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7 16:22:06
◎謝(xie)和平院(yuan)士認為(wei),未來(lai)氫(qing)能將(jiang)是(shi)最重要(yao)的能源之一,是(shi)21世紀重要(yao)的終極能源。
◎謝和(he)平認為,隨著未(wei)來海(hai)上風電技術的進一步(bu)發展和(he)上網電價(jia)下降,海(hai)水直接制氫成本(ben)有望低于煤(mei)制灰氫成本(ben)。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周(zhou)逸斐(fei) 每經編輯|陳旭(xu)
“中國和東盟國家如能成功實現能源轉型,對于全(quan)世界可(ke)持續發展來講(jiang)將(jiang)會(hui)是巨大的貢獻。”
2023年7月6日, 中國國際發展(zhan)知(zhi)識中心(xin)在京舉行主題為“中國—東盟能源轉型:攜手實現可持續的能源未來”的中國—東盟發展知識交流會,聯(lian)合國前副秘(mi)書長劉振民(min)在大會現(xian)場做如(ru)上(shang)表述。
《每日(ri)經(jing)濟新(xin)聞》記者在現場(chang)觀(guan)察發現,來自國(guo)際(ji)組織、中(zhong)國(guo)和(he)東盟國(guo)家政府部門(men)、東盟國(guo)家駐(zhu)華(hua)使(shi)館(guan)、智庫和(he)研究機(ji)構、企業等不(bu)同領域的與會嘉賓,均圍(wei)繞中(zhong)國(guo)—東盟能源轉(zhuan)型相(xiang)關話(hua)題進行了多角度探(tan)討。
能源轉型為何如此重要?在中(zhong)國國際發展知識中(zhong)心常務(wu)副主(zhu)任趙昌文看來,實現(xian)向清潔可持續能(neng)(neng)源過(guo)渡,是未(wei)來能(neng)(neng)源發(fa)展的必然趨勢,這不僅有助于(yu)解決環境和氣(qi)候問題(ti),還(huan)能(neng)(neng)夠促進經濟發(fa)展,維護能(neng)(neng)源安全。
趙昌文(wen)認為,減少(shao)碳排放成為全(quan)世界人民的(de)共(gong)識,能源轉型(xing)也就是從傳統(tong)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de)一個重要途徑。
“能源轉型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基石,能夠幫助實現東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趙昌文預計,東盟將(jiang)會繼續擴大(da)可再生能源方面(mian)的(de)投(tou)資,同時(shi)包括在新興的(de)低碳(tan)能源、能源存儲(chu)以及(ji)綠色(se)氫(qing)能源以及(ji)其他的(de)綠色(se)替代(dai)性技術方面(mian)加大(da)投(tou)資,而這將(jiang)會提供國際合作方面(mian)很大(da)的(de)機遇,來加速(su)發展新能源。
那(nei)么,中國未來應該如何持續和東盟進(jin)行新的能(neng)源(yuan)合作?
趙(zhao)昌文提出三點建議:首先,中(zhong)國和(he)東盟國家可以積(ji)極進(jin)行對話和(he)協商,分享彼此在低碳能源(yuan)轉型、發展方(fang)面(mian)的經驗,并且制定相關的合(he)作計劃(hua),使(shi)之與當地發展條件相符。
第二,中國(guo)和(he)東盟國(guo)家可(ke)以(yi)在(zai)促進(jin)可(ke)再生能源技(ji)術智能電網(wang)、分(fen)布式(shi)能源體系和(he)能源儲(chu)存技(ji)術方面加強合(he)作,中國(guo)同(tong)時(shi)還可(ke)以(yi)繼續支持東南亞國(guo)家電網(wang)升(sheng)級,并促進(jin)跨國(guo)電網(wang)互(hu)聯互(hu)通。
第三,中國和(he)東(dong)盟國家(jia)還(huan)可(ke)以在關鍵(jian)的礦產資源以及清潔能源行業的發展方(fang)面加強合作,來保證(zheng)供(gong)應鏈的安全(quan)和(he)穩定,建(jian)設綠色供(gong)應鏈,同時(shi)為地區和(he)低(di)碳(tan)能源轉(zhuan)型(xing)提供(gong)有效解(jie)決方(fang)案。
如何通過技(ji)術(shu)手(shou)段促進中國(guo)、東盟能(neng)源轉(zhuan)型?

