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4-06-10 12:18:29
每經編輯|畢陸名
又(you)是一分(fen)鐘售罄!今天是端(duan)午節,新一輪電子式(shi)(shi)儲(chu)蓄國債也在今天早上(shang)正式(shi)(shi)發售。
據券商中國報道,今日(10日),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在銀行渠道正式開售。記者今日一早獲悉,國債在手機銀行渠道的銷售十分火爆。
記(ji)者注意(yi)到(dao),工商銀(yin)(yin)行(xing)(xing)手機APP顯示,2024年第(di)(di)三期(qi)和(he)第(di)(di)四期(qi)儲蓄(xu)國債(電(dian)子(zi)式)的電(dian)子(zi)銀(yin)(yin)行(xing)(xing)渠(qu)道(dao)可銷售(shou)(shou)額度分別(bie)在開售(shou)(shou)后(hou)2分鐘、1分鐘內顯示為0。記(ji)者在國債開售(shou)(shou)半小(xiao)時后(hou)查詢其(qi)他多家銀(yin)(yin)行(xing)(xing)手機APP,同樣顯示2024年第(di)(di)三期(qi)和(he)第(di)(di)四期(qi)儲蓄(xu)國債(電(dian)子(zi)式)已無法(fa)在該渠(qu)道(dao)購買(mai)。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注意到,此輪國債的發售時間選擇在了端午節,多家銀行網點都處于休息狀態,不少熱衷買國債的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APP,而無法買到。但是熟悉APP的年輕朋友也在社交平臺上普遍反映“買不到”。
6月(yue)7日,農業銀行等多(duo)家銀行公告稱,6月(yue)10日至19日,將(jiang)售賣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chu)蓄(xu)國(guo)債(電子式)。

據了解,第三期國債和第四期國債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額合計500億元,兩期最大發行額各250億元。其中,第三期國債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第四期國債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5%。

此次發(fa)售的兩(liang)期(qi)國債發(fa)行期(qi)均從2024年6月10日起息(xi),按(an)年付(fu)(fu)息(xi),每(mei)年6月10日支付(fu)(fu)利息(xi)。單(dan)一個人(ren)國債二級托管賬戶購買(mai)每(mei)期(qi)國債不得超過(guo)300萬元。
6月10日,正值端午節假期,除線下柜臺外,多家銀行開啟網銀和掌銀的同步代銷,拓寬銷售渠道。財政部公告顯示,工行等32家網銀成員同時通過網上銀行代銷;農行等16家手機銀行試點成員同時通過其手機銀行代銷。
據券商中國,6月10日一早,記者了解到,手機銀行渠道售賣情況十分火爆。工商銀行手機APP顯示,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的電子銀行渠道可銷售額度分別在開售后2分鐘、1分鐘內顯示為0。
記者于開售半小時后查詢中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銀行手機APP,同樣顯示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已無法在該渠道購買。
在線下(xia)銷售方面(mian)。據記者多方了(le)解,一些銀(yin)行(xing)網點的銷售額度(du)并不固定,投資者若在線下(xia)購(gou)買,有可能需要銀(yin)行(xing)工作人員幫(bang)忙刷新系(xi)統信(xin)息,查看(kan)是否有新增(zeng)的可購(gou)買額度(du)。
對此,銀行(xing)(xing)工作(zuo)(zuo)人(ren)(ren)員(yuan)解釋,電子式國(guo)債不(bu)會將額度分配至線下網(wang)點(dian),網(wang)點(dian)工作(zuo)(zuo)人(ren)(ren)員(yuan)將在總行(xing)(xing)統(tong)(tong)(tong)一系統(tong)(tong)(tong)中幫投資者(zhe)“搶購”。“當有(you)其他網(wang)點(dian)投資者(zhe)認(ren)購后未實際完成購買,系統(tong)(tong)(tong)刷新(xin)后就會顯示有(you)可購余(yu)額。”一銀行(xing)(xing)工作(zuo)(zuo)人(ren)(ren)員(yuan)告訴記者(zhe)。
今(jin)年(nian)以來,無論是電子式(shi)儲蓄國債(zhai)還是憑證式(shi)儲蓄國債(zhai),以及(ji)今(jin)年(nian)才(cai)發行的(de)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只要一上線就被搶(qiang)購一空。
事(shi)實(shi)上,與去年(nian)相比,今(jin)年(nian)發行(xing)的同(tong)期限儲(chu)蓄(xu)國(guo)(guo)債(zhai)(zhai)利(li)率明(ming)顯下降(jiang)。以2023年(nian)第(di)三期和第(di)四期儲(chu)蓄(xu)國(guo)(guo)債(zhai)(zhai)(憑證式)為(wei)例,3年(nian)期國(guo)(guo)債(zhai)(zhai)票面年(nian)利(li)率2.95%,5年(nian)期國(guo)(guo)債(zhai)(zhai)票面年(nian)利(li)率3.07%。而(er)今(jin)年(nian),同(tong)期限國(guo)(guo)債(zhai)(zhai)票面利(li)率分別為(wei)2.38%、2.5%,均較去年(nian)下行(xing)57個BP。
