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4-06-17 17:13:54
每(mei)經編輯|段煉
因口感脆(cui)、味道鮮,鴨(ya)腸(chang)(chang)(chang)和鵝腸(chang)(chang)(chang)常常占據(ju)著火鍋(guo)店“熱銷(xiao)榜(bang)”的前幾(ji)名。這(zhe)體現(xian)了(le)食(shi)客(ke)對鴨(ya)腸(chang)(chang)(chang)、鵝腸(chang)(chang)(chang)的喜愛,但并不代表(biao)放心(xin)。6月17日,#記者臥(wo)底鴨(ya)腸(chang)(chang)(chang)鵝腸(chang)(chang)(chang)工廠#等多個話(hua)題引爆熱搜。


相關(guan)話題(ti)下,不(bu)少(shao)網友評(ping)論稱(cheng),“每次(ci)吃(chi)火(huo)鍋都要(yao)點(dian)的菜”“不(bu)要(yao)這(zhe)樣好(hao)嗎(ma),這(zhe)些都是火(huo)鍋必點(dian)”。還有人(ren)評論表(biao)示,“不吃都覺得惡心(xin)的程度”“臟得我看(kan)不下去”。




鴨腸鵝廠工廠被曝臟亂差
臥底記者電話疑被泄露
據新京報,2024年4月下旬,記者分別在山東濱州和河南清豐縣的兩家肉類食品加工廠暗訪發現,這兩家的鴨腸、鵝腸產品,在(zai)生產中存在(zai)諸多(duo)衛生安全隱(yin)患。
在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的鵝腸車間,工人穿著膠鞋踩鵝腸擠糞便,用血水染色,生產環境更是臟亂差,車間負責人坦言已被監管部門多次要求整改。

濱州的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鴨腸車間里,經過(guo)去污(wu)、刮油后的鴨腸被(bei)隨意擺(bai)放在(zai)地上,與洗地污(wu)水(shui)(shui)混(hun)在(zai)一起,之后經過(guo)簡單(dan)過(guo)水(shui)(shui)攪(jiao)拌(ban)、分裝冷凍,就被(bei)打上“免(mian)洗”的標簽,銷售至多個(ge)省(sheng)份。此外,該公司生產車間環境臟亂差,并將掉入混有(you)鴨(ya)毛、污染物(wu)的排污渠(qu)(qu)內的死鴨(ya),撈出(chu)后重新(xin)掛回(hui)生(sheng)產(chan)線等問(wen)題。而這條排污渠(qu)(qu),甚至還有(you)工人朝里撒尿……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聯系兩地多個監管部門后,記(ji)者電話(hua)疑被泄露,隨即接到涉事企業電話(hua)。在此(ci)之前(qian)記(ji)者從未用該號碼(ma)與涉事企業進行聯系。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公司相關負責人在電話中稱,號(hao)碼是相關(guan)政府部門“李主(zhu)任(ren)”給的,“我們鴨腸加工是外包的,剛換了承包商,過渡期間出現問題,你先別發了,咱談談商量商量。”

市監局回應:已在調查處理
兩家企業均曾多次被罰
中國新(xin)聞(wen)周刊,6月17日上午,記者分別致(zhi)電河南(nan)省濮(pu)陽市清(qing)豐縣市監局,及山(shan)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市監局核實了解。
清豐縣市監局工作人員表示,上午剛接到通知,市監局正(zheng)在處(chu)理,將去工(gong)廠實地調查(cha)核實,根據具(ju)體調查(cha)情況進行后(hou)續查(cha)封工(gong)廠等處(chu)理。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市監局工作人員則表示,濱州市(shi)及縣區級(ji)市(shi)監局對此(ci)都非常重視,已在調(diao)查處(chu)理,正在針對涉(she)事工廠食品安全問題(ti)開展相關會議,初步商量舉措,可以(yi)關注后續處(chu)理。

天眼查App顯示,清豐縣永官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陳永官,注冊資本500萬元,由陳永官全資持股。經營狀況顯示,該公司(si)在抽檢中曾多次被發現問題。天眼風險信息顯示,該公(gong)司曾因環保(bao)問(wen)題(ti)被罰款(kuan)7050元(yuan),此外,該公(gong)司已3次被列為失(shi)信被執行人(老(lao)賴)。

山東雅士享肉類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張旭,注冊資本5668萬元,由山東雅士享牧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風險信息顯示,該(gai)公司在抽檢中(zhong)曾多(duo)次被發(fa)現問(wen)題并責令改(gai)正。此外,該(gai)公司曾多(duo)次因環(huan)保問(wen)題被處罰,處罰總金額(e)超20萬元。
編輯|段煉 易啟(qi)江 蓋源(yuan)源(yuan)
校對|王月龍
封(feng)面(mian)圖片(pian):視(shi)覺(jue)中國(圖文無關)

每(mei)日經濟(ji)新(xin)(xin)聞綜合自新(xin)(xin)京(jing)報(bao)(bao)、北京(jing)商報(bao)(bao)、中國新(xin)(xin)聞周(zhou)刊、界面新(xin)(xin)聞、天眼查、公開資(zi)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希望(wang)作(zuo)品(pin)出(chu)現在本站(zhan),可(ke)聯系(xi)我們(men)要求撤(che)下您(nin)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