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xin)聞(wen) 2023-07-10 21:38:41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duo)了(le)
每(mei)經(jing)記者|楊歡 每(mei)經(jing)編(bian)輯|劉艷美(mei)
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7月3日起四天(tian)內,全球平(ping)均(jun)氣溫(wen)已經連續三(san)次打破最高(gao)紀錄,國內亦(yi)是如此。
按照歷法(fa)計(ji)算,今年“三伏天”將從(cong)明日(7月(yue)11日)開始。中央氣象(xiang)臺預計(ji),未來10天,江(jiang)南(nan)(nan)、華南(nan)(nan)等(deng)地多35℃以上高(gao)溫天氣,高(gao)溫日數一(yi)般有7~9天,其中,湖南(nan)(nan)、江(jiang)西、浙江(jiang)、福建(jian)等(deng)地的部(bu)分地區可達38~40℃。
“史上最熱夏(xia)天(tian)”還(huan)會出現幾次(ci)?未來極端(duan)天(tian)氣是(shi)否更加頻繁?一系列問題(ti)的答(da)案,不(bu)僅將決定未來的發(fa)展走向,更愈加成為城市治(zhi)理者妥善(shan)處理發(fa)展問題(ti)的前提條件。
為(wei)此,我們將「大(da)家(jia)的(de)城(cheng)(cheng)市公開(kai)課」第二期主(zhu)題設為(wei)“極(ji)端(duan)氣(qi)候(hou)增加,我們怎么辦?”,邀請中國科學(xue)院大(da)氣(qi)物(wu)理(li)研究所季風系統研究中心副(fu)主(zhu)任魏科,與大(da)家(jia)共同探討,氣(qi)候(hou)危機下城(cheng)(cheng)市所需要面臨的(de)挑戰,以及“雙碳”背景下的(de)城(cheng)(cheng)市規劃問題。

中(zhong)國科(ke)學(xue)院大氣物理研究(jiu)(jiu)所(suo)季風系統研究(jiu)(jiu)中(zhong)心副主任(ren)魏科(ke) 圖片(pian)來源(yuan):左(zuo)夢涵(han) 攝
以下(xia)是魏(wei)科公開課演講(jiang)實錄:
我(wo)們(men)正在經歷全球氣(qi)候(hou)變暖(nuan),也出(chu)現了各種的極端(duan)天(tian)氣(qi),所以今天(tian)討論(lun)的主題就是“極端(duan)氣(qi)候(hou)增加,我(wo)們(men)怎么辦”?
這里涉及一個詞(ci)叫做“氣候(hou)危(wei)機”,過去幾(ji)年大(da)家如(ru)果在網上(shang)搜索,會看到(dao)有人(ren)說(shuo)現(xian)在處(chu)于“氣候(hou)危(wei)機紀元”的第(di)幾(ji)年,如(ru)果你找源(yuan)頭的話(hua),這個說(shuo)法最早(zao)應(ying)該是我提出來(lai)的。
現在(zai)是2023年,我們(men)處于“氣候危機紀元”的第四年,我們(men)已經處于危機之(zhi)中(zhong)了,在(zai)危機中(zhong)我們(men)會遇(yu)到各種各樣的問(wen)題。
各(ge)項研究(jiu)資料表(biao)明,全球溫度已經比100年前增加(jia)(jia)了(le)1.1~1.2℃左右,現在(zai)(zai)還是在(zai)(zai)加(jia)(jia)速(su)增加(jia)(jia),按(an)照現在(zai)(zai)的情況,如果不采(cai)取措(cuo)施的話,估計到(dao)2100年,應該(gai)至少會增加(jia)(jia)4℃左右。
