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4-09-12 18:53:03
每經記者(zhe)|張(zhang)(zhang)文瑜(yu) 每經編輯|張(zhang)(zhang)靜(jing)
9月12日,2024 年省級上(shang)市(shi)后備(bei)企業名單暨上(shang)市(shi)公司高質量發展(zhan)報(bao)告發布會在(zai)西安召開。
《每日經(jing)濟(ji)新聞》記(ji)者注(zhu)意到,會上發布了陜(shan)西省2024年(nian)上市后備(bei)企(qi)業名單(dan),評選省級(ji)上市后備(bei)企(qi)業A檔80家(jia),B檔120家,C檔300家,涉及(ji)半導體(ti)、新材料、生物醫藥(yao)、新能源(yuan)等多行(xing)業(ye),同時發(fa)布(bu)了(le)《陜(shan)西上市公司高質量發(fa)展報告》。
陜(shan)西省(sheng)委金融辦常務副(fu)主(zhu)任蘇虎(hu)超表示:“今年參(can)評省(sheng)級(ji)上市后備企(qi)業1386 家,較(jiao)去年(nian)增加192家,企業申請踴躍、質量更高。經(jing)各有關單位聯合評選(xuan)(xuan),最終評選(xuan)(xuan)出500家優質企業(ye)進入今年(nian)的省級上市后備企業(ye)名(ming)單,較(jiao)去年(nian)擴(kuo)容62家。”
自2021年陜西(xi)省首批上(shang)市后備(bei)企(qi)業名單發布以來,地方優質上(shang)市資源(yuan)儲備(bei)便(bian)頗受關注,繼(ji)2023年新增78家后(hou),今年陜西(xi)省級上市后(hou)備企(qi)業名單再度擴容62家,目前已經達(da)到500家。
西安作為(wei)上市后備(bei)企業的(de)主力軍,在各檔類(lei)中遙(yao)遙(yao)領先,總(zong)占比高達(da)60%以上。并且拉長(chang)時間線來看,2021年—2024年,西安上(shang)市后備企(qi)業數量分別為190家、235家、281家、318家,上(shang)市后備企業數量穩步增長。
各地級市來看(kan),除(chu)延安、漢(han)中(zhong)數量今年略(lve)有下降外,其余(yu)地區(qu)均呈持續增長的(de)態勢,尤其是(shi)渭南、銅川、榆林的(de)表現比較突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今(jin)年參評陜西省級(ji)上(shang)市(shi)后備企業 1386 家,較去年增(zeng)加192家(jia),企業申請踴躍、質量更高。經各有關單(dan)位(wei)聯合評選(xuan),最終評選(xuan)出500家(jia)優質企(qi)業進(jin)入今年(nian)的省級上市后備企(qi)業名單,較去年(nian)擴容(rong)62家。
此外,據統計,去年發布(bu)的438家(jia)省級上(shang)市后備企業中,2家(jia)企(qi)業已經過會或(huo)上市(博(bo)達軟件、經發物業),20家(jia)企業已(yi)進入審核和(he)輔導(dao)程序。338家企(qi)業披露了2023年度完(wan)整財務數據,338家企業營業收入超2500億元。全部438家企業(ye)均(jun)吸引了省內外私募創投、證券中(zhong)介機構的投資和關注,其中(zhong)214家企業(ye)與券商簽(qian)署(shu)服務協議,簽(qian)約率為(wei)48.86%。
從(cong)名單來(lai)看,上市后備企業的“科創”屬性突出,眾多(duo)專精特(te)新“小(xiao)巨人” 企(qi)業及制造業單(dan)項冠(guan)軍企(qi)業赫(he)然在(zai)列,形(xing)成了“新興產業 + 知名(ming)頭部企業”的產業分布格局。
據每經記者了解,截至2023年末,陜西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xin)”中小企(qi)業822家,其中(zhong)國(guo)家級專精特(te)新“小巨人”企業162家。這些不僅是陜西上市后備力量的組成,更是培(pei)育經(jing)(jing)濟增長(chang)新動(dong)能、助力(li)實體(ti)經(jing)(jing)濟發(fa)展、促(cu)進(jin)我國經(jing)(jing)濟未來持(chi)續增長(chang)的(de)中堅力(li)量(liang)。