不少投資者認為,雖然(ran)國債(zhai)的(de)票(piao)面(mian)利率(lv)明(ming)顯(xian)下(xia)降(jiang),但是仍然(ran)高于(yu)同期的(de)銀(yin)行存(cun)(cun)款(kuan)利率(lv)。而且未(wei)來(lai)銀(yin)行的(de)存(cun)(cun)款(kuan)利率(lv)還(huan)有繼續(xu)下(xia)行的(de)可能。
光大(da)銀行宏觀市場部研究(jiu)員周茂華認(ren)為,儲(chu)(chu)蓄國債按年付息(xi)(xi),提(ti)(ti)前(qian)支取(qu)靈活并(bing)且分(fen)段(duan)計(ji)息(xi)(xi),避免了普通存(cun)款(kuan)(kuan)提(ti)(ti)前(qian)支取(qu)面臨利(li)息(xi)(xi)損失的問(wen)題。近年來儲(chu)(chu)蓄存(cun)款(kuan)(kuan)尤其是定(ding)期存(cun)款(kuan)(kuan)利(li)率中樞下行明顯,儲(chu)(chu)蓄國債能(neng)較好兼顧(gu)收益(yi)和流動性需(xu)求,部分(fen)投資者以此(ci)代替儲(chu)(chu)蓄存(cun)款(kuan)(kuan)。此(ci)外,部分(fen)居民(min)對(dui)未來存(cun)款(kuan)(kuan)利(li)率下行仍有一定(ding)預期,也提(ti)(ti)升了投資國債的熱情。
中信證券(quan)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采訪時表(biao)示,近(jin)來存款(kuan)利率持續下降,權益市場波動(dong)較大,儲(chu)蓄國債(zhai)認(ren)購方式便捷,并且(qie)具有無違約風險、投資(zi)門檻低以及收益穩定可預期(qi)(qi)的(de)優勢。此外(wai)在流動(dong)性(xing)上,投資(zi)者還能通過儲(chu)蓄國債(zhai)質押(ya)獲取短期(qi)(qi)銀行貸款(kuan)。
“考(kao)慮到廣譜利率下(xia)行的趨勢(shi),未來高(gao)收益(yi)資產會更加有限(xian),因此國債(zhai)投資依然有較大的需求(qiu)。”明明說。
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jia)高善文也認為,中國長(chang)期(qi)(qi)邊(bian)際資本(ben)回報的下(xia)(xia)行帶動了長(chang)期(qi)(qi)利率中樞的下(xia)(xia)行,基于(yu)此背(bei)景下(xia)(xia)可以(yi)預計,10年期(qi)(qi)國債利率在未來十年將繼(ji)續(xu)下(xia)(xia)行,并會下(xia)(xia)跌到(dao)2%附近。
據統(tong)計,60歲以上的投(tou)資者占儲(chu)蓄國債投(tou)資者的比例達55%。除(chu)了搶購儲(chu)蓄國債,穩健型投(tou)資者還(huan)能投(tou)資什么?
據金融時報報道,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表示,儲蓄國債投資者主要是風險偏好比較低且持有穩定資金的投資者,這類投資者對投資產品有保本要求,同時對產品流動性的要求不高,可以接受較長的鎖定期。除儲蓄國債外,目前柜臺債券業務品種已經進一步拓展到地方政府債、央企發行的高等級信用債等其他債券品種,有利于豐富這一類投資者的投資配置需求。
周茂華表示,國債投資者多數偏好于低風險、穩健收益的產品,除了存款、儲蓄國債以外的產品,風險相對低一些的產品還包括:地方政府債券、國債逆回購、貨幣基金、期限相對短一些的理財產品、債券基金及保險產品等。
明(ming)明(ming)表示(shi),儲蓄(xu)國(guo)(guo)債適合(he)風險偏好(hao)較低、追(zhui)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zhe)。除了(le)儲蓄(xu)國(guo)(guo)債,這(zhe)類投資者(zhe)還可以選擇理(li)財、債券基金等低風險的資管產(chan)品。
投(tou)(tou)資(zi)儲蓄國(guo)債(zhai)是否也(ye)面臨投(tou)(tou)資(zi)風(feng)險?“隨(sui)著(zhu)存款利率(lv)持續下降、銀行大額存單停發、理財(cai)產(chan)(chan)品打破剛兌等,市(shi)場(chang)缺乏安全資(zi)產(chan)(chan),風(feng)險偏好低(di)的(de)(de)(de)投(tou)(tou)資(zi)者(zhe)對國(guo)債(zhai)的(de)(de)(de)投(tou)(tou)資(zi)需求相應增多。國(guo)債(zhai)由財(cai)政(zheng)部發行,背后是國(guo)家主權信(xin)用(yong),本息兌付保障度高,信(xin)用(yong)風(feng)險很低(di)。”馮琳表示,儲蓄國(guo)債(zhai)的(de)(de)(de)投(tou)(tou)資(zi)人(ren)是個人(ren)投(tou)(tou)資(zi)者(zhe)且一般持有到期,因此也(ye)不必擔心利率(lv)波動造成(cheng)的(de)(de)(de)資(zi)本利得損失(shi)風(feng)險。不過,投(tou)(tou)資(zi)者(zhe)可能會面臨債(zhai)券持有期內利率(lv)上(shang)升,導致利息收入跟不上(shang)市(shi)場(chang)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綜(zong)合券商中(zhong)國、金(jin)融時報、中(zhong)國基金(jin)報
免責聲(sheng)明:本(ben)文內容(rong)與(yu)數據僅(jin)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shi)用前請(qing)核實。據此操作,風險(xian)自(zi)擔。
封面圖片(pian)來源:每日經濟(ji)新聞(wen)+劉(liu)國梅(mei)+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xi)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nin)的(de)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