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4-03-03 12:43:11
每經編(bian)輯(ji)|畢陸(lu)名
近日,有報道稱(cheng),萬科正(zheng)與以保險公司為主的貸款機(ji)構商談非標(biao)債(zhai)務延期。此后(hou),該消息引發萬科多只境內債(zhai)券價格波動(dong)。
3月3日上午,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資產)在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開聲明稱,近期,公司關注到有關我公司與萬科企業的不實信息。萬科企業系中國房地產行業龍頭企業,一直與我公司保持正常的業務合作。作為一家專(zhuan)業的、負責任的資(zi)產管理公(gong)司,我公(gong)司對中國(guo)經濟(ji)發(fa)展充滿信心,堅決服務國(guo)家戰略發(fa)展大局,支持中國(guo)房地產業健(jian)康發(fa)展。

據新華資產官方微信公眾號,新華資產于2006年5月經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是國內首批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前身為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中心,控股股東為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保險)。截至2023年9月,新華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1.8萬億元。
據新(xin)(xin)(xin)華保(bao)險2023年半年報(bao),在(zai)新(xin)(xin)(xin)華保(bao)險擁有控制權的主要(yao)結(jie)構化主體中,有3只產(chan)品與萬科(ke)(ke)有相關,分(fen)(fen)別是(shi)新(xin)(xin)(xin)華-萬科(ke)(ke)武漢不動產(chan)債(zhai)權投資計(ji)劃、新(xin)(xin)(xin)華-萬科(ke)(ke)物流基礎設施(shi)債(zhai)權投資計(ji)劃(3期(qi))、新(xin)(xin)(xin)華-萬科(ke)(ke)昆明(ming)債(zhai)權投資計(ji)劃(1期(qi)),持有份額均為100%,實(shi)收投資款分(fen)(fen)別為26.25億(yi)元、15.77億(yi)元、11億(yi)元,合(he)計(ji)53.02億(yi)元。
3月1日(ri)(ri),萬科(ke)企業股份有限(xian)公(gong)司(簡(jian)稱“萬科(ke)”)發布(bu)2022年(nian)(nian)面向專業投資者(zhe)公(gong)開發行(xing)公(gong)司債券(第一期(qi))2024年(nian)(nian)付息公(gong)告(gao)。公(gong)告(gao)稱,該期(qi)債券將于3月4日(ri)(ri)支(zhi)付自2023年(nian)(nian)3月4日(ri)(ri)至(zhi)2024年(nian)(nian)3月3日(ri)(ri)期(qi)間的(de)利息。
據悉,上述債券分為(wei)(wei)(wei)品(pin)(pin)種一“22萬科01”和(he)品(pin)(pin)種二“22萬科02”。其中,“22萬科01”發行(xing)規模為(wei)(wei)(wei)8.9億元,期限為(wei)(wei)(wei)3年(nian)期,票(piao)面利(li)率(lv)為(wei)(wei)(wei)3.14%,付(fu)息日(ri)為(wei)(wei)(wei)2023年(nian)至2025年(nian)每年(nian)的3月4日(ri),兌付(fu)日(ri)為(wei)(wei)(wei)2025年(nian)3月4日(ri),付(fu)息每手(面值1000元)債券派發利(li)息31.40元(含稅)。
“22萬科02”發行(xing)規模(mo)為11億元(yuan),期限為5年期,票面(mian)利率為3.64%,付息(xi)日為2023年至2027年每(mei)年的3月4日,兌付日為2027年3月4日,付息(xi)每(mei)手(面(mian)值1000元(yuan))債券派發利息(xi)36.40元(yuan)(含(han)稅(shui))。
公告(gao)顯示,上述(shu)債券(quan)2024年付(fu)息債券(quan)登(deng)記日為3月(yue)1日。凡(fan)在3月(yue)1日前(含當(dang)日)買(mai)入該期債券(quan)的(de)投資者,根據其在3月(yue)1日收市后中國證券(quan)登(deng)記結(jie)算有(you)限責(ze)任公司深圳分(fen)公司登(deng)記在冊的(de)該期債券(quan)數量,享有(you)獲得本次付(fu)息的(de)權(quan)利。
每(mei)日經濟新(xin)聞綜(zong)合(he)新(xin)華資產(chan)微信公眾號、上市公司(si)公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ju)僅供參(can)考,不構(gou)成投資建(jian)議,使(shi)用前(qian)請(qing)核實。據(ju)此操作,風(feng)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國(guo)梅(mei)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zhe)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zuo)品(pin)出現(xian)在(zai)本(ben)站,可(ke)聯系(xi)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pin)。
歡(huan)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