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4-08-08 08:16:05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8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8月7日表示,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的規定,他將召集一個緊急委員會,以就目前在非洲暴發的猴痘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向總干事提出建議。
據介紹,此次非洲的猴痘疫情始于剛果民主共和國,但最近已向鄰國蔓延。當前疫情涉及的猴痘病毒是1b型變異病毒,其致死率高于之前流行的猴痘病毒。
另據新華社8月2日報道,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7月3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以來,非洲新增猴痘病例較去年同期激增160%。衛生(sheng)官員警告,由于缺(que)乏有效治療(liao)方(fang)法或(huo)疫苗,猴痘病毒在非(fei)洲國家進一(yi)步傳播的風險高。
報告說,自今年年初至7月28日,非洲共報告14250例猴痘病例,其中包括2745例確診病例和11505例疑似病例,總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60%。
非洲疾控中心說,今年已有10個非洲國家發現猴痘病例,其中布隆迪和盧旺達均為首次報告。
此(ci)外(wai),中非共和(he)國衛生部7月29日證實,該(gai)國猴痘疫(yi)情已(yi)蔓延至人(ren)口稠密(mi)的首都班(ban)吉。肯尼亞(ya)衛生部7月31日通報,在肯尼亞(ya)南部發現一例猴痘病例。
非洲疾控中心說,剛果(金)猴痘疫情尤為嚴重,該國今年報告病例數占非洲病例總數的96.3%,死亡病例數占比為97%。另外,非洲(zhou)猴痘病(bing)例(li)死(si)亡率約(yue)為(wei)3%,“比(bi)世界其他地區高得(de)多”,而剛(gang)果(金)病(bing)例(li)死(si)亡率可能高達10%。在(zai)剛(gang)果(金),近(jin)70%的(de)病(bing)例(li)為(wei)15歲以下兒童,這(zhe)一群(qun)體在(zai)該國死(si)亡病(bing)例(li)中占比(bi)達85%。
世(shi)界衛生組(zu)織7月11日警(jing)告,一種更加致命的猴痘(dou)病(bing)(bing)毒(du)(du)(du)新毒(du)(du)(du)株正在剛果(金)快速傳播。據法(fa)新社報道,這種新毒(du)(du)(du)株為猴痘(dou)病(bing)(bing)毒(du)(du)(du)“分支I”的變異株“分支Ib”,去年9月開始(shi)在剛果(金)傳播,最初在性(xing)工作者群體(ti)中蔓延,現已波及(ji)其他群體(ti)。
1970年剛果(guo)(金)發(fa)現首(shou)例(li)人感染猴痘病(bing)毒病(bing)例(li)后,病(bing)毒主要(yao)在非(fei)洲西(xi)部和(he)(he)中部地區(qu)流行。2022年5月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jia)和(he)(he)地區(qu)出現猴痘疫情(qing)。世(shi)衛組織同年7月宣布猴痘疫情(qing)構(gou)成“國際(ji)關注的突發(fa)公共衛生(sheng)事件”,直到2023年5月才(cai)解(jie)除這一(yi)狀態。
猴(hou)痘(dou)是由猴(hou)痘(dou)病(bing)(bing)毒引起的人獸共患病(bing)(bing)。猴(hou)痘(dou)的潛伏期為5~21天,多為6~13天。感染者會出現發熱、頭痛和淋巴結(jie)腫大等癥(zheng)(zheng)狀,隨后在面部及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皮疹,并逐漸發展為膿皰,持續(xu)一周左右時間,之后結(jie)痂(jia)。病(bing)(bing)例出現癥(zheng)(zheng)狀后至皮疹結(jie)痂(jia)自然脫落前具有傳染性。
感染猴痘后如何治療?密切接觸者是否需要集中隔離?