謝(xie)和平(ping)院士在大會現(xian)場(chang)發(fa)表(biao)演講 每經(jing)實習記(ji)者 周逸(yi)斐(fei) 攝
中國工(gong)程(cheng)院院士謝和平在大(da)會現場(chang)表示(shi),中(zhong)國與東盟的能源消(xiao)(xiao)費(fei)特(te)征(zheng)相(xiang)似:化石能源仍(reng)是能源消(xiao)(xiao)費(fei)的主體、可再(zai)生能源消(xiao)(xiao)費(fei)快速增長(chang)、電(dian)力在終端能源消(xiao)(xiao)費(fei)中(zhong)的比重快速增加(jia)。
對于能源的終端形態,謝和(he)平認為未來氫能肯定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氫能是21世紀重要的終極(ji)能源。”
當前,主流的制氫技術包括化石燃料制氫技術(煤制氫技術、天然氣制氫)和電解水制氫技術。其中,化石燃料制氫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在單位質量產氫量、碳排放指標方面不具優勢。電解水制氫的“綠氫”技術是氫能發展的必然趨勢。謝(xie)和平預(yu)計,到2050年,電(dian)解水制(zhi)氫占比有望提升(sheng)至70%。
但當前水(shui)(shui)資(zi)源(yuan)稀(xi)缺,通過海水(shui)(shui)制(zhi)(zhi)氫打破(po)了原(yuan)本需要(yao)依(yi)靠純水(shui)(shui)制(zhi)(zhi)氫的傳(chuan)統模式(shi),將不(bu)受領土邊界(jie)限制(zhi)(zhi),可以(yi)將取之不(bu)盡的全球資(zi)源(yuan)轉(zhuan)變為(wei)綠(lv)色能源(yuan)。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中下旬,由深(shen)圳大(da)學(xue)/四(si)川(chuan)大(da)學(xue)謝和(he)平院士(shi)團隊與東方(fang)電氣集團聯(lian)合打造的全球首個海上風(feng)電(dian)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dian)解制氫原理技(ji)術裝備在福建海試(shi)成功(gong)。
謝和平在大會現場進(jin)一步解(jie)(jie)釋(shi),海(hai)(hai)水(shui)原位無淡化直(zhi)接(jie)電解(jie)(jie)制氫(qing)的特(te)征是(shi)“無海(hai)(hai)水(shui)淡化過程(cheng)、無額外(wai)催化劑工程(cheng)、無海(hai)(hai)水(shui)泵送(song)輸(shu)送(song)過程(cheng)、無海(hai)(hai)水(shui)污(wu)染處理過程(cheng)、無海(hai)(hai)水(shui)制氫(qing)設備平臺”。
當前,海上風電(dian)的主要利用(yong)(yong)方式是將獲得的電(dian)能通過海上電(dian)纜輸送上岸(an),再經陸(lu)地電(dian)網(wang)輸送電(dian)能給用(yong)(yong)戶,或者在陸(lu)地工廠制(zhi)氫(qing)后輸送給用(yong)(yong)戶。而海水(shui)原位無淡化(hua)直(zhi)接電(dian)解制(zhi)氫(qing)技術取(qu)得的新突破,為綠(lv)氫(qing)行業(ye)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謝和平認(ren)為(wei),隨著未來海(hai)上(shang)風(feng)電技術的進一步發(fa)展和上(shang)網(wang)電價下降,海(hai)水直接制(zhi)氫(qing)成本有望低于煤制(zhi)灰氫(qing)成本。
封面圖片來(lai)源:每經實習記(ji)者周(zhou)逸斐攝(she)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jiu)。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zuo)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ji)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