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涼山火普村:六年間產業從一到多 人均年收入從8200升至20490元

四川新聞網 2025-07-01 19:58:50

開欄語

巴山蜀水間,留下溫暖的牽掛;

鄉土煙火里,孕育蓬勃的希望。

當我們丈量過永豐村稻浪翻涌的千畝良田,輕嗅過石椅村云上羌寨間的茶果清香,聆聽過火普村大棚種植里的致富新聲,見證過戰旗村集體經濟的活力脈動,感受過三河村云端民宿的詩意棲居,便讀懂了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村莊的變化軌跡。

即日起,四川新聞網推出“牽掛的村”系列報道,帶您走進這些被深深牽掛的村莊,探尋鄉村振興中令人振奮的發展新變化,聆聽巴蜀大地上催人奮進的新樂章。

“走不盡的路,翻不盡的山”,人們曾這樣形容涼山。火普村就“藏”在大涼山的山路中。“我一直牽掛著彝族群眾”,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涼山村寨,為這里的發展指明方向。今天的涼山,正書寫著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向鄉村全面振興銜接升級的嶄新一頁。

“藏”于大涼山“山峰之巔”的火普村,在這一頁篇章里書寫下了動人的發展故事。這六年來,火普村的產業從萌芽到穩步發展,已經帶領村民們走出了貧困的陰霾。截至2024年底,火普村民人均年凈收入從2018年底的8200元提升至了20490元。

涼山州昭覺縣火普村

從“不敢想象”到實現夢想落地 生活變得更好

每當火普村村民吉澤爾夫談及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火普村之后的翻天覆地變化時,他總是很激動。“總書記到過我們村以后,村里的變化非常大。現在啊,我們的生活美得很、心情好得很,阿普阿媽身體好得很。”

回想起過去,吉澤爾夫感慨萬千。以前,他家全家靠種土豆、苦蕎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一年收成僅有三四千元。如今吉澤爾夫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成了火普村的“名人”,既是資深的生態護林員,又是德高望重的“宣講員”,還開起了村里第一家農家樂,家庭年收入達到了五萬多元。他告訴記者,放在過去,根本不敢想象現在的生活。

讓吉澤爾夫最高興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得到了解決。以前,村里的大人們干農活,孩子們就漫山去放牛、放羊。長大后也“子承父業”種莊稼,一輩子也難以走出大山。而現在,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學段學生資助政策落地落實,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就學實施兜底資助,保證所有學生都讀得起書、上得了好學校。

吉澤爾夫在村集體的高山大棚里

火普村現任駐村書記嚴菲向記者介紹,全村有3個幼教點,輔導員6名,幼教點均采用普通話教學,確保3—6歲兒童能聽會說普通話,全村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園入學率達100%。看著孩子們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上學,村民們眼中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同樣“圓夢”的還有彝族青年吉地爾合。2020年9月,吉地爾合曾考入樂山市醫藥科技學校,但因一些客觀原因,他在2021年初輟學了,成為一家電子廠的流水線工人。“擰螺絲時,組長講設備參數我完全聽不懂,人家都是大專學歷。”吉地爾合回憶道。此時他真正認識到了“有文化”“有學歷”的重要性,并第一次對知識有了渴望。

已離校一年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重返校園”。幸運的是,昭覺縣與東方電氣集團合辦的職教幫扶班啟動。吉地爾合忐忑地找到時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王斌:“我離校快兩年了,還能上學嗎?”盡管招生政策要求初中應屆畢業生,王斌仍帶著他跑遍了縣教體局和學校。吉地爾合回憶:“當時王書記幫我改了7版申請書,連報名材料復印件都幫我整理好。”

吉地爾合與前駐村書記王斌合影

2023年7月,吉地爾合如愿重返校園。根據職教幫扶班項目規劃,吉地爾合入學后,既可通過高考渠道升入大學深造,還能同步享受推薦就業的政策福利。

從“靠天吃飯”到“農業+文旅” 產業從一到多

“我如今主要在高山藍莓基地務工,空閑時也會到周邊打些零工。”64歲的火普村村民阿子拉曲介紹道,“我和老伴還養著三四頭牛、十來頭豬和20多只雞,加上土地收成,一年下來收入少說也有5萬多元。”

火普村村民和他們正在收獲的藍莓

每年4月,正是火普村藍莓花開放的時節,整個種植基地恰似一片浩渺的淡紫色海洋,微風輕拂花果飄香。“火普村氣候、土壤條件適宜藍莓生長,當時試種成功后,我們大力擴種。如今,藍莓已成為村里最大的特色產業。”嚴菲告訴記者。

“我在藍莓基地務工,除草、施肥、采摘,一年能掙不少錢,還能照顧家里。”村民阿依莫笑著說。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不在少數,高峰時期,周邊三四個村的勞動力都參與其中。據估算,藍莓進入豐產期后,畝產能達500至1000斤,按每斤30元計算,畝產值在2萬元至3萬元。

在火普村,穩步發展的不僅僅有以藍莓產業為代表的種植業。近年來,火普村還將文旅與農業結合起來,完善了眾多旅游配套設施。目前已建設村史館、游客接待中心、民族特色餐廳、傳統工坊、楓林書舍、觀景打卡平臺等,同時配套旅游觀光步道1.9公里、紅楓樹10000株,形成集旅游、接待、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愛國主義教育中心。年可接待游客3000人次。

觀光步道以及路旁的紅楓樹

嚴菲向記者透露:“這些設施將在7月舉行的涼山火把節上向游客開放,這也將成為火普村進一步增收的新途徑。”

現在的火普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窮鄉僻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欣欣向榮景象的“桃花源”。這個在山巔的村莊見證了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的偉大變化,村莊的村民們也正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幸福地向前奔去。

(圖片由昭覺縣委宣傳部、受訪者提供)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