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17:26:35
每經編輯|王月龍
“賬號”還是“帳號”?近日,有網友反映,自己經常用微信,到底是“微信帳號”還是“微信賬號”,他自己也犯迷糊,期望能有權威說法。
小編登錄微信時看到,多處地方使用的都是“帳號”,“帳號與安全”“找回帳號密碼”“解封帳號”,話題#賬與帳很多人分不清#沖上熱搜,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顯示,里面只有“賬號”而無“帳號”,“帳”有兩個釋義:一是指“用布、紗或綢子等做成的遮蔽用的東西”,如“蚊帳”“營帳”等;二是舊同“賬”。
據長江日報去年4月報道,微信、QQ、微博、抖音、百度、今日頭條、知乎、豆瓣、小紅書等多個社交平臺和軟件的用戶登錄頁面、用戶協議、隱私政策等相關表述中多處使用的是“帳號”。
微信用“帳”
QQ音樂用“帳”

微博用“賬”
據紫牛新聞7月12日查詢發現,微博、豆瓣平臺的登錄頁面和相關表述中已把“帳號”改為“賬號”。“賬號”“帳號”混用的情況在各應用軟件、網絡平臺上依舊是非常的普遍,比如我們日常最常使用的聊天軟件微信,設置界面中的“賬號與設置”就寫成了“帳號與設置”,安全設置中的“賬號與安全”同樣也寫成了“帳號”。
此外,百度網盤、網易云音樂、QQ音樂、網易大師郵箱客戶端等常用軟件都將“賬號”寫作為“帳號”。但也有不少軟件使用了正確的寫法,比如微信讀書、嗶哩嗶哩客戶端等常用軟件。
不過記者還發現有的應用軟件中,“帳”和“賬”的用法是混亂并存的,比如微博客戶端,在設置界面中,“賬號管理”和“賬號與安全”都使用了正確的寫法,但是點擊進入后就變成了錯誤的寫法,在“賬號管理”界面內又變成了“帳”,還出現了“添加帳號”“退出當前帳號”的錯誤寫法。
據長江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審王楠介紹,過去寫作“帳號”,現在正確的寫法是“賬號”。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咨詢委員會委員、浙江師范大學教授曹志耘表示,“帳”“賬”不應混用,即“賬號”不應寫作“帳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王耿告訴記者,古人常把賬目記于布帛上懸掛起來以利保存,故稱日用的賬目為“帳”,后來為了與帷帳分開,另造形聲字“賬”,表示與錢財有關。
今年6月,澎湃新聞發布的《網絡不規范用字用詞現象研究報告》顯示,互聯網平臺出錯較多的錯別字前20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帳號”。一名大學生告訴記者,他長期看到微信、微博等登錄頁面上用的是“帳號”,一直認為“帳號”是正確的用法。
據長江日報,湖北大學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若萱接受采訪時表示,網絡平臺在用詞上如果將錯就錯,這是對歷史文化的不負責。她說,青少年還處于學習階段,長期受到錯誤的影響,就會以為錯誤的就是正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公共服務行業以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三峽大學田家炳教育學院副院長肖勁松呼吁,網絡平臺應擔負起文化責任,不能讓錯別字成為流行用法。
7月4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在答復時表示,針對多家互聯網平臺長期錯誤使用“帳號”一詞,已擬函請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指導這些平臺進行糾正。
編輯|王月龍?杜波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長江日報、澎湃新聞、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