陜(shan)西上市(shi)后備(bei)企業持(chi)續“擴(kuo)容”,上市公司數量亦在穩步增長。
從2019年至2023年,國家多層(ceng)次資本市(shi)場重大改革首批試點均有陜(shan)西企業進入,陜西上市公司數(shu)量呈現(xian)穩定增長態勢,累計增加(jia)36家上市(shi)公司占目前上市(shi)公司總數的比重超四成。截至2023年末,陜西A股(gu)上市公司81家(jia),居(ju)西(xi)北第一,西(xi)部第二(er)、全國第15位。
2023年,陜西新(xin)增A股上市公司7家(jia),全國排名第11位,全省通過(guo)資本市場實現融資5382.74億(yi)元,其中首發(fa)融資(zi)規模首次突破(po)一(yi)百億(yi)元大關達到(dao) 116.58億元,創(chuang)歷史新高(gao),位居全國第9位。
業績層面來看,2023年(nian)陜西(xi)A股上市(shi)公(gong)司實現營業收入8071.24億(yi)元,其中(zhong)46家營收增長,超(chao)六成營收超(chao)10億元,13家公司(si)營收突破百(bai)億(yi),陜建(jian)股(gu)份、陜西煤(mei)業、隆基綠能3家公(gong)司營收超千(qian)億(yi)(yi),并與(yu)西安銀(yin)行四家上(shang)市公(gong)司保持總資產超千(qian)億(yi)(yi)規模(mo)。
從(cong)利(li)潤上(shang)來看,陜西煤業(ye)和隆(long)基(ji)綠能2023年(nian)度凈(jing)利潤均超百億。從(cong)市值來看,截(jie)至(zhi)2023年(nian)末陜西(xi)A股上市(shi)公司總市(shi)值合計1.28萬(wan)億元,全國(guo)排名第14位。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國有控股(gu)上市公司“基石”效應(ying)持續顯現,2023年(nian)度(du)陜西(xi)新增國(guo)有上(shang)市公司4家,其中陜西能源作為我國(guo)主板(ban)全面(mian)注冊(ce)制首批上市公司之一(yi),首發融資超72 億元,資本市(shi)場推動陜西國資(zi)國企改革持續發力效果顯著。
除了上(shang)市公司(si)及上(shang)市后備企(qi)業(ye)展(zhan)現(xian)出巨(ju)大的發展(zhan)潛力外,在產(chan)業布局(ju)方面,陜西也展現出(chu)了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航(hang)空制造(zao)產業作(zuo)為陜西的優(you)勢產業,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航(hang)空制造(zao)產業集群,未來有望繼續吸(xi)引更多(duo)的資源和投(tou)資,進一步提升產業規模和競爭力(li)。
同時,作(zuo)為國內首個布(bu)局光子產業(ye)的省份(fen),陜西已經(jing)孵化(hua)培育出包括(kuo)炬光科技、萊(lai)特(te)光電等代表性上市公司在內的300余家(jia)光(guang)子技(ji)術企(qi)業,產業規模超300億元,正朝(chao)著千億級光子產業集群的目標穩(wen)步前進(jin)。隨著技(ji)術的不斷突破和產業生(sheng)態體系的完善,光子產業有望成為(wei)陜(shan)西經濟(ji)新的增長(chang)極。
可以預(yu)期的(de)(de)是(shi),未來陜西(xi)上(shang)市(shi)公司和上(shang)市(shi)后備企業(ye)將繼(ji)續發(fa)揮自身的(de)(de)優(you)勢,不斷提升核心(xin)競爭力(li),為陜西(xi)經(jing)濟的(de)(de)高質量發(fa)展貢獻力(li)量。同時,也將積(ji)極拓展國內外(wai)市(shi)場,提升陜西(xi)企業(ye)的(de)(de)國際影響力(li)。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zhang)文瑜(yu)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xi)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zuo)品。
歡(huan)迎關(guan)注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