目前針(zhen)對(dui)猴痘的治療主要是對(dui)癥(zheng)支(zhi)持,發(fa)燒就(jiu)使用解熱藥(yao)物,有明顯的疼痛則使用一些(xie)鎮(zhen)痛藥(yao)物;另外,要做好皮膚護理,避免繼發(fa)的皮膚細菌感(gan)染。
去年7月14日,國家疾病(bing)預防控制局組織相關(guan)專(zhuan)家針對公眾關(guan)注的“猴痘”熱(re)點問題進行解答,中國疾病(bing)預防控制中心(xin)衛生應急中心(xin)有關(guan)專(zhuan)家介(jie)紹:
猴痘疑似(si)病例(li)(li)和(he)確(que)診病例(li)(li)應(ying)(ying)及(ji)時(shi)轉運(yun)至(zhi)(zhi)定點(dian)醫療機(ji)構(gou)進行隔(ge)(ge)(ge)(ge)離(li)治(zhi)療。如(ru)臨(lin)床癥狀明顯好(hao)(hao)轉,病變部位已結痂,可轉為(wei)居(ju)(ju)家(jia)隔(ge)(ge)(ge)(ge)離(li)治(zhi)療,直至(zhi)(zhi)皮(pi)疹結痂自(zi)然脫落(luo)后,再解除居(ju)(ju)家(jia)隔(ge)(ge)(ge)(ge)離(li);對病情(qing)較輕且(qie)具(ju)備居(ju)(ju)家(jia)隔(ge)(ge)(ge)(ge)離(li)治(zhi)療條件的病例(li)(li),經醫療與疾控機(ji)構(gou)聯合評估后,可直接(jie)(jie)采取居(ju)(ju)家(jia)隔(ge)(ge)(ge)(ge)離(li)治(zhi)療方(fang)式。居(ju)(ju)家(jia)隔(ge)(ge)(ge)(ge)離(li)治(zhi)療期間,病人要單人單間居(ju)(ju)住,避免與家(jia)人皮(pi)膚或黏膜直接(jie)(jie)接(jie)(jie)觸,做(zuo)好(hao)(hao)污染物消毒,非必(bi)要不外出,如(ru)果(guo)必(bi)須外出的話,應(ying)(ying)著長衣長褲、佩戴口(kou)罩(zhao),避免前往人群(qun)聚集場(chang)所(suo)。
猴(hou)痘病例的密切接觸(chu)者(zhe)不需要集中隔(ge)離。疾控(kong)機構(gou)判定密切接觸(chu)者(zhe)后,會(hui)指(zhi)導(dao)其做(zuo)好自我(wo)健(jian)康(kang)監測(ce),健(jian)康(kang)監測(ce)期限(xian)為最后接觸(chu)病例之日(ri)起(qi)21天。密切接觸(chu)者(zhe)自我(wo)健(jian)康(kang)監測(ce)期間(jian)可正常生活與工作,但要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chu),避免捐獻血(xue)液等;堅持每天做(zuo)好體溫測(ce)量和癥狀(zhuang)監測(ce),出現(xian)不適癥狀(zhuang)應(ying)當及(ji)時前往醫(yi)療機構(gou)就診。
猴痘防控要點:
1.注意手衛生
猴痘病毒(du)(du)為(wei)DNA病毒(du)(du),耐(nai)干燥(zao),在衣被等環境中(zhong)存活時(shi)間較長,且病毒(du)(du)可經(jing)黏(nian)膜和破損皮(pi)膚(fu)侵入(ru)(ru)人體(ti),接觸(chu)病毒(du)(du)污染(ran)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ran)。日常(chang)生活中(zhong)應做好手衛(wei)生,避免污染(ran)物品通(tong)過手作(zuo)為(wei)媒介經(jing)黏(nian)膜和破損皮(pi)膚(fu)侵入(ru)(ru)人體(ti)。
2.避免接觸傳染源
避(bi)免與發(fa)熱伴皮疹(zhen)、淋巴結腫大病例(li)密切接(jie)觸(chu)。與伴侶發(fa)生性行為前,應檢(jian)查對方體表有(you)無皮疹(zhen),尤其是隱私部(bu)位有(you)無皮疹(zhen)。
3.及時就診
建議皮疹伴淋巴結腫大(da),尤(you)其隱私部位(wei)長皰疹的市民到正規醫(yi)(yi)院就診,醫(yi)(yi)生(sheng)會通過流行病學(xue)史、皮疹的特點進行判(pan)斷,符(fu)合疑(yi)似(si)病例,醫(yi)(yi)生(sheng)會采集咽(yan)拭子(zi)、皰疹液、血液開展(zhan)猴痘病毒相關(guan)檢測,進一步明確診斷。
4.配合隔離和健康監測
根據《猴痘防控技術指南(nan)》,病(bing)例應(ying)(ying)到定點醫(yi)院隔離(li)治(zhi)療。密切接觸者應(ying)(ying)加強自(zi)我健康監(jian)(jian)測(ce),監(jian)(jian)測(ce)期間可正(zheng)常(chang)生(sheng)活與工作,須避免與他(ta)人(ren)發生(sheng)性接觸、避免捐獻血液(ye)等,同(tong)時堅持每天做好體溫(wen)測(ce)量和癥(zheng)狀監(jian)(jian)測(ce),出現有不適癥(zheng)狀應(ying)(ying)當及時前往醫(yi)療機(ji)構(gou)就(jiu)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she)
封面(mian)圖片來源(yuan):視覺中國(guo)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chou)。如(ru)您(nin)不(bu)希望作(zuo)(zuo)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ri)經濟新(xin)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