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4-06-06 21:06:17
每經編輯(ji)|孫(sun)志成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5日,蘇丹瓦德·努拉當地民間組織“抵抗委員會”發表聲明表示,蘇丹快速支援部隊當天襲擊了蘇丹中部杰濟拉州的瓦德·努拉村,造成至少100名平民死亡。聲明稱,快速支援部隊使用重機槍和火炮等重型武器襲擊了該村莊。另有蘇丹本地媒體報道,襲擊已造成107人死亡。
當(dang)地時間5日晚,快速支援(yuan)部(bu)(bu)隊(dui)發(fa)表聲明(ming)稱,蘇(su)丹(dan)武裝(zhuang)(zhuang)部(bu)(bu)隊(dui)在瓦德(de)·努拉地區的三個(ge)軍營集結了大量兵力,準備對(dui)其發(fa)起攻擊(ji)。當(dang)天清晨(chen)5時,快速支援(yuan)部(bu)(bu)隊(dui)襲擊(ji)了位于瓦德(de)·努拉西部(bu)(bu)、南部(bu)(bu)和(he)北(bei)部(bu)(bu)的這三個(ge)軍營,與對(dui)方發(fa)生(sheng)交火,繳獲(huo)4臺作戰車(che)輛、70支自動步槍等。快速支援(yuan)部(bu)(bu)隊(dui)表示,不(bu)會對(dui)蘇(su)丹(dan)武裝(zhuang)(zhuang)部(bu)(bu)隊(dui)的任何軍事集結和(he)行(xing)動“無(wu)動于衷(zhong)”。蘇(su)丹(dan)武裝(zhuang)(zhuang)部(bu)(bu)隊(dui)對(dui)此暫無(wu)回應(ying)。
今(jin)年(nian)5月(yue)10日起,蘇(su)丹快速支援部(bu)(bu)隊(dui)(dui)開始圍攻蘇(su)丹西部(bu)(bu)北達(da)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市,蘇(su)丹武裝(zhuang)部(bu)(bu)隊(dui)(dui)聯合當地(di)結盟的地(di)方武裝(zhuang)展開反擊。近期(qi),雙方交戰不斷(duan),造成(cheng)大量(liang)平民傷亡(wang),數萬人逃離法希爾市,當地(di)民生狀況堪憂。

這(zhe)是3月13日(ri)在蘇丹首都喀(ka)土穆拍攝的恩(en)圖(tu)曼大市場景(jing)象(手機拍攝)。
圖片(pian)來源:新華社(she)發(穆罕默德·海德爾攝)
法(fa)希爾(er)(er)市(shi)的(de)沖突已(yi)導致大量居民向(xiang)該市(shi)南部(bu)和西部(bu)轉移,或離開法(fa)希爾(er)(er)市(shi)逃離到(dao)更遠的(de)地方。根據聯(lian)合國人道主(zhu)義事務協調廳的(de)統計,自5月蘇丹武裝沖突各(ge)方在法(fa)希爾(er)(er)市(shi)展開新一輪交火,法(fa)希爾(er)(er)市(shi)已(yi)有約18000個家庭、近9萬人流離失所。
沖突雙方近日圍繞法希爾市西部的一座水庫展開爭奪,直接威脅到該市及其周邊地區的飲用水安全,法希爾市的居民區與難民營正在經歷一場嚴峻的缺水危機。當地人道主義救援團體“急診室”透露,法希爾市此前已長時間缺水,近段時間的交火讓居民取水變得更加艱難。目前,當地一桶水的價格已升至6000蘇丹鎊,折合人民幣72元每桶。為減輕居民負擔,救援團體“急診室”決定向部分家庭按每戶人家一桶水的標準來分發水桶,并呼吁蘇丹國內和國際機構能夠緊急干預,為法希爾市的兩個難民營提供飲用水。目前,難民營內民眾每天需在水源處排隊10多個小時,但只能獲取到兩金屬罐的飲用水。
