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7 08:23:00
每經編輯|杜宇(yu)
據央視新聞(wen)7月7日消(xiao)息(xi),入夏(xia)以來,全球(qiu)(qiu)多地遭遇(yu)極端高溫(wen)天(tian)氣。研(yan)究顯示,全球(qiu)(qiu)平均氣溫(wen)已連續3天(tian)處(chu)于歷史高位。
專(zhuan)家認為(wei),當前的(de)極端高溫天氣(qi)是氣(qi)候(hou)變(bian)化和厄爾(er)尼(ni)諾現象等多重因(yin)素導致的(de)結果。專(zhuan)家警(jing)告稱(cheng),隨著(zhu)氣(qi)候(hou)變(bian)化的(de)持續(xu),未來極端天氣(qi)將變(bian)得更(geng)為(wei)常見。
入夏以來,全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已連續3天處于歷史高位。繼3日(ri)和4日(ri)全(quan)(quan)球(qiu)平均氣溫(wen)連續兩天創(chuang)下新高之后,5日(ri)全(quan)(quan)球(qiu)平均氣溫(wen)與4日(ri)的(de)紀錄持(chi)平,仍維(wei)持(chi)在最高水平。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緬因大學氣(qi)候變(bian)化研究所通過(guo)分析美國國家環境預報(bao)中(zhong)心自1979年以來(lai)的記(ji)錄發現,7月(yue)5日全(quan)球(qiu)平(ping)均氣(qi)溫為(wei)17.18攝氏(shi)度(du)(du),與7月(yue)4日相同。這(zhe)一(yi)數字刷新了7月(yue)3日創下的17.01攝氏(shi)度(du)(du)的全(quan)球(qiu)最高平(ping)均氣(qi)溫紀錄。

圖片來源:央(yang)視新聞
5日,約有3800萬美國人處于高溫預警之下。北非近日的最高氣溫接近50攝氏度,中東地區正在遭受異(yi)常酷暑的(de)炙烤,就連目前正值冬季的(de)南極洲(zhou)也出現了異(yi)常高溫。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wen)
專家認為,當前的極端高溫天氣是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現象等多重因素導致的結果。專家警告稱,隨著氣候變化的持續,未來極端天氣將變得更為常見。
緬因大學氣候分析(xi)專家(jia) 比爾克勒:我(wo)們正在(zai)(zai)看到一些(xie)極端(duan)天(tian)氣事件,這(zhe)也(ye)提醒我(wo)們氣候變化是(shi)真實存在(zai)(zai)的(de)。未(wei)來這(zhe)些(xie)極端(duan)天(tian)氣事件將更為常見(jian)。
據(ju)新華社,一些專家認為(wei),全球高溫(wen)紀錄今年(nian)可能還將多次(ci)(ci)刷(shua)新。美國獨立氣溫(wen)監(jian)測組(zu)織(zhi)“伯克利地球”的科學家羅伯特(te)·羅德(de)4日在社交(jiao)媒體發文說,今后6周可能多次(ci)(ci)刷(shua)新“全球最熱的一天”紀錄。
美國(guo)國(guo)家(jia)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研究(jiu)人(ren)員薩拉(la)·卡普尼克說(shuo),當前全球高溫天氣是厄爾尼諾(nuo)現(xian)象和全球變暖共(gong)同作用的結果。
據新華社,美國的鄰居墨西哥同樣遭遇高溫之苦。墨西哥衛生部6月28日發布公告說,數周來墨西哥有112人因極端高溫死亡,其中(zhong)104人(ren)死于中(zhong)暑,主要集中(zhong)在北部(bu)新萊昂(ang)州、塔(ta)毛利(li)帕斯州及東(dong)部(bu)的韋拉(la)克魯斯州,這些地區的最高(gao)氣溫已超(chao)過45攝氏度。
墨西哥國家氣象局數據顯示,索諾拉州的阿孔奇鎮最高溫度甚至達49攝氏度。
記者在首都墨(mo)西(xi)哥城看到,受高溫(wen)天(tian)氣(qi)影(ying)響,市(shi)區(qu)部分街道人流有所減少。空調過度(du)使用加大了(le)墨(mo)西(xi)哥部分地區(qu)的(de)供電(dian)壓力,墨(mo)西(xi)哥國家電(dian)力部門(men)已報告多起系統(tong)故障。氣(qi)象部門(men)預(yu)計(ji)高溫(wen)天(tian)氣(qi)還將持續數日。

圖片(pian)來(lai)源:視(shi)頻截(jie)圖
在歐洲,熱浪從上周末開始席(xi)卷(juan)西(xi)班牙(ya)大(da)部分地(di)區(qu),局部地(di)區(qu)最高氣(qi)溫(wen)達44攝氏度,已造(zao)成2人死(si)亡。
西(xi)班牙首(shou)都馬德里市(shi)區(qu)10處(chu)公園關閉(bi),以限制市(shi)民戶(hu)外(wai)(wai)活動。為應對熱浪,馬德里一些地方開(kai)始實施極端高(gao)溫(wen)下(xia)戶(hu)外(wai)(wai)工作禁令。