當然,除了溫(wen)度增加,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極端(duan)氣候”也在大(da)幅度增加。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過去20年相對于之前的20年,各種災害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像洪澇事(shi)(shi)件(jian)(jian)增加134%,高(gao)溫事(shi)(shi)件(jian)(jian)增加了(le)232%,風暴事(shi)(shi)件(jian)(jian)增加97%,各種山火燃燒增加46%,所以(yi)我們(men)已經處(chu)于一個(ge)溫度升高(gao)、極端事(shi)(shi)件(jian)(jian)頻(pin)繁的世界(jie)里面了(le)。
如果我們現在(zai)沒有任何作為,這樣繼(ji)續發展下去(qu),未來兩極(ji)冰雪融化,全球(qiu)海(hai)(hai)平(ping)面上(shang)升將比(bi)現在(zai)高70米(mi)左(zuo)右,那么全球(qiu)主要大(da)城市北(bei)京(jing)、上(shang)海(hai)(hai)、香(xiang)港、東(dong)京(jing)、紐約、倫敦、巴黎、新加坡等(deng)等(deng)幾(ji)乎都在(zai)海(hai)(hai)底。
我們最擔(dan)心(xin)這種結(jie)果的(de)出(chu)現(xian),尤其是現(xian)在繼續變(bian)暖下去,是不是會啟動一個叫做臨(lin)界(jie)(jie)點(dian)的(de)事件。所謂(wei)“臨(lin)界(jie)(jie)點(dian)”是氣候(hou)系(xi)統(tong)里一些關鍵(jian)的(de)節(jie)點(dian),一旦越過這個節(jie)點(dian),那些系(xi)統(tong)會發生不可逆(ni)的(de)變(bian)化(hua),永遠無法恢復。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前面的(de)倒(dao)了,推倒(dao)后面,永遠停不下。

由于過(guo)去對全球(qiu)變(bian)暖的(de)質(zhi)疑,使得全球(qiu)應對氣候變(bian)化的(de)行動幾乎遲滯了(le)30年。現(xian)在(zai)(zai)留給我們的(de)題非常(chang)難,因為在(zai)(zai)未來的(de)8~10年之(zhi)間,有限的(de)碳排放量就要被(bei)用光了(le)——
根(gen)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9年(nian)發布的年(nian)度《排放差距(ju)報告》警示,若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zai)2020年(nian)至2030年(nian)之間不能以每年(nian)7.6%的水平下降,世界將失去(qu)實現1.5℃溫控目標的機會(hui)。

每(mei)年減(jian)少(shao)7.6%,大家可能對這個(ge)沒有(you)概念。我們比(bi)較一下,在全球的碳排放(fang)量(liang)走(zou)勢(shi)圖里(li)面,2020年受疫情(qing)影響,全球碳排放(fang)量(liang)減(jian)少(shao)了5.2%,2021年和2022年全球碳排放(fang)量(liang)迅(xun)速恢復。目前已經是人類歷史上碳排放(fang)量(liang)最高的一年。
應對(dui)行動(dong)滯后于氣候變化的(de)(de)速度(du),最大的(de)(de)擔心是很有(you)(you)可(ke)能會(hui)引起(qi)臨界(jie)點(dian)、突(tu)破臨界(jie)點(dian)。比如(ru)說北方(fang)的(de)(de)多年凍(dong)土,我們知道(dao)在西伯利亞(ya)地區和(he)高緯度(du)地區凍(dong)土層非(fei)常厚(hou),最厚(hou)的(de)(de)凍(dong)土層甚至能有(you)(you)上千米。
