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0 16:13:46
每經編輯|王月龍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參加阿斯彭安全論壇時表示,中國不希望發生貿易戰或者科技戰,如果美國對中國的芯片行業實施更多限制,中國肯定會做出回應。

圖片來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
謝鋒說,中國并不回避競爭,但美國定義競爭的方式并不公平。謝鋒提到美國正考慮建立對外投資審查機制并進一步禁止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的話題時表示,中國政府不會袖手旁觀,中方不會主動挑釁,但也不會因挑釁而退縮。

謝鋒:制裁導致中方無數人失業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2023年7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應邀出席阿斯彭安全論壇,與旗語新聞社創始編輯克萊門斯舉行專場爐邊對話。

圖片來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
謝鋒指出,我們反對以競爭為幌子打貿易戰、科技戰。中國不怕也不回避競爭,但美方所謂競爭顯然是不公平的。首先,美方剝奪了中方的參賽資格,比如美方以莫須有的安全借口徹底封殺華為,華為提出簽署“無后門協議”仍不放過,都不讓你上場還怎么競爭?第二,美方不是“一對一”,而是糾集盟友“多打一”,還講不講規矩?第三,美方還出臺“芯片禁令”,禁止向中國出口14納米以下芯片,就像在游泳比賽里自己穿上最先進的鯊魚皮泳衣,別人只許穿過時的泳衣,還有起碼的公平嗎?
謝鋒強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方不希望世界降下“鐵幕”,也不希望拉下“硅幕”,比誰都不希望陷入“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美方迄今將13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導致中方無數人失業,影響無數家庭的生計。中國人民不會無動于衷,中國政府更不會坐視不管。
關于中美關系,謝鋒表示,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爭取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一是縮短負面清單,用行動排除障礙、管控分歧,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妥善處理臺灣等重要敏感問題,停止制裁中國實體和個人,防止“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對中美關系造成新的干擾和沖擊。美方應以行動落實拜登總統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等表態。二是拉長正面清單,用誠意加強對話、拓展合作,從一點一滴做起,為中美關系發展增添正能量。包括增加客運航班,調整赴華旅行提醒,續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恢復“相互教育和文化交流法”項下國會議員和助手訪華項目,舉辦中美旅游高層對話會,在入境、簽證等方面為對方國家學生、學者、游客、企業家等各界人士互訪提供便利。中美曾建立100多對各類對話交流機制,但自2018年起被美方凍結,兩國人民等待的時間太久了。如果全部恢復有困難,先重啟50對呢?30對呢?三是要把支持中美關系的人找出來、請出來,大家一起發聲出力,推動中美關系逐步回歸正軌。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聲明:
愿共同維護產業的全球化
據每經網,7月19日至7月21日,2023世界半導體大會在南京召開。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在7月20日大會開幕式致辭。他表示,半導體產業是數字經濟的核心,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程度以及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于燮康表示,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歷數字產業的轉型,半導體產業鏈已經實現了高度的專業化、全球化。在市場經濟和產業規律雙重驅動下,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布局,這也決定了一個國家難以完成整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堅持開放包容、尊重市場規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于燮康進一步表示,從制造設備到原材料,再到設計軟件,中國不斷加大研發,在部分領域已經形成較強的競爭力。當前我國半導體產業雖然面臨技術和地緣政治的雙重挑戰和巨大的壓力,但高速增長的國內市場規模,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7月19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關于維護半導體產業全球化發展的聲明稱,近日,我協會注意到媒體廣泛報道了一些美國芯片企業的領導人正試圖游說美國政府減少貿易限制、推動全球合作。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也發布了“關于美國政府對半導體產業潛在額外限制的聲明”。這集中反映了美國半導體產業界對美國政府所作所為的擔憂。

中國半導體產業根植于全球化,成長和壯大于全球化。我們將始終堅持開放合作,與世界各國、各地區一切愿意合作的產業界同仁共同維護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化,推動政府/當局支持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合作。同時,中國半導體產業也會持續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與全球伙伴共同發展。
編輯|王月龍 杜恒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每經網(記者 朱成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