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房產早8點速評 | 一周十大新聞(12月4日-10日)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1 08:00:37

 每經記者|陳利    每經編輯|魏文藝    

NO.1 財政部回應“房地產調整對地方財政影響”:結構性、影響可控

日前,財政部有關負責同志就穆迪下調我主權信用評級展望有關問題答記者問。其中關于穆迪提出了房地產行業調整對地方財政的影響問題,財政部表示:我們高度重視地方財政運行情況,多措并舉支持地方財政平穩運行。一是積極安排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給予有力支持。二是督促地方加強資金統籌,優化支出結構,盤活存量資金,避免損失浪費,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進一步完善地方稅稅制,逐步建立規范、穩定、可持續的地方稅體系。 需要說明的是,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主體,土地出讓收入是毛收入,收入減少的同時,也會相應減少拆遷補償等成本性支出。近年來,受房地產市場影響,房地產相關稅收有所下降,但其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沒有大幅回落。總的看,房地產市場下行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帶來的影響是可控的、結構性的。

點評:政府對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影響進行了評估,并表示將采取措施保障地方財政的平穩運行,這展示了政府對經濟穩定的負責態度。

NO.2 六大國有銀行積極表態支持房企融資,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

近期,六大國有銀行陸續召開房企座談會,積極表態支持房企融資。業內人士稱,銀行的表態對市場預期與信心回暖有一定幫助,但化解房地產風險的根本在于恢復房企自身造血能力——銷售回款。相關專家提示,雖然政策提出要一視同仁滿足各類房企融資,但對于“三條紅線”(剔除預收款項后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凈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大于1)之內的房企,銀行仍要以風控為最低標準,慎重考慮其融資后的償還能力。

點評:國有銀行的積極表態對房企融資有一定幫助,有助于穩定房地產市場,推動金融與房地產的良性循環,但同時需要警惕房企的風險和償還能力。

NO.3 中指研究院:11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311.5億元,同比增長37.6%

12月6日,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11月,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為412.8億元,同比下降2.6%,環比增長49.4%。行業債券融資平均利率為3.48%,同比上升0.1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1-11月,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為6287.9億元,同比下降8.6%,降幅較上個月收窄0.3個百分點。從融資結構來看,11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311.5億元,同比增長37.6%,環比大幅增長108%,占比75.4%;海外債發行金額5.1億元,環比下降85.1%,占比1.2%;ABS融資96.3億元,同比下降51.2%,環比微增4.1%,占比23.3%。從融資利率來看,11月,債券融資平均利率為3.48%,同比上升0.1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

點評: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額度在11月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并占據了較大比例。不過需要關注信用債融資的風險和融資利率的上升。

NO.4 北上廣深二手房成交環比提升,業內預計行情將延續至下一季

剛剛過去的11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網簽量12545套,環比增長17.8%;深圳二手住宅成交3133套,環比增長12.9%;廣州二手住宅整體網簽成交套數10182套,環比增長8.77%;上海二手房合計成交16173套,環比增長約7.12%。市場短暫回溫背后,固然有政策疊加影響,但更重要的因素是,當下市場成交很大程度有賴于“以價換量”。業內認為,降價等因素帶動的需求具有短期性,后續市場走勢還要視政策、房價等綜合判斷,但明年一季度季節性回升是確定的。

點評:北上廣深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環比提升,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增加,有助于穩定房地產市場,而市場走勢仍需進一步觀察和評估。

NO.5 年末熱點城市密集招拍掛土地,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提升

臨近年末,成都、蘇州、北京等熱點城市密集招拍掛土地,成交整體分化明顯。據多家上市公司近期發布的新增土地使用權公告,房企拿地積極性有所提升。從布局區域看,房企熱衷于在長三角拿地。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百強房企拿地總額10855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6.6%,降幅較上月收窄3.4個百分點,連續兩月收窄。從布局區域看,企業熱衷于在長三角拿地,上海、西安、杭州位列前三。

點評:年末熱點城市土地市場活躍,房企對土地的需求增加,這可能是為了滿足未來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需求,也可能受到市場需求的預期影響。

