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1 21:13:47
每(mei)經編(bian)輯|段煉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曾經估值超過400億元的“獨角獸”科技企業、折(zhe)疊屏(ping)手機“鼻祖”柔宇科技被傳破產。
企(qi)查查資料顯示,3月(yue)29日(ri),深圳(zhen)市(shi)柔(rou)宇(yu)科(ke)技(ji)股(gu)份有(you)限(xian)(xian)公司(si)及(ji)其子公司(si)深圳(zhen)柔(rou)宇(yu)電(dian)子技(ji)術有(you)限(xian)(xian)公司(si)、深圳(zhen)柔(rou)宇(yu)顯示技(ji)術有(you)限(xian)(xian)公司(si)各新增一則破(po)產(chan)審查案件,申(shen)請(qing)人(ren)分別為自然人(ren)張某(mou)、王某(mou)某(mou)、郭某(mou)某(mou)。

對此,4月1日下午(wu),柔宇科技官方微博作(zuo)出回應,稱公司(si)沒有主動申(shen)請破產,也沒有進入破產程序,目前仍在運(yun)營中(zhong)。
公司回應:沒有主動申請破產
沒有進入破產程序
4月1日下午,柔宇科技官方微博作出回應,針對近日網絡上出現較多關于企業破產的不實傳言和解讀,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公司未(wei)曾主動申請破(po)產(chan),也(ye)未(wei)進入破(po)產(chan)程序,目前企業(ye)仍在運營中。

近期傳聞源自(zi)公司離職員(yuan)工個人,以期權結算糾紛(fen)名義提(ti)出的破(po)產(chan)審查申請。公司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維護員工(gong)的合法權益。公司將基(ji)于客(ke)觀事(shi)實,依法依規積極(ji)穩妥處理好(hao)相關事(shi)宜(yi)。
公司(si)成立十二載,始終兢(jing)兢(jing)業(ye)業(ye)干(gan)事、踏踏實實奮斗,不(bu)(bu)斷推(tui)進科技自(zi)主創新,力爭在國際前沿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po)。創新不(bu)(bu)易,路雖遠行則將至。在此(ci),誠摯(zhi)感謝社(she)會各界朋友(you)一直以來(lai)的關心和支(zhi)持。
據第一財經,對(dui)此消息(xi),柔宇科技(ji)創始(shi)人(ren),曾經的清(qing)華“天才少年”劉自(zi)鴻回(hui)應,一切(qie)以官方(fang)消息(xi)為準。對(dui)于柔宇科技(ji)的經營現狀,劉自(zi)鴻并(bing)未進一步回(hui)應。
折疊屏手機始祖,估值超400億元
如今被執行金額超30億元
企查查顯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劉自鴻,注冊資本3.6億人民幣,社保參保人數為0。公司由劉自鴻、中信資本(深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而劉(liu)自鴻是大股東和(he)實控人。


公司官網顯示,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在中國深圳、北京及香港,美國硅谷,歐洲荷蘭與日本東京設有辦公室。
柔宇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柔性電子技術生產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以及包括折疊屏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在內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機互動產品。基于強大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創新性工程與設計能力,柔宇實現了數個業界里程碑,包括推出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建立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發布和量產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ji)FlexPai柔派,以及發布業內首個Micro-LED彈力柔性屏技術。?


圖(tu)片來源:柔宇科技官網
此后(hou)其還(huan)發布了(le)第二代折疊屏(ping)手機FlexPai 2,官網顯示8G+256G的售價為8788元。

正(zheng)是由于顛覆性的技(ji)術水準,柔(rou)宇科技(ji)備受資本(ben)追捧。僅(jin)從2017年8月(yue)到(dao)2019年11月(yue),柔(rou)宇科技(ji)就獲得了7輪融(rong)資,不乏中信資本(ben)、深(shen)創投、杭州基石、保(bao)利(橫琴)資本(ben)等眾多(duo)知名投資機(ji)構(gou)。
2020年,柔宇科(ke)技(ji)還曾以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3.8億元)的(de)估值(zhi)躋身于《2020中(zhong)(zhong)國(guo)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前12名,并成(cheng)為《中(zhong)(zhong)國(guo)企業(ye)家》2020年(nian)度“中(zhong)(zhong)國(guo)科(ke)創企業(ye)百(bai)強榜”的(de)榜首。
然(ran)而,近年來柔(rou)宇科技(ji)的(de)(de)情況(kuang)卻急轉直下,持續的(de)(de)“股權凍結”“限制(zhi)消費(fei)”“強制(zhi)執行”“欠(qian)薪”風波,再到如今的(de)(de)“破(po)產審(shen)查”,曾經的(de)(de)資本寵(chong)兒柔(rou)宇科技(ji),近年來已被各種負面標簽纏身。
企查查顯示,柔宇科技名下有23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30億元,此外還有26條限(xian)制高消(xiao)費信(xin)息,以及大量(liang)股權凍結、財產保全、重本案件未(wei)履行等風險(xian)信(xin)息。

