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泛濫成災!這里已有300萬只大閘蟹被誘捕處理,“吃貨”網友很興奮,但專家說……

每日經濟(ji)新聞(wen) 2024-02-02 16:42:32

每經編輯|王月龍(long)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30日報道,為了阻止過快繁殖的大閘蟹對歐洲河道造成嚴重破壞,比利時弗朗德地區(qu)環境署和(he)安(an)特衛普大(da)學(xue)攜手,研發出專門誘捕大(da)閘蟹的陷阱:在河道上安裝特殊的金屬通道,大閘蟹沿著河岸爬行時就會落入其中,且很難再逃出來,這樣它們就會被捕捉并處理掉。

報道稱,從2018年起,這種誘捕設施就已在比利時相關河道中安裝,安特衛普大學水生生態學教授喬納斯·施林克估計,已有300萬只大閘蟹被抓捕,“這種陷阱效率很高,每天可以捕到8000至10000只大閘蟹,且不會誤傷其他瀕危魚類”。據悉,去年英國也安裝了類似陷阱,預計未來幾年還將在法國、德國、瑞典等國推廣。

中華絨螯蟹又稱大閘蟹,是中國民眾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由于外殼堅硬的大閘蟹可以在陸地、咸水和淡水中生存,并且幾乎以任何東西為食,它們的繁殖速度很快,雌性螃蟹一次最多可以產100萬枚卵。因此,大閘蟹被列為世界上(shang)100種(zhong)最嚴(yan)重(zhong)的外來入侵物(wu)種(zhong)之一。

CFF20LXzkOxENTaKdIGI5qDXfE6u0sTicZR6cEhMMAdaE6cFYaHs3RhDAN01BkuCtgqkVGWMm9UxiaKULhD5pbDQ.jpg

每經記者 程雅 攝(she)

據閩南網,歐(ou)(ou)盟估計,外來入侵(qin)物種每年給其成員國造成120億歐(ou)(ou)元的經濟損失,其2030年生(sheng)物多樣性戰略致(zhi)力于管(guan)理這(zhe)些物種并防止其擴散。

螃(pang)蟹(xie)(xie)被(bei)收集后(hou)如何(he)處理?施(shi)林克解釋(shi)說,歐(ou)盟(meng)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動物福(fu)利規則。在(zai)(zai)德國,人們(men)只(zhi)能通過(guo)煮沸或使(shi)用電流來殺(sha)死螃(pang)蟹(xie)(xie)。而在(zai)(zai)比利時,他們(men)一直將螃(pang)蟹(xie)(xie)冷(leng)凍在(zai)(zai)桶中。

他補充(chong)說,陷(xian)阱中捕獲(huo)的(de)許多螃(pang)蟹都是幼蟹,而在(zai)中國吃(chi)的(de)都是較(jiao)大的(de)成年(nian)螃(pang)蟹。此外,他說,在(zai)比(bi)利時(shi)收集的(de)螃(pang)蟹會(hui)被送到當地的(de)動物(wu)園用作動物(wu)飼(si)料(liao)。

據海外網此前報道,消息一出,國內網友十分興奮,大喊“要活的”。比利時弗蘭德斯大區環境署的斯梅特表示,有些人“對我們捕獲的螃蟹感興趣”,所以不得不給捕蟹器上鎖。

據極目新聞綜合報道,除去大閘蟹,看似美味的小龍蝦也(ye)曾在德國、荷蘭、埃及、美國等國家泛濫成災。德國柏林市政府曾專門引進了專門以小龍蝦為食的魚,不過效果甚微。

另外,亞洲鯉(li)魚(yu)在美國(guo)泛濫成災的新(xin)聞也層出(chu)不窮。美國專家甚至專門發明了一種對抗亞洲鯉魚的新武器,通過加入電流聲波將鯉魚驅趕至網捕區域對其捕殺,成功率高達90%。據統計,2010年至2017年期間,美國政府曾花費3.88億美元用來治理,卻收效甚微。密歇根州政府曾懸賞70萬美元尋找解決“亞洲鯉魚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對此,有網友表示:“吃貨們的利好消息,大家一起上啊。”“蒜蓉、麻辣......想想都流口水。”

但是,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可取的。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廖萬金教授表示:“小龍蝦在野外分布廣闊,一個個躲藏在江河湖泊,池塘水渠,靠人工一個個抓起來食用,這種法子顯得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第二,野外的小龍蝦的生存環境復雜,難以監控,如果是在污染水域存活生長,可能存在病原體、化學污染物、重金屬、寄生蟲等風險,根本不適宜被食用。

編輯|王月(yue)龍(long)?杜波

校對|程鵬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本文轉(zhuan)每(mei)日經濟新(xin)聞綜合自環球時報、海(hai)外網、閩南網、極目新(xin)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chou)。如(ru)您(nin)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lian)系我們(men)要(yao)求撤下您(nin)的(de)作品。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