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周復盤:周末又有重磅利好,明天漲不漲?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5 13:43:36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肖芮冬    

剛過去的交易周,也是10月首周,市場表現總體平穩。雖然下跌個股變多,但量能也明顯恢復,為變盤帶來更多可能性。

起伏之間,又到了周末出利好,周一猜漲跌的節奏。

截至發稿,這個周末有幾件事,市場關注度較高:

一、事關融券制度,證監會出手

10月14日,證監會對融券及戰略投資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進行針對性調整優化,階段性收緊融券和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適度提高融券保證金比例,分類限制戰投配售股票出借。

華創金融徐康團隊從三個方面分析解讀稱:

首先,體現出證監會提振資本市場的決心。本次改革充分聽取市場反饋,引導市場良性運用融資及融券工具,進一步鼓勵資金參與市場。目前融券賣出額僅占市場成交的0.3%,近半年平均融券賣出額占比最高的僅3%,占比不高,但體現出證監會提振資本市場的決心。

其次,對券商短期業務影響不大。假設融券息差4%,融資2%,融券業務收入占利息凈收入比僅約10%,影響不大。監管未調整券商跟投部分的融券賣出,調整高管融券賣出基本不影響券商資管業務收入。

最后,長期看,監管肯定了融券業務作為基礎業務,在平抑市場波動的重要作用。調整融券鼓勵融資或主要是市場低景氣度下的反向安排。在監管肯定融券業務的基調下,可能不會明顯削弱融券業務長期發展的根基。

二、肺炎支原體來襲,相關概念股走熱

近日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有預測稱“今年是肺炎支原體大年”,“肺炎支原體”沖上熱搜,二級市場相關概念股(如眾生藥業、特一藥業)周五已有所表現。

有醫生認為,支原體感染每年都存在,普遍來說情況不會很嚴重。今年感染的人數比較多、情況比較嚴重,有可能是支原體出現了變異,或“之前幾年大家口罩戴得比較好,結果造成人群對支原體免疫能力的下降,今年就迎來了爆發。”

除了前述兩家藥企,南新制藥、羅欣藥業、邁克生物近期也就相關問題,在與投資者互動時進行回應。

三、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近4000人死亡

據央視新聞,截至當地時間10月14日,巴以本輪沖突已造成雙方共計近4000人死亡。

受市場對中東地緣政治問題擔憂加劇,本周原油、黃金價格大漲。周四結束四連漲的紐約黃金期貨周五全天持續反彈,最終收漲3.10%,報1941.50美元/盎司,自9月26日以來首次收盤重上1900美元,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一日漲超3%,金價本周飆升超5%,創近七個月來最大周漲幅。

而回顧上周行情,可以發現這些細節:

1.指數表現

2.個股漲跌及量能

從近3周情況來看,10月行情的首周,量能恢復得不錯,但周漲幅為正的個股變少了。結合指數表現,可知權重股表現要弱于小盤股。

再疊加板塊表現,可以看出,近幾周“強者恒強”的效應明顯,“調整反包”的多了,“超跌反彈”的少了,也說明資金抱團博弈的勢頭還在延續。

如最典型的減肥藥概念,不僅這兩周都在漲,20個交易日漲幅甚至接近30%。

概念指數周漲跌TOP10
行業指數周漲跌TOP10

3.公募基金表現

本周全市場公募基金漲幅TOP10
本周全市場公募基金跌幅TOP10
截至本周全市場公募基金年內漲幅TOP10

可以看出,本周消費電子、汽車板塊亮眼表現,但除了與相關指數掛鉤的部分ETF受益明顯,更多的領漲題材里,鮮有主動基金的身影,反映行情主要由游資主導。

4.活躍題材

與節前相比并無全新題材接棒領漲,仍是幾個老題材的輪動或共振。

以下圖示均為日K線。

(1)醫藥

板塊整體在本周前兩天調整,后三天上漲。

核心分支減肥藥則在周一試圖“帶節奏”,率先表現,周二調整,后三天上攻。

(2)華為+

在上周末多重利好加持下,“華為概念”本周表現穩定,美中不足的是后半周實際漲幅偏小,已有乏力跡象。

領漲概念“華為汽車”則更有活力,僅用周三一天就承前啟后,繼續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概念下多只個股,近期都在天量陰線后,股價快速實現修復,如賽力斯、歐菲光等。市場有意呵護核心人氣股的趨勢,也傳遞出某種積極信號。