這些凍土層(ceng)里面封存了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hua)碳,當溫度升(sheng)高(gao),表層(ceng)開始融(rong)化(hua)的時候,就慢(man)慢(man)把(ba)它們釋放出來,尤其是現在連(lian)北極地周圍每年都會發生大量的山火(huo)燃燒(shao)。
這(zhe)些被釋放出來(lai)的(de)(de)甲烷,它(ta)的(de)(de)溫(wen)(wen)室(shi)效應甚至比二氧化碳還強,同等質量甲烷的(de)(de)溫(wen)(wen)室(shi)效應是(shi)二氧化碳的(de)(de)20多(duo)倍(bei)以上(shang)。所以在多(duo)年凍土層(ceng)底下封(feng)存的(de)(de)是(shi)一(yi)個(ge)“潘(pan)多(duo)拉(la)魔(mo)盒”,“魔(mo)盒”一(yi)旦打(da)開,光(guang)它(ta)引起的(de)(de)全(quan)球變暖,就要遠遠超過(guo)我們現在所經歷的(de)(de)。
而且,這樣的(de)臨界點系統還很(hen)(hen)多(duo),相互交織,就像一(yi)排由小到大擺放的(de)多(duo)米諾骨牌,前面的(de)倒了,就可(ke)以推動后面的(de),那么(me)很(hen)(hen)有可(ke)能(neng)就擋都(dou)擋不住。最(zui)終(zhong)不管(guan)我們(men)做什么(me)事(shi)情(qing),都(dou)無法改變(bian)氣候(hou)的(de)走向(xiang)。
現在我們(men)(men)(men)認為,我們(men)(men)(men)還(huan)可以(yi)有所(suo)作為,但如果(guo)一(yi)成不變繼續(xu)下去,30年之后,我只能(neng)告(gao)訴大家,我們(men)(men)(men)已(yi)經無能(neng)為力,我們(men)(men)(men)已(yi)經看(kan)見1000年之后的地球什么(me)樣了,所(suo)以(yi)時間窗口(kou)其實(shi)非(fei)常短。
在(zai)2020年(nian)的(de)時候(hou),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lei)斯先生呼吁各個(ge)(ge)國家(jia)進入到氣(qi)候(hou)危機狀態。同樣這一年(nian)我(wo)國宣布實施“雙碳”戰略(lve)。所以我(wo)把2020年(nian)叫做“氣(qi)候(hou)危機紀元(yuan)的(de)元(yuan)年(nian)”,今年(nian)就是第四年(nian)了(le),我(wo)們已經(jing)處于一個(ge)(ge)巨大的(de)危機當中。
二(er)十大(da)報告(gao)提出:“實(shi)現碳(tan)(tan)達(da)峰碳(tan)(tan)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shen)刻的經濟社會系統(tong)性變革。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bing)賦,堅持(chi)先(xian)立后破,有計(ji)劃分(fen)步驟(zou)實(shi)施碳(tan)(tan)達(da)峰行動(dong)。”
這里面蘊藏著巨大的(de)產(chan)業(ye)機(ji)會(hui)。大多(duo)數氣候模型聚焦(jiao)于一種稱(cheng)為“倒序推演”的(de)概(gai)念,其中目標溫(wen)(wen)度(du)得到(dao)確定(ding),按照《巴黎協定(ding)》,長遠目標是(shi)把全球平均(jun)氣溫(wen)(wen)升幅控制在(zai)(zai)工(gong)業(ye)化前(qian)水(shui)平以上低于2℃之內(nei),并(bing)努力將氣溫(wen)(wen)升幅限制在(zai)(zai)工(gong)業(ye)化前(qian)水(shui)平以上1.5℃之內(nei)。
清華(hua)大(da)學的評(ping)估報告(gao)認(ren)為,如果要(yao)實現2℃的目標,從現在到2050年,要(yao)投(tou)資150萬億(yi)人民幣。如果要(yao)實現1.5℃的目標,大(da)概需要(yao)138萬億(yi)。這還只是新能源領域(yu),不(bu)算其他領域(yu)。
