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08 10:22:01
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手段,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包括綠色金融在內的金融五篇大文章,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建設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是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內容,上海正加速推進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工作,支持服務“雙碳”目標。
在此背景下,GF60推出“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系列專訪活動,以期為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目標貢獻專業智慧與力量。本期專訪由交銀理財總裁陳春暉,分享銀行理財機構的綠色金融實踐與創新舉措。
GF60:
金融強國戰略背景下,上海正加速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作為銀行理財機構,交銀理財在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方面有哪些具體行動?
陳春暉:
交銀理財堅決貫徹“八個堅持”要求,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主動融入集團“十四五”發展戰略,在總行指導下堅持發揮財富管理特色優勢,主動參與金融產品創新和落地,全方位多領域對接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1、加強政策引導,提升上海區域投資力度
交銀理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將上海作為重點投資區域,通過優化區域投資策略,顯著提升了上海地區信用資產的投資比例,特別是聚焦于陸家嘴、臨港等核心功能區及先進技術領域企業的金融支持,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綠色與高質量發展。
2、積極參與區域金融資產和業務創新
緊跟市場創新變化,準入并投資了上海區域首筆混合型科創票據。這一舉措是交銀理財通過金融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的一次創新實踐,為產業與創投機構進一步拓寬資金來源、豐富退出方式、提高周轉效能打開了廣闊空間,提升了資金利用效率。
3、發揮區域和政策優勢,扎實推進人民幣資產國際化
依托上海自貿區的獨特優勢,交銀理財成功試點開展資產支持票據跨境轉讓業務,為人民幣資產跨境轉讓打通了業務路徑,切實支持上海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地位的打造。
4、深化金融市場參與,豐富金融領域指標體系
交銀理財積極參與大類金融市場投資交易,并聯合研發了多項具有區域和行業特色的指數產品,如長三角指數、科技50指數等,豐富了金融市場的指標體系,提升了市場透明度與活躍度。
5、踐行綠色發展,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
在集團的統一部署下,交銀理財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業務核心,通過設立“綠色金融發展委員會”、制定《交銀理財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24-2025年)》等舉措,明確了綠色金融發展目標與路徑。此外,交銀理財積極發行ESG主題理財產品,引導社會資本流向綠色領域,為綠色產業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持,以實際行動助力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建設與發展。
GF60:
金融機構開展ESG投資將為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長期資金支持。交銀理財在ESG投資方面有哪些經驗與舉措?
陳春暉:
交銀理財持續加大ESG主題理財產品發行力度,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持續開展綠色金融相關研究,不斷豐富ESG投資策略,擴大ESG投資覆蓋領域,并采取以下關鍵舉措:
債券投資方面:交銀理財充分發揮固收領域投資優勢,加大ESG相關債券投資力度。依托第三方基礎數據,在債券資產維度建立了ESG債券和綠色債券標簽體系,覆蓋各類綠色債券、碳中和債、藍色債以及轉型債券,精準助力主題債券投資。同時,積極探索與權威指數公司合作,研究定制ESG債券指數產品,進一步豐富固收投資標的。截至2024年6月末,交銀理財ESG相關債券投資余額較年初增幅超20%。
權益投資方面:交銀理財主動加強權益領域ESG研究,根據權益市場情況并結合產品投資策略,將符合準入要求且ESG表現良好的上市公司納入可投股票池;對ESG表現較差的上市公司納入負面清單,嚴禁新增投資。此外,積極準入低碳ESG主題權益基金,擇優開展投資,在權益市場切實踐行綠色金融發展理念。
GF60:
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是“雙碳”背景下催生的新賽道,銀行理財機構如何發揮金融力量,推動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與發展?
