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攀枝花市鹽邊縣:一棵鹽邊桑,共同富裕好“錢”景

攀枝花市融媒體中心 2024-07-24 10:07:57

7月盛夏,鹽邊,這個有著“中國果桑之鄉”美譽的蠶桑大縣,從二灘庫區沿線到北部二半山區深處的村落,進入人視線最多的,是遠近滴翠、綠意盎然的桑樹;田野鄉間見到最多的,是運輸蠶繭的各式車輛和集鎮蠶繭站里人聲鼎沸的熱鬧交易場景。

一棵鹽邊桑,栽種歷史可上溯到明清,在當前共同富裕的路徑探索中,全縣桑園面積達到15萬畝。地方黨委政府搶抓發展機遇,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桑農勤勞實干不斷把發展紅利落實到田間地頭,讓這棵桑樹撐起了年綜合產值約28億元的“共富”空間。

生產方式迭代升級,增產促增收,“果桑之鄉”群眾的腰包更鼓了

7月17日,惠民鎮蠶繭收購站里,完成了稱重、評級等一套流程后,新林村村民蔡玉梅家剛從簇具里摘下的77公斤蠶繭換成了5236元的真金白銀。

“今年雨水好,桑葉茂密,隨時都有嫩葉,蠶子養的肥。”又是一個好收成,這讓蔡玉梅喜上眉梢,她家10畝桑園,可以養殖7張蠶紙,收入可以突破10萬元。

“今年的市場行情好,鹽邊蠶絲有競爭力,我們的收購均價在去年的基礎上提升了10%。”正在惠民蠶繭收購站指導收購的中絲天成公司蠶繭分公司負責人胡啟華告訴記者,鹽邊蠶區分布在中北部海拔1200—1700米低山河谷地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下,桑樹冬無凍害,夏無酷熱,生長期長達9個月以上,一年可以養蠶6批次,分別為早春、晚春、夏季、早秋、盛秋、晚秋蠶。

作為四川省首批優質蠶繭基地縣之一,近年來,蠶桑產業已經成為鹽邊縣五大主導產業之一,實現了“栽桑養蠶”“種桑養人”“育桑養生態”的蛻變,而產業發展真正的“操盤手”,是黨委、政府。

全縣加大對蠶桑等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補齊北部地區的發展短板,退耕還林兌現資金、水淹區項目資金、連片扶貧開發資金、對口幫扶資金不斷落地,僅惠民鎮、漁門鎮、永興鎮、國勝鄉等主要種桑大鄉鎮,先后投入國家、省、市、縣財政資金逾5億元,實施品種改良、道路暢通、水系聯通等工程。分類分級規劃建設蠶桑產業園區,實行“園長制+管委會”推進機制,建成2.4萬畝標準化桑園,強化與高校合作,建成全省“科技下鄉萬里行”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基地、鹽邊蠶桑院士(專家)工作站,加速提升科技供給能力。

為延伸產業鏈,全縣加大桑園品種引育,建立桑樹種質資源圃、葉桑果比較試驗場,儲備桑樹品種110個,培育葉桑果桑及藥桑品種資源98個,研發蠶桑實用新型專利技術27項,“鹽邊桑椹”取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果葉兼用桑面積達9.5萬畝。2016年,鹽邊縣以其桑葚甜度高、果型大、口感鮮、營養豐富、綠色天然的特色,被評為“中國果桑之鄉”,干果與鮮果銷售比例為8:2,干果主要銷往河北滄州、安國和安徽亳州等地;鮮果主要銷往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的商業超市和水果市場。全縣蠶桑種養殖戶涉及9個鄉鎮、45個村、2.6萬余戶,2021年,鹽邊優質桑椹迎來首次出口,在青島海關通關成功,發往日本東京。

“過去只有養蠶賣繭一份收入,現在桑果、桑葉、桑枝都能賣錢了,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蔡玉梅告訴記者,她家種植的“云桑2號”就是果葉兼用桑,今年4至5月,桑果一項收入已達到了5萬元左右。

蠶桑產業鼓起群眾腰包的不僅僅是葉養蠶、桑結果。記者了解到,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中,鹽邊縣立足蠶桑產業根基深厚,優勢明顯,結合北部地區氣候優勢,利用不同作物在生長空間、種植時間、養分供給、水分需求等方面的互補性,實施桑園優化改造,開展種養循環、桑園地間(套)種植大豆、蠶豆、豌豆等糧油作物面積達2.7萬畝,促進了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產業鏈不斷更新,新動能塑造新優勢,鹽邊桑織出共同富裕的好“錢”景

7月17日,在國勝鄉機房村的蠶桑產業示范園里,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桑葉,為即將進入吐絲結繭關鍵期的夏季蠶“加餐”。而55歲的中絲天成公司員工錢向陽則和他的團隊在大蠶棚里忙活著。在他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食用菌基料生產車間,打包好的菌棒正有序進行滅菌、冷卻、點種等工序,最后被送進培養室,一個菌菇成長的“溫床”制作完成。

“前幾年,我們到浙江考察的時候發現,他們用桑枝培育出來的桑枝菌經濟價值很好,還解決了桑枝處理的難題,回來之后我們在機房村建起了桑枝菌研發生產基地,如今可以達到食用菌5000斤的月產量。”錢向陽表示,公司采取“公司+村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全面推廣桑枝菌包培養,預計可為北部蠶農每戶每年增加5000元收入,讓蠶桑產業紅利充分釋放。

中絲天成公司的桑枝菌生產,只是鹽邊縣蠶桑產業鏈不斷擴大、延伸中的一個環節。

為探索桑椹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近年來,鹽邊完成了從“繭—絲—被”到“果—酒—菌—葉”的產業鏈更新,全縣堅持招大引強、招強引優,先后引進中絲集團、寶桑園、四喜農業、黑金椹等蠶桑龍頭企業,促進全鏈條協作發展,目前共吸引20余家蠶桑企業入駐,共同開啟蠶桑產業多業態發展之路,開發桑椹干、桑椹酒、桑椹茶、桑椹菜等深加工,還有桑椹濃縮果汁、桑椹膏、桑枝菌等特色產品。2023年,又成功引進巴貝集團,建成首條桑葉加工生產線,成為繼桑枝菌開發后又一條富農增收的新生產線,農家桑園里的桑葉也可以賣錢了。

今年,全縣以預制菜產業為支撐,創新開發出涼拌桑葉尖、桑根燉雞、桑葉烘蛋、桑汁椒麻魚、桑椹糯米飯等“桑系列”特色菜品,有效加速了桑資源向食品、飲品等領域聚集。同時,不斷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以資源為核心、節慶活動為跳板,形成了一條融“桑椹林地采摘+農耕文化+旅游度假”為一體的農文旅線路,截至目前,該線路累計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帶火了沿線酒店、餐飲、物流業。

據統計,截至目前,鹽邊縣蠶桑產業新型經營主體達532家,全縣從事蠶桑產業的種植戶、養蠶戶、銷售商、經紀人、創業者、企業工人等累計已超過7萬人。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