觸達與情感連接,出海品牌還需努力將新興渠道的“短期流量”轉化為品牌長期價值。
《報告》建議,品牌出海應打造好國際化品牌戰略價值鏈。一是精準市場定位,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特性、消費者行為和文化背景,為品牌出海提供精準市場定位依據;二是優化媒體投放,制定符合當地市場特點的營銷傳播策略,優化媒體投放渠道,提高品牌傳播效果和投資回報率;三是建立差異化國際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美譽度和競爭力;四是進行風險規避,減少因文化差異、政策法規不熟悉導致的品牌危機,降低營銷失誤風險。

針對品牌出海問題,韓紅星建議,華為、聯想等出海先驅品牌已有一些好的做法與經驗可以借鑒,如系統研究目標市場的文化禁忌、消費習慣和價值觀等。
從歷史來看,徐雄俊指出,成功的國際品牌往往采用“全球化形象+本地化運營”的混合模式。包括品牌標識統一化,名稱與內容本地化等。
王菲則強調,應以品牌核心價值構建全球統一的品牌故事世界。“品牌需要有全球消費者普遍共鳴的價值觀,通過品牌敘事構建一個可以跨越各地域文化的品牌故事世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