創始人是清華“天才少年”
曾是百億富豪,如今被限制高消費
據北京日報(bao),自柔宇科技創立以(yi)來,就一直“光環加(jia)身”。其創始人劉(liu)自鴻被稱為“天才少年”,17歲(sui)以(yi)江西省(sheng)撫州(zhou)理科高考(kao)(kao)狀元的成績考(kao)(kao)入清華大學(xue)(xue)。清華大學(xue)(xue)電子(zi)(zi)工(gong)(gong)程系碩士(shi)(shi)畢(bi)業(ye)后,劉(liu)自鴻獲得(de)美國斯坦福大學(xue)(xue)電子(zi)(zi)工(gong)(gong)程系博士(shi)(shi)學(xue)(xue)位。

劉自鴻。圖(tu)片來源:公司官網視頻截(jie)圖(tu)
2012年,29歲的劉自鴻(hong)從美國歸國創業,和(he)他的另外兩名清華(hua)大學兼斯(si)坦福校友魏鵬、樊俊(jun)超共(gong)同出資10萬元創立了柔宇科技(ji)。2014年8月,柔宇科技(ji)發(fa)布(bu)了世界最薄彩(cai)色柔性(xing)顯(xian)示(shi)器,厚度(du)僅為(wei)0.01毫米,卷曲半徑(jing)可達1毫米,在當(dang)時可謂是顛覆式的技(ji)術水(shui)準。
而隨著柔宇科技估值一再上漲,至2020年,劉自(zi)鴻以145億元身家登上了《胡潤百富榜》,排(pai)名第376。

然而,隨著柔宇科技的情況急轉直下,劉自鴻也自身難保。2021年,其身家縮水35億元至110億元,排名下滑了270名;而在2022年(nian),《胡潤百富榜》中(zhong)已經沒(mei)有了劉自鴻的名(ming)字,當年最后一位上榜富豪的(de)身家(jia)是50億元。
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劉自鴻名(ming)下共有76條限制高消費信息。

申請(qing)(qing)人(ren)中既有企業也有個(ge)人(ren),最近的一個(ge)限制消(xiao)費令是(shi)今年3月(yue)22日由(you)(you)深圳(zhen)市南山區人(ren)民法院出(chu)具(ju),申請(qing)(qing)人(ren)為孫某某,事由(you)(you)為勞動(dong)爭議(yi)。