同樣(yang)根(gen)據國際可(ke)再生能源署的(de)評估報告,預計2021-2050年全(quan)球能源領(ling)域投(tou)資達(da)131萬億美(mei)元,平均下來大(da)概一年超4萬億美(mei)元。這(zhe)是(shi)全(quan)球新能源領(ling)域的(de)投(tou)資機會,是(shi)一個長期確定性的(de)趨勢(shi)。
除了投(tou)資(zi)機會(hui),還會(hui)提供很多(duo)的就業(ye)崗位(wei)。根(gen)據評(ping)估,到2050年,光在新(xin)能(neng)源(yuan)領域內大(da)概可能(neng)會(hui)創造(zao)1.22億個工作崗位(wei),并且新(xin)能(neng)源(yuan)領域要比傳統能(neng)源(yuan)領域的薪資(zi)、待遇(yu)各方面,更高一個級別(bie)。所以大(da)家不要認為應對氣(qi)候變化是(shi)有損經濟(ji)的,它也(ye)會(hui)創造(zao)出一些新(xin)的、不同的業(ye)態出來。

關(guan)于應(ying)對方面,我要給大家強調的(de)(de)是,我們應(ying)對的(de)(de)不是一場普通的(de)(de)天(tian)氣(qi),而是極(ji)(ji)端天(tian)氣(qi),目(mu)前所(suo)有的(de)(de)城市(shi)都(dou)沒有專(zhuan)門針對極(ji)(ji)端天(tian)氣(qi)做好規(gui)劃建設。此(ci)前個別(bie)城市(shi)極(ji)(ji)端暴雨(yu)導致內(nei)澇嚴(yan)重,還(huan)有高溫干旱的(de)(de)新聞,也許(xu)不少人(ren)還(huan)有印象,那么未(wei)來我們能(neng)不能(neng)扛得住?
未(wei)(wei)來的高溫可能比現在(zai)還要再高幾攝氏度——走(zou)勢很明確,至少在(zai)未(wei)(wei)來的20年里,全球升溫一定(ding)會跨過1.5℃的這條紅線,因為現在(zai)的排(pai)放量和歷史(shi)上(shang)的排(pai)放量已經確定(ding),我們的走(zou)向是一定(ding)的。


我(wo)們(men)現(xian)(xian)在采取各種各樣(yang)(yang)的措施是為了避免超過1.5℃之后(hou),它(ta)會出現(xian)(xian)什么樣(yang)(yang)的變化——我(wo)們(men)如果(guo)做(zuo)得(de)好,短時(shi)間超過1.5℃,然后(hou)慢慢的降(jiang)低下(xia)來,降(jiang)到(dao)紅線以下(xia),這(zhe)是我(wo)們(men)希(xi)望的理想狀(zhuang)況(kuang)。最差的狀(zhuang)況(kuang)就是照著現(xian)(xian)在這(zhe)個樣(yang)(yang)子繼(ji)續(xu)發展(zhan),全球升(sheng)溫繼(ji)續(xu)持續(xu),最終超過4℃以上。
但是(shi)(shi)不管(guan)未來怎么(me)變化,未來20年所有(you)的(de)情形都是(shi)(shi)往上走。所以去年的(de)高溫不是(shi)(shi)終點,未來還有(you)可能(neng)比現在更高,并且(qie)超過(guo)這條紅線,這是(shi)(shi)一個確定性的(de)趨勢。因(yin)為(wei)溫度增(zeng)加(jia)(jia),極端氣候事件的(de)概率和(he)強度也會增(zeng)加(jia)(jia)很多。
以(yi)十年一(yi)遇(yu)的(de)高溫事件為例,當(dang)全球(qiu)增溫到(dao)1.5℃的(de)時候,這類事件的(de)可(ke)能性就比之(zhi)前增加,達(da)到(dao)之(zhi)前的(de)4.1倍(bei)(bei)。以(yi)前十年一(yi)遇(yu)的(de)暴雨事件,在升溫達(da)到(dao)1.5℃的(de)時候,出(chu)現的(de)可(ke)能性就是之(zhi)前的(de)1.5倍(bei)(bei)。隨(sui)著(zhu)升溫的(de)幅度越(yue)高,頻(pin)率越(yue)來越(yue)密。