此外,概念疊加下,“華為汽車”也與汽車整車、無人駕駛等板塊有聯動,走勢相仿。

(3)AI

本周表現比前兩者稍遜,“人工智能”指數本周先漲后跌。

核心的算力、算力租賃(如下圖)板塊走勢相對健康,日K未受均線壓制。

此外還有鋰礦、鋰電池板塊(如下圖)“曇花一現”,撐起了周四大盤指數,但此前此后均表現平平。

5.資金動向

本周,北向資金凈賣出逾131億元,今年以來累計凈買入跌破1000億元。分市場看,滬股通本周凈賣出逾67億元,深股通凈賣出約64億元。


據媒體梳理,電子行業本周逆勢獲得18.83億元凈買入,位居行業凈買入首位;醫藥生物亦獲得11.84億元的凈買入,汽車、建筑材料、銀行、農林牧漁等行業也獲得超億元凈買入。電氣設備則被大幅凈賣出逾30億元,機械設備、計算機、交通運輸等行業被凈賣出超10億元。

此外,單看本周五的話,“聰明錢”凈買入超1億元的個股比較集中地分布于電子、汽車行業。如寒武紀-U,凈買入額為1.56億元;歌爾股份,凈買入額為1.28億元;京東方A,凈買入額為1.27億元;立訊精密,凈買入額為1.1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也出現華為概念股的身影。

ETF方面,5只指數ETF本周合計凈流入約24億元,其中滬深300ETF凈流入約34億元。行業主題上,軍工、新能源相關ETF被資金抄底,而半導體、醫藥ETF被資金拋售。

由此,得出下周的初步思路:

利好支持下,周一市場情緒面應有小幅轉好。若沒有明顯利空,近期活躍的幾大題材,主要還是依自身趨勢繼續運作。

至于是共振還是輪動,需要根據臨盤指標(量能、北向資金等)表現來判斷。

目前來看,減肥藥板塊在諾和諾德周五再次上調全年業績指引并大漲后,有一定情緒面優勢。而醫藥股方面,肺炎支原體也可能成為新的細分熱點。

但如果在巴以沖突影響下,市場偏冷或避險情緒濃厚,則可以考慮貴金屬、原油等方向。

同時也要注意到,下周這些事件節點,也可能影響市場和各板塊節奏:

1.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舉行

論壇將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2.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9月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數據。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還將發布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月度報告、季度主要行業增加值初步核算報告。

3.10月20日,新一期的LPR報價將公布。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1年期LPR報3.45%、5年期以上LPR報4.2%,均與上月持平。展望后期,業內人士認為,年底前LPR或還有下調空間,四季度仍存在MLF利率下調帶動LPR報價跟進調整的可能。

4.2023年中國5G發展大會將于10月20日至21日舉辦,主論壇圍繞5G網絡建設、技術產業、融合應用等方面,深入研討5G發展趨勢并分享最新進展。分論壇設置了5G網絡建設、5G輕量化技術產業發展、5G助力新型工業化、投融資對接會等若干個專題。

另外,在此之前,百度世界大會2023將于10月17日在北京首鋼園舉辦。有人將該大會視為AI行業的風向標。

5.特斯拉將于10月18日發布第三季度財報

由于特斯拉最近的交付數據遠低于華爾街預期,不少分析師開始降低樂觀預期。據FactSet的數據顯示,華爾街普遍認為特斯拉第三季度盈利為每股74美分,營收為243.2億美元。而第二季度,特斯拉營收實現249.27億美元,每股盈余實現78美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682200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