員工:管理混亂,步子邁得太大
業內:自建生產線致其欠薪虧損
據證券時(shi)報(bao),曾在柔(rou)(rou)宇(yu)(yu)科技工(gong)作了(le)兩年(nian)多的(de)陳銘評價,柔(rou)(rou)宇(yu)(yu)技術確(que)實很(hen)牛,創始人(ren)的(de)背景(jing)無可挑剔,這(zhe)幾(ji)年(nian)柔(rou)(rou)性(xing)(xing)屏產(chan)業(ye)發展也(ye)蒸蒸日上(shang)。柔(rou)(rou)宇(yu)(yu)陷入(ru)困境,跟劉自(zi)鴻的(de)個人(ren)情懷(huai)和管理(li)短(duan)板有很(hen)大(da)關(guan)系。劉自(zi)鴻提(ti)出(chu)的(de)目標過(guo)于高遠,讓柔(rou)(rou)宇(yu)(yu)的(de)路越(yue)走越(yue)窄。“老板的(de)愿景(jing)很(hen)宏大(da),想做(zuo)創造柔(rou)(rou)性(xing)(xing)星球的(de)拓荒者(zhe),這(zhe)太理(li)想化(hua)了(le),對一家(jia)創業(ye)公(gong)司(si)來說可能是致(zhi)命的(de)。”陳銘說。
劉自鴻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但是不擅長企業管理,這是柔宇“高開低走”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兩(liang)年我感覺公司的(de)管理太混亂了,內耗內卷太嚴重(zhong),辦事效率(lv)極其低下。”陳(chen)銘說(shuo),?“事無巨細(xi)都(dou)需要劉自(zi)鴻審批(pi),權(quan)力(li)高度集中(zhong),底下人沒有權(quan)限(xian),也不敢拍板。”
張華是柔宇的技術員工,對劉自鴻的評價很高。他認為,劉自鴻的“完美主義”放在柔宇這樣的創業公司身上,是有弊端的。“劉博確實很牛,他的柔性技術在商業轉化的時候不照搬三星,大規模產線的設計也不照搬國外的做法,是真(zhen)的做(zuo)到了(le)自主知識產權,并且造價也(ye)比業內(nei)低(di)很(hen)多。”張華說,這個成果如果放在有一定客戶基礎的企業如TCL、京東方身上,有可能一舉推動國內柔性屏行業的發展,但是,對于創業公司來說,沒有穩定現金流(liu),要從(cong)0直接(jie)做到N,步(bu)子邁得太大了(le)。
據南都(dou)·灣財社,在投資人們看來,柔宇科技的技術一直是超前的,但往往0到1不是最難,1到100的蛻變才是最難。一直沒有過硬的產品可以帶來現金流,加之作為創業公司,柔宇科技相比傳統的制造業公司而言遠沒有深厚的產業化積淀,卻在從科技到商業的轉化過程中,選擇了(le)最艱(jian)難的道路——自建(jian)生(sheng)產線,使得柔宇逐(zhu)步陷(xian)入(ru)資金困境。

圖源:公(gong)司官(guan)網
有柔(rou)宇科技(ji)相關負責人透露,柔(rou)宇此(ci)前獲(huo)得的融資基本(ben)全都投進了自建(jian)生(sheng)產線,依然深陷“缺錢”窘境(jing)。
2017年,劉自鴻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自建產線的原因,表示實際是迫于無奈:“我們一開始并沒有想自建產線。但在2014年發布技術后,很多的制造行業包括面板的制造公司找來跟我們談合作生產的事情。但我們在接觸后,覺得不太容易去推進,原因(yin)在于有些制造商希望(wang)我(wo)們把(ba)技術(shu)、工藝先(xian)拿到他們的產(chan)線上去全部跑通后(hou),才(cai)簽合同,而(er)不是先(xian)簽。”
“換位思考一下,我們的團隊怎么能答應?因為沒有保障,工藝(yi)和配方等東西是沒有辦法通過(guo)專(zhuan)利進行(xing)保(bao)護(hu)的(de)。團隊有很多顧慮(lv),就無法進行下(xia)去。”劉自鴻說。
但熟悉柔宇的投資界業內人士認為,正因柔宇選(xuan)擇了(le)自建生產線的道路,才將(jiang)其逼至(zhi)欠(qian)薪虧(kui)損,投(tou)資機構望而卻步的境地。業內投資(zi)人向記者分析(xi),技術出(chu)身的(de)劉自(zi)鴻低(di)估了自(zi)建生(sheng)產線的(de)燒(shao)(shao)錢速度,即便是百億資(zi)金,自(zi)建生(sheng)產線也能很快(kuai)燒(shao)(shao)光,“團隊對生(sheng)產線的(de)燒(shao)(shao)錢速度沒有準確判斷(duan),即便是好(hao)的(de)技術也浪費了。如果選擇與(yu)擁(yong)有成(cheng)熟生(sheng)產線的(de)企業達(da)成(cheng)合作,結(jie)果或許會(hui)不(bu)一樣。”
編輯|段(duan)煉?易啟江
校對|湯亞文
每日經(jing)濟(ji)新(xin)聞綜合自(zi)@柔(rou)宇科技、第一財經、證(zheng)券時報、北(bei)京日報、南(nan)都(dou)·灣財社、企查查、公開(kai)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zhe)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pin)出(chu)現(xian)在(zai)本(ben)站(zhan),可聯(lian)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