城(cheng)市有(you)沒(mei)有(you)做好這樣(yang)的準備?舉個(ge)例子,這是北京的一(yi)條街道(dao),也是絕大(da)多(duo)數(shu)城(cheng)市街道(dao)的形態分布——機動車道(dao)、人行(xing)道(dao)、盲道(dao)、綠化帶。

大家(jia)想(xiang)想(xiang),當暴雨發(fa)生的(de)時候(hou)會(hui)出現什(shen)么樣的(de)情況(kuang)?水從綠(lv)化帶(dai)流(liu)到人行道(dao),從人行道(dao)匯集到街(jie)道(dao)上。綠(lv)化帶(dai)是我們(men)用得最少的(de)地方,水也淹得最少,不會(hui)發(fa)生任何(he)洪澇的(de)損失。
而(er)(er)我們用得(de)(de)最(zui)多的機動車道(dao),開(kai)著車回家的地(di)方(fang),很(hen)可能被淹(yan)得(de)(de)最(zui)狠,并(bing)且(qie)水從綠化(hua)帶(dai)穿過人行道(dao),匯到街道(dao),造成的污水會非常的渾濁。而(er)(er)當這場(chang)雨剛(gang)剛(gang)結束,這個(ge)地(di)方(fang)的綠化(hua)帶(dai)又需要澆(jiao)水。這是我們現在面對的情況,就是這樣的魔幻。
一個比較成熟的(de)案例應該(gai)是什么(me)樣的(de)?
以哥本哈根為例,它(ta)對每一個城市的(de)街道水流走(zou)向都進行重新的(de)評(ping)估和(he)設(she)計,比如說這條(tiao)街道(下圖),經過改造之后設(she)置了不同的(de)區(qu)域,人行走(zou)的(de)地方是最高的(de),其(qi)次(ci)是中(zhong)間車行道,最低的(de)地方是兩邊的(de)綠(lv)化帶。

下雨之后水(shui)(shui)流到綠(lv)化帶,通過綠(lv)化帶下滲,然后再通過管道(dao)流出去。而且(qie)水(shui)(shui)在(zai)流出去之前,經過了(le)綠(lv)化帶的過濾(lv),也比(bi)較(jiao)干凈,這是(shi)一個比(bi)較(jiao)合理的設計。
還有湖(hu)泊改造,預留一部(bu)分位置(zhi)供平時(shi)(shi)(shi)正常(chang)活(huo)動,下暴雨(yu)的時(shi)(shi)(shi)候就任(ren)水淹掉;在公園里面,設(she)置(zhi)大量的低洼地,平時(shi)(shi)(shi)人可以(yi)嬉戲,做各種活(huo)動,下暴雨(yu)的時(shi)(shi)(shi)候留給雨(yu)水淹,這(zhe)樣(yang)的話至少(shao)不會把所有的水匯(hui)集(ji)到一個點(dian)。
我(wo)們(men)不(bu)可(ke)能(neng)建造一(yi)個(ge)固若金湯,經歷萬年不(bu)遇的(de)(de)(de)暴(bao)雨都沒(mei)問題的(de)(de)(de)城市,一(yi)定(ding)會出現被淹的(de)(de)(de)區域,但是(shi)這個(ge)區域可(ke)以是(shi)我(wo)們(men)指定(ding)的(de)(de)(de),讓水(shui)淹的(de)(de)(de)區域,這是(shi)一(yi)個(ge)規(gui)劃(hua)的(de)(de)(de)城市,我(wo)們(men)要給河流一(yi)個(ge)可(ke)以讓它呼吸的(de)(de)(de)空間。
前面說了極端暴(bao)雨(yu),還有極端高(gao)溫(wen)。極端高(gao)溫(wen)在(zai)城市里面更為(wei)嚴重,因為(wei)大家聽(ting)到過城市熱(re)島效(xiao)應,城市中各種水(shui)泥地,升溫(wen)的速度非常(chang)快。
比如說現在(zai)成都35-36℃,地面(mian)至少(shao)是50℃以上。而(er)在(zai)去年,重(zhong)慶每(mei)天(tian)最(zui)低溫度在(zai)32~34℃,最(zui)高(gao)溫度40~45℃之間,持續了將(jiang)近一(yi)個月。
