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2 14:03:22
每經AI快訊,據“西安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西安交大馬偉教授團隊開發出可化學調控的人工神經,研究成果在《自然-電子》發表。該研究為腦機接口開發和各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具體而言,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具有梯度雙連續結構(GIBS)的垂直有機電化學晶體管(v-OECT)器件,構筑了生物相容性好、可化學調控的高性能人工神經。人工神經是用于臨床神經修復和腦機接口的重要技術,需要具備能夠放大、記憶、整合、傳遞生物體內微弱且高頻的信號(高達1千赫茲、低于50毫伏)的能力。這要求人工神經同時具備快速響應、高放大能力和良好生物相容性,并實現感知-處理-記憶功能的一體化融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