在(zai)法希爾(er)市南部(bu)的交易市場(chang),此前在(zai)沖(chong)突中關閉的蔬菜和肉類店(dian)鋪近(jin)日重新開(kai)門營業,當地食物價格出現上漲。由于沖(chong)突使蘇丹人(ren)難以從(cong)銀行直接(jie)提款,目(mu)前市場(chang)內的商家只接(jie)受現金,拒(ju)絕用銀行軟件轉賬(zhang)交易。此外(wai),蘇丹武裝(zhuang)部(bu)隊(dui)還(huan)空襲(xi)轟炸并人(ren)為剪斷了多條主要電(dian)信線纜,達爾(er)富爾(er)地區目(mu)前所(suo)有城市都出現了“斷網”的情況。
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緊急救援協調員馬丁·格里菲思當地時間6月4日表示,在蘇丹目前仍然看不到沖突終止的跡象,他對法希爾市的局勢“深感憂慮”,該市約80萬平民正處于危險之中。整個蘇丹的人道主義局勢正在惡化,有多達500萬蘇丹人正處于饑荒的邊緣。馬丁·格里菲思說,這一數字是前所未有的,但眼下的沖突卻是可以避免的。
2023年(nian)4月15日(ri),蘇丹(dan)武裝部(bu)隊(dui)與蘇丹(dan)快速支援(yuan)部(bu)隊(dui)在首(shou)都喀土(tu)穆爆(bao)發武裝沖(chong)突,戰火隨后蔓延至(zhi)其(qi)他地區。持續一(yi)年(nian)多(duo)的武裝沖(chong)突已造成蘇丹(dan)約1.55萬人喪生。
當地時間4日,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目前,蘇丹武裝沖突已造成92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超過710萬人在蘇丹國內流離失所,另有近190萬人越境進入南蘇丹、乍得、埃及等鄰國避難。報告稱,大多數流離失所者亟需食品、飲用水、醫療用品等援助物資。
據外交部官網顯示,蘇丹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人口約4914萬(2023年),經(jing)(jing)(jing)濟結構單一,基礎(chu)薄(bo)弱,工業落(luo)后,對(dui)自(zi)然(ran)環境及(ji)(ji)外援依(yi)(yi)賴性強。受益于石油(you)大量出口及(ji)(ji)借助高油(you)價的拉動,蘇丹經(jing)(jing)(jing)濟曾一度成為非洲經(jing)(jing)(jing)濟發展最(zui)快的國(guo)家之(zhi)一。2011年南(nan)蘇丹獨立對(dui)蘇丹經(jing)(jing)(jing)濟產(chan)生(sheng)沖擊。近(jin)年來,蘇丹國(guo)內物價上(shang)漲,貨幣貶值,財政(zheng)收(shou)入銳減(jian)。為消除消極(ji)影(ying)響,蘇丹政(zheng)府一方(fang)(fang)面逐步加大對(dui)水利(li)、道(dao)路、鐵(tie)路、電站等基礎(chu)設施以及(ji)(ji)教育(yu)、衛生(sheng)等民生(sheng)項目的投入力度;另(ling)一方(fang)(fang)面,努(nu)力改變財政(zheng)嚴重依(yi)(yi)賴石油(you)出口的情況(kuang),將發展農業作為長期戰略。2023年4月蘇丹武裝沖突爆發后,國(guo)民經(jing)(jing)(jing)濟遭受嚴重打擊,各項經(jing)(jing)(jing)濟指標迅速惡化。
編輯|孫(sun)志成 杜波 蓋源源
校對|何(he)小桃(tao)
每(mei)日經濟新(xin)(xin)(xin)聞綜合央(yang)視新(xin)(xin)(xin)聞、新(xin)(xin)(xin)華社、外交部(bu)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jing)《每日經(jing)(jing)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an)在本(ben)站,可(ke)聯系我(wo)們(men)要(yao)求撤下(xia)您的作品。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