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4 14:39:51
7月24日,稀有金屬概念股午后拉升,鋰礦、稀土永磁板塊掀起漲停潮。截至發稿,盛新鋰能、西藏礦業、永杉鋰業、中鎢高新漲停,北方稀土、華友鈷業等紛紛漲超8%。相關ETF領漲,截至發稿,稀有金屬ETF(159608)盤中漲超7%。Wind數據顯示,稀有金屬ETF(159608)近一年漲幅為54.25%,超額收益5.07%,超額收益在同類ETF中居首。
消息面上,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今日電池級碳酸鋰(早盤)價格較上日下跌500元,均價報70150元/噸。碳酸鋰期貨價格近期持續上行。7月24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再度大漲,盤中漲幅接近8%,價格突破77000元/噸,創出3月中旬以來新高。自6月下旬啟動本輪反彈以來,碳酸鋰期貨漲幅已超過30%。
稀有金屬ETF(159608)及其場外聯接(A:019874;C:019875)緊密跟蹤中證稀有金屬主題指數,指數選取不超過50 家業務涉及稀有金屬采礦、冶煉和加工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稀有金屬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截至7月24日,指數前五大申萬三級行業分別為稀土(16.3%)、鋰(14.6%)、其他小金屬(10.3%)、磁性材料(9.7%)、鉀肥(8.5%);前十大成分股(及權重)覆蓋鹽湖股份(8.5%)、北方稀土(8.5%)、洛陽鉬業(8.0%)、華友鈷業(6.8%)、贛鋒鋰業(5.1%)等,合計權重超過54%。從估值看,指數當前市盈率為35.62倍,處于歷史42%分位,估值具備較高性價比。
華泰證券研究認為,國內“反內卷”不斷加碼,疊加近期海外財政貨幣雙寬松的氛圍等,金屬板塊整體表現較佳,多晶硅價格成功持續修復,給予市場較大的信心,目前已外溢至碳酸鋰和氧化鋁。稀土板塊持續上漲,我國在稀土全產業鏈環節均占據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中,稀土冶煉分離環節是抑制海外稀土產業鏈快速發展的核心,因缺少相關技術儲備,被海外稀土企業視為“卡脖子”環節。中航證券認為,國家層面對稀土供給進行了嚴格把控,維護了稀土的價格底和稀缺性。供需再平衡之下,稀土價格也有望步入新的上行周期,稀土板塊已迎來戴維斯雙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