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zheng)文(wen)

專訪德國漢堡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所長Dirk Notz:北極恐最早在2030年出現第一個“無冰之夏”,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是阻止全球變暖成本最低的方法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7 15:06:26

◎德(de)國漢堡大學(xue)海洋研究所(suo)副所(suo)長(chang)Dirk Notz指出,預(yu)計在(zai)2030年~2050年之間的某個時(shi)間點(dian)(北(bei)極地區)將出現(xian)第一個“無冰之夏(xia)”。

每經(jing)記者|蔡鼎    每經(jing)編輯|高(gao)涵    

從世界氣象組(zu)織(WMO)7月4日(ri)宣布厄(e)爾尼諾時隔七年再(zai)次(ci)回歸,到美(mei)國國家(jia)海洋和(he)大氣管理(li)局數據顯(xian)示全球(qiu)平均氣溫連續兩(liang)天(tian)(7月3日(ri)和(he)7月4日(ri))打破紀錄,全球(qiu)氣候(hou)變化帶來(lai)的巨大影響,短時間內再(zai)次(ci)給全人類敲響了(le)警鐘。

今年以來,極端(duan)天氣事件頻(pin)發。例如,地中(zhong)海地區在(zai)4月底就(jiu)創(chuang)(chuang)下歷(li)史(shi)最高(gao)溫(wen);西伯利亞(ya)在(zai)6月上(shang)旬氣溫(wen)高(gao)達近38℃;南極海冰面積創(chuang)(chuang)歷(li)史(shi)新(xin)低;海面溫(wen)度創(chuang)(chuang)歷(li)史(shi)新(xin)高(gao);大氣中(zhong)的碳污染(ran)水平創(chuang)(chuang)歷(li)史(shi)新(xin)高(gao)等等。

在眾多的氣候變化后果中,南極、北極和北大西洋海冰的大面積融化引發了諸多討論。由于海面溫度急劇上升,南極的海冰面積持續創出歷史新低,北極海冰處于極低值的情況今年仍在持續。6月上旬,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如今,挽救夏季北極海冰為時已晚,科學家們表(biao)示,當下需(xu)要為可(ke)能由(you)此導致的北半球極端天(tian)氣(qi)的增加(jia)做好(hao)準(zhun)備。

上述論文作者之一、德國漢堡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海冰和冰凍圈教授Dirk Notz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呼吁,我們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將能源系統從以化石為基礎轉變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到目前為止,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是阻止全球變暖成本最低的方法,而不是在未來幾十年和幾個世紀為可怕后果買單。

海冰消失將急劇改變北極的生態系統

NBD:有人認為(wei),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影(ying)響,例如(ru)全球海冰的大(da)幅減(jian)少,海面溫度急劇上升等等,將成為(wei)我們(men)這(zhe)個(ge)時(shi)代的“灰犀(xi)牛”。您是如(ru)何看待的?

Dirk Notz:我同意這種定(ding)性。氣候(hou)變(bian)化將在地(di)球(qiu)的(de)(de)每個地(di)方產生嚴重的(de)(de)后果。人類正在改變(bian)這個星球(qiu)未(wei)來幾千(qian)年的(de)(de)面貌,并且已經成為地(di)球(qiu)系(xi)統中最強大的(de)(de)地(di)質變(bian)化力量(liang)。

其后果將主要對未來許多代人產生負面影響,但我們在改變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卻做得很少。為了阻止全球變暖,我們必須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零。然而,在現實中,盡管所(suo)有人都(dou)在呼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2022年二氧化碳(tan)排放量(liang)仍然創新高。

Dirk Notz教(jiao)授(shou)(圖(tu)片(pian)來源:漢堡(bao)大學官網)

NBD:您和小組成員的(de)(de)研(yan)究稱(cheng),即使溫(wen)室氣(qi)體排放量(liang)大幅減(jian)少(shao),在未(wei)來幾十年(nian)里(li),北極(ji)地區的(de)(de)9月(yue)份將是“無冰之夏”。北極(ji)海(hai)冰的(de)(de)減(jian)少(shao)是不可逆的(de)(de)嗎(ma)?