NO.6 碧桂園楊惠妍:家族“砸鍋賣鐵”支持公司,明年預計交付超40萬套

12月8日,碧桂園召開內部月度管理會議。會上,董事局主席楊惠妍表示,未來12個月公司主要有三項工作:保交付、保經營和保信用。 “三保”里的第一項就是保交付。碧桂園稱,今年前11個月,公司已累計交付房屋約50萬套,累計交付面積6043萬平方米,涉及31個省份、240個城市。 楊惠妍透露,未來的12個月,交付挑戰會進入深水區,2024年碧桂園交付量預計超過40萬套,數量仍然龐大。“保交付是非常艱難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希望大家嚴陣以待,高度重視,做好前置規劃。” 此外,楊惠妍家族作為控股股東,全力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上市至今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總額約410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 會上,楊惠妍稱,“家族肯定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的,公司會努力成為出險企業盡快恢復的一個樣板。”

點評:楊惠妍的表態顯示了她對碧桂園的信心和決心,家族的支持給公司帶來了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于保證公司的交付能力。

NO.7 趙長龍卸任恒大地產集團董事長,梁偉康接任

12月4日,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披露的信息,11月30日,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資料變更,趙長龍卸任董事長一職,由梁偉康接任。但目前趙長龍仍然是恒大地產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和總經理。資料顯示,梁偉康2003年入職恒大,歷任工程部經理、恒大地產總裁助理、區域公司負責人,目前還擔任恒大地產集團常務副總裁、中國恒大集團常務副總裁。同日,中國恒大發布公告,宣布香港高等法院于2023年12月4日批準了本公司的延期申請,將該呈請的聆訊進一步延至2024年1月29日。

點評:恒大地產集團高層管理層變動,可能對公司的發展產生影響,需要密切關注后續發展;而呈請聆訊延期獲得批準,也使公司有更多時間做出決策。

NO.8 世茂集團已提議初步重組框架,將減少負債約60億-70億美元

12月7日,世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其財務及法律顧問于過往數月一直在積極推進集團境外債務的擬議重組工作,包括本金總額約為117億美元的公司發行以美元計值的優先票據及若干無抵押境外信貸融資。公司已向由境外票據持有人組成的臨時債權人小組及合共持有較大比例集團境外債務的公司境外銀行貸款人小組提議初步重組框架,旨在提供切實途徑改善集團運營業績,并實現減少負債約60至70億美元,以優化集團的財務實力及業務運營。于公告日期,公司與各類債權人尚未就境外重組的條款訂立最終協議。

點評:世茂集團提議境外債重組,有助于減少負債壓力并改善集團的財務狀況,對集團的運營和業務有積極的影響。

NO.9 香港調整樓市需求管理措施后成交略有回升,樓價持續偏軟

據香港電臺網站12月4日報道,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樓市氣氛保持審慎,住宅樓價在前10個月下跌4%,7月至11月每月平均成交宗數只有約2800宗,較上半年低35%,成交量仍在低位徘徊。陳茂波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雖然政府在10月底調整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但市場成交只略有回升,整體仍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樓價繼續偏軟。

點評:盡管樓市成交略有回升,但整體市場仍低于上半年水平,樓價還未有明顯改善,需繼續關注市場走勢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對樓市的影響。

NO.10 中指研究院:2024年樓市限制性政策仍有望優化調整

12月7日,中指研究院發布《中國房地產市場2023總結 & 2024展望》顯示,2023年樓市政策環境已接近2014年最寬松階段,但居民收入預期弱、房價下跌預期仍在等因素依然制約著市場修復節奏。報告指出,2024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呈現“銷售規模仍有下行壓力,新開工面積、開發投資或繼續回落”的特點。中性情形下,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9%,規模在11億平方米左右。而在市場過熱階段出臺的限制性政策,2024年仍有望繼續優化調整,供需兩端政策均有發力空間。

點評:這表明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調整的需要,政策調整和精細化管理是必要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450264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地產 房地產 速評 新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