未來(lai)(lai)像這樣(yang)的城市,我(wo)們(men)如(ru)何讓(rang)它變得更(geng)宜居?因(yin)為溫度還在升(sheng)高,現在45℃我(wo)們(men)覺得是極端(duan)高溫,未來(lai)(lai)再升(sheng)高3℃到48℃怎么辦?這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說阿布扎比,沙漠中的城市,它的建筑外立面是可以動的。在正午陽光最強的時候,直接把窗戶關掉,確保巨大的幕墻,不會導致大量的陽光入射進來;
還有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他們在整個市區里面種植大量的綠化帶,給建筑增加各種反熱材料,屋頂直接把太陽光反射掉,還建了大量的公共噴泉,給城市降溫;
洛杉磯則是推動冷屋頂和冷街道的應用,他們通過立法的形式,要求所有的新建筑和翻新建筑必須采用冷屋頂技術。所謂冷屋頂技術,簡單來說就把屋頂刷成白色,反射掉更多的太陽光,起到降低溫度節能的作用;
巴黎在市區里面建了很多個“涼島”,就是綠化的小公園,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城市里面代表著現代化的水泥地面全替換掉,回歸它原來的屬性,是土壤的換成土壤,沙地的換成沙地,從而降低城市地表的熱量。
這(zhe)些思路(lu)其實(shi)各個(ge)(ge)城市都可以應(ying)用起來,從微(wei)觀的(de)小區到一個(ge)(ge)大的(de)街區,再到一個(ge)(ge)城市,這(zhe)些微(wei)景觀改變了局(ju)地的(de)微(wei)氣候,就會讓我(wo)們的(de)舒(shu)適度(du)有很大的(de)提高。
前面(mian)說了,未(wei)來20年(nian)全球(qiu)變(bian)暖是不可避免的(de)。所以這段時間里面(mian),我們(men)除了做好各(ge)種(zhong)減排行動,更重要的(de)是能(neng)不能(neng)適應這樣的(de)氣候變(bian)化,能(neng)不能(neng)提供對于弱勢群體(ti)的(de)幫(bang)助(zhu)和保護,這體(ti)現了一(yi)個(ge)城市的(de)溫度。
現(xian)(xian)在(zai)有一些成熟的做(zuo)法,比(bi)如提前(qian)做(zuo)防暑降(jiang)溫的宣(xuan)傳,建造一些“冷中心”提供(gong)給弱(ruo)勢(shi)群體,還有最重要的要做(zuo)好電(dian)力(li)、水的保障。現(xian)(xian)在(zai)的城(cheng)市,所(suo)有人的命都(dou)是(shi)空調“救”的,如果我們(men)生活在(zai)一個沒有電(dian)的城(cheng)市,并且溫度在(zai)40多℃以上,持續一個星期,這(zhe)將是(shi)非常致命的。
不管怎么(me)說,我(wo)(wo)(wo)希望大家記住一個關(guan)鍵詞,就是(shi)我(wo)(wo)(wo)們(men)現(xian)在已(yi)經處于“氣候危機(ji)紀元第四年”,我(wo)(wo)(wo)們(men)要(yao)做的事情(qing)很難,但是(shi)我(wo)(wo)(wo)們(men)還是(shi)應(ying)該積極(ji)去應(ying)對(dui),尤其是(shi)保護我(wo)(wo)(wo)們(men)的城市和鄉村的弱勢(shi)群體,這(zhe)是(shi)我(wo)(wo)(wo)們(men)應(ying)該現(xian)在做并且馬(ma)上(shang)做的事情(qing)。
文(wen)中未(wei)標(biao)明圖(tu)片來源公開課PPT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ji)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ru)您(nin)不希(xi)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