Dirk Notz:我們的研究關注的是覆蓋北冰(bing)洋的相對較薄(1~2米(mi))的海(hai)冰(bing)。在季節性周期中,這些海(hai)冰(bing)在9月(yue)份(即夏季末)的面(mian)積(ji)是最(zui)小的。

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已經融化了相當于20世紀90年代北極夏季海冰總量的3/4。人類似乎不太可能迅速阻止全球變暖,以拯救剩下的1/4北極夏季海冰。

因此,我們預計在2030年~2050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點(北極地區)將出現第一個“無冰之夏”。通過大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們仍然可能限制“無冰期”的持續時間,并且我們可以防止每年發生的海冰融化。

(編者注:科學界普遍認為,如果北極地區被冰覆蓋的面積不足7%、即100萬平方公里,即可視為“無冰”。)

2月份(fen)南極海冰(bing)面積(ji)創歷史新低后(hou),融(rong)化趨勢不(bu)減(圖(tu)片來源:Zachary Labe)

NBD:如(ru)果南極、北(bei)大西洋(yang)和北(bei)極的冰繼續以目前的速(su)度融化,這對全球(qiu)生(sheng)態(tai)系統、生(sheng)物(wu)多(duo)樣性和整(zheng)個人類(lei)意(yi)味著什么?

Dirk Notz:北極海冰(bing)覆(fu)蓋著(zhu)一(yi)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cong)北極熊到每年春夏在冰(bing)層底部形成(cheng)的小藻類。隨著(zhu)這些海冰(bing)的消失,這個生態系統將(jiang)發(fa)生巨大變化。

如今,由于北極的海水變暖,無冰期變得越來越長,我們已經看到新的物種入侵北極。這些新物種對原本棲息在北極的物種造成威脅,我們預計在未來幾十年里,北極特有的物種將會逐漸消失

對我們人類來說,北極夏季海冰的消失再次證明了我們對這個星球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肩負著巨大的責任。我認為,人類目前還沒有認真地對待這一巨大的責任。

必須將全球能源系統轉變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

NBD:減少溫室氣(qi)體排放如此緊(jin)迫(po),各國/地(di)區(qu)應該如何合作參與并優(you)先考(kao)慮這一(yi)問題?

Dirk Notz:阻止全球變暖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將能源系統從以化石為基礎轉變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所有國家/地區都必須在這方面進行合作,分擔責任,并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相互幫助,以保持這一過渡的公正和公平。

考慮到過去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歷史責任,情況就更加明了。我們必須明白,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以及我們的星球確實處于威脅之下,如果不聯合起來阻止全球變暖,每個國家/地區的利益都將面臨風險。

北冰(bing)洋(yang)海冰(bing)處于極(ji)低值(zhi)的情況在2023年仍在持續(圖片來源:Zachary Labe)

NBD:大幅減少(shao)溫室(shi)氣(qi)(qi)體(ti)排放(fang)是否足以(yi)讓人(ren)類應對氣(qi)(qi)候變化(hua)?各國/地區政(zheng)府是否應該提前實現溫室(shi)氣(qi)(qi)體(ti)零排放(fang)?

Dirk Notz:為了阻止全球變暖,我們必須減少并最終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我們做得越(yue)慢,全球氣(qi)候(hou)就會變(bian)得越(yue)暖。而全球變(bian)得越(yue)暖,氣(qi)候(hou)變(bian)化造成的(de)破壞就會增加。

到目前為止,停止排放溫室氣體是阻止全球變暖成本最低的方法,而不是在未來幾十年和幾個世紀為可怕后果買單。

封面圖片來源:漢(han)堡大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gao)酬。如(ru)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的作品(pin)。

北極 全球變暖 氣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