陳春暉: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綠色低碳領域的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交銀理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一系列前瞻性的戰略舉措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服務新質生產力、助力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及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聚焦綠色科創投資。加大對綠色科創領域的投入,包括對科創債、綠色科創基金及REITs產品的研究與投資布局。截至2024年6月末,交銀理財投資科創票據、科創債等超年初增幅超100%;同時篩選并準入15只綠色科創基金及7只相關REITs,涵蓋了新能源基建、環保等多個前沿領域,持續豐富綠色資產庫。
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圍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發行了多款科創主題類產品,募集資金已經投入大健康、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等多個領域,持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通過創新的投資方式,更好地服務科創主題類產品的投資與運作。
提升資產配置效率:通過與中信證券合作,創新推出“中信證券—交銀理財科創票據債券籃子”產品,并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成功上線及完成首筆交易。該債券籃子的創設旨在積極發揮協同優勢,聚焦科創行業與科創服務,豐富科創發展主題的投資選擇,提升多元化資產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
GF60:
隨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與加速推進,上海正不斷加強長三角區域內綠色金融標準、產品及市場的一體化構建。交銀理財在長三角區域針對綠色低碳領域的投資是否已有相應的戰略布局?
陳春暉:
交銀理財作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落戶上海的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立足上海主場優勢,積極布局長三角區域業務,積極投資長三角地區綠色資產。截至2024年6月末,長三角地區ESG債券投資余額占公司ESG債券投資余額比重超三分之一。此外,我們成功準入了兩只長三角主題投資基金,其中一只為ESG領域的基金,進一步拓寬了我們參與長三角綠色發展的渠道,增強了綠色金融的服務能力和影響力。
以2024上半年推出的長三角ESG系列主題型投資策略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為例,該系列產品緊密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優先投資于長三角地區ESG表現良好的企業發行的債券及其他相關債權類資產,包括綠色債、碳中和債等,同時兼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積極投資科創企業發行的債券或企業發行的帶有科創標簽的債券,展現了交銀理財在ESG投資領域的深度與廣度。
交銀理財在長三角區域的綠色低碳投資方面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布局,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與長三角區域的合作,為推動該區域乃至全國的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更多的金融力量。
GF60:
探索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業務是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的重要舉措。對此,交銀理財可以發揮哪些作用促進綠色金融的深入發展與廣泛應用?
陳春暉:
1、推動“綠色金融+轉型”的有效融合與創新
綠色低碳轉型意味著全社會各經濟部門要采取行動,大幅加快脫碳措施的執行和推廣,尤其應重視高碳行業低碳轉型和高碳經濟結構優化轉變,這一過程需要持續大量的資金供給與多元金融工具支持在央行《G20轉型金融框架》指導下,上海正在探索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轉型金融目錄,我們也將配合母行積極參與相關標準制定,通過轉型債券、可持續掛鉤債券投資以及創新綠色低碳轉型理財產品等,協同為降碳轉型提供配套金融服務,滿足投資者對綠色轉型投資的需求。
2、強化“綠色金融+普惠”的深度探索與推廣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主要投向重點行業的大型企業,對小微企業等普惠對象覆蓋率較低,綠色金融的發展成果需要惠及更多更廣大的服務對象。為打破這一局限,交銀理財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如美國、荷蘭、德國及加拿大在綠色金融產品普惠化方面的成功案例,推進“綠色金融+普惠”模式的創新與推廣,將綠色金融產品的應用場景推廣到中小微企業、個人及家庭服務,真正實現綠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共融。
GF60:
交銀理財對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有哪些建議?
陳春暉:
1、擴大綠色金融直接融資規模,擴大綠色債券供給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仍以綠色信貸為主,綠色債券市場存在規模較小,交易活躍度較低且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鼓勵更多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綠色債券市場;同時,增加綠色債券的供給和需求,提高市場活躍度,為更多主體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2、完善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標準體系
結合國際先進經驗和上海本土特色,加快制定并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為各類綠色金融產品的設計和評估提供科學依據,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有序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開發多樣化綠色金融產品以滿足不同綠色項目的融資需求;支持傳統碳密集型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制定轉型金融政策和標準,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協同發展,特別是在融資人和項目層面,明確相關的評價標準,防止“漂綠”現象。同時,推動建設規范化的綠色金融信息平臺,實現綠色項目、綠色金融產品、綠色企業等信息的全面整合與高效共享,為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效率與質量。
3、加強投資者教育,深化綠色投資理念
當前投資者對綠色投資認知不足,對其接受程度還有待提高。建議加大綠色投資理念的宣傳力度,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綠色投資價值的認識與認同。同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具有競爭力的綠色金融產品,特別是要關注提升綠色債券等產品的投資收益率,以更好地匹配投資者的收益預期。
原文鏈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