6月(yue)25日,一名女子在西班牙馬德(de)里因高(gao)溫紅色警報關閉的麗池公園外拍攝(she)(she)。(圖片來(lai)源:新(xin)華社記者 孟鼎博 攝(she)(she))

圖(tu)片來源:央(yang)視新聞
據西(xi)班牙(ya)衛生部(bu)門報告(gao),南部(bu)安達盧西(xi)亞(ya)自(zi)治區塞維利亞(ya)省一名47歲的農(nong)民(min)因頭頂烈日在田間(jian)勞作(zuo),患熱射(she)病不(bu)治身亡。
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多地最高氣溫普遍超過40攝氏度,泰國西部瑪克省(sheng)的(de)氣溫一度(du)(du)達到創紀錄(lu)的(de)44.6攝(she)氏度(du)(du);老撾、越南分別錄(lu)得43.5攝(she)氏度(du)(du)以(yi)及(ji)44攝(she)氏度(du)(du)以(yi)上高溫。據媒體報道,極(ji)端高溫天氣令印度(du)(du)的(de)農業(ye)、經濟(ji)和公共健康承(cheng)受“前所未有”的(de)負(fu)擔(dan)。
北美洲也遭遇高溫天氣。美國(guo)氣(qi)(qi)象部門近日(ri)表(biao)示,美國(guo)南方(fang)大部地(di)區(qu)正(zheng)經歷本季度迄今為止最嚴重(zhong)的高溫(wen)。高氣(qi)(qi)溫(wen)與高濕度疊加,使得(de)美國(guo)多地(di)炎(yan)熱(re)指數(shu)達(da)到“危(wei)險高位”。德爾里奧等城市單(dan)日(ri)氣(qi)(qi)溫(wen)多次(ci)超過43攝(she)氏度,持續的高溫(wen)天氣(qi)(qi)已造(zao)成至少(shao)17人死(si)亡。
對于全球平均氣溫數據破紀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學家羅伯特·羅德表示,這是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共同作用的結果,“接下來將會出現更炎熱的天氣”。英國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氣候專家奧托認為,這是對人類和生態系統提出的嚴重警告。
世界(jie)氣象(xiang)組織發布的更新報告認為(wei),結合世界(jie)多地的模型預測和專家評估意見,2023年(nian)7月到(dao)9月間出現(xian)厄爾尼諾事件并持(chi)續到(dao)年(nian)底的可能(neng)性(xing)為(wei)90%,且“至少為(wei)中等強度”。
厄爾(er)尼諾現象是一種自(zi)然發(fa)生(sheng)的氣(qi)候模式,與熱帶太(tai)平(ping)(ping)洋中部和(he)東部的海洋表(biao)面溫(wen)度(du)變暖有(you)關。它平(ping)(ping)均每(mei)2至(zhi)7年發(fa)生(sheng)一次(ci),通常(chang)持續9至(zhi)12個月(yue)。厄爾(er)尼諾現象會引發(fa)各地天氣(qi)變化,例(li)如通常(chang)干(gan)旱少雨的地區(qu)可能發(fa)生(sheng)洪澇,多雨地區(qu)可能出現干(gan)旱。
由于今(jin)年厄爾尼諾(nuo)(nuo)現(xian)象出(chu)現(xian)較(jiao)早,發展空間大(da),如發展成強厄爾尼諾(nuo)(nuo),可(ke)能會(hui)帶(dai)來(lai)(lai)全(quan)球(qiu)氣溫(wen)的新高(gao)峰。世(shi)界氣象組織5月(yue)17日發布的最(zui)新報告預(yu)測,2023至2027年這5年內至少有(you)1年會(hui)打破2016年創(chuang)下的高(gao)溫(wen)紀(ji)錄(lu)(lu),這一(yi)概率達到98%。該組織還(huan)表示,如果溫(wen)室(shi)氣體(ti)排(pai)放繼續上升,全(quan)球(qiu)變暖幅度將會(hui)更大(da),目前所經(jing)歷的只是“未來(lai)(lai)的預(yu)兆(zhao)”。而受(shou)厄爾尼諾(nuo)(nuo)現(xian)象和人類溫(wen)室(shi)氣體(ti)排(pai)放造成的雙重影(ying)響,今(jin)明兩年全(quan)球(qiu)多地打破氣溫(wen)紀(ji)錄(lu)(lu)的可(ke)能性大(da)大(da)增加。
每(mei)日(ri)經(jing)濟新聞綜合央視(shi)新聞、新華社(she)
封面(mian)圖片來源:央視(shi)新(xin)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zuo)(zuo)品出現在(zai)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