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wen) 2023-06-23 17:03:08
每(mei)經編(bian)輯|何小桃

載(zai)著(zhu)5名游客,原計劃探訪“泰(tai)坦(tan)尼克”號殘骸的(de)潛水器(qi)“泰(tai)坦(tan)”號最近引發全球關注。
美(mei)(mei)國海(hai)岸(an)警(jing)衛隊6月22日(ri)在(zai)新聞發(fa)布會上說,此前(qian)在(zai)考察“泰(tai)坦尼克”號郵(you)輪殘骸(hai)途中失(shi)(shi)蹤(zong)的(de)美(mei)(mei)國深海(hai)潛水器已在(zai)沉船(chuan)地點附近發(fa)生“災難性內爆”,5名乘員(yuan)全部死亡(wang)。這次考察活(huo)動(dong)由(you)美(mei)(mei)國海(hai)洋之門(men)勘探(tan)公(gong)司組織。該公(gong)司的(de)“泰(tai)坦”號深潛器18日(ri)在(zai)馬薩諸塞州科德(de)角以東約1450公(gong)里的(de)海(hai)域下潛,出發(fa)約1小時45分鐘后失(shi)(shi)聯。
值得注意的(de)(de)是(shi),遇(yu)難(nan)的(de)(de)乘(cheng)員中包括了涉事潛水器的(de)(de)運營商斯托克頓·拉什。而他的(de)(de)妻(qi)子則是(shi)“泰坦尼克”號知名遇(yu)難(nan)者的(de)(de)后人。
泰坦(tan)尼克號(hao)魔咒?
遇難者妻(qi)子是電影原(yuan)型后人!
22日,美國海岸警衛隊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搜救人員使用遙控探測器在距離“泰坦尼克”號殘骸約500米的海底發現了多個涉事潛水器的破碎部件,這些碎片顯示潛水器發生了災難性爆炸。同天,涉事運營商“海洋之門”勘探公司宣布潛水器上5名乘員全部遇難,死者分別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斯托克頓·拉什、英國探險家哈米什·哈丁、具有巴基斯坦和英國雙重國籍的商人沙赫扎達·達烏德及其兒子蘇萊曼、法國探險家保羅-亨利·納爾若萊。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泰坦尼克”號檔案顯示,斯托克頓·拉什的妻子溫迪·拉什是該船上知名遇難者斯特勞斯夫婦的玄孫女。這對在“泰坦尼克”號上遇難的夫婦中,丈夫伊西多·斯特勞斯是美國知名連鎖商店梅西百貨公司的共同所有人。據幸存者回憶,當女士和兒童還在等待逃離時,伊西多拒絕了乘坐救生艇先行離開,而他的妻子艾達則表示要和丈夫待在一起。最終,在“泰坦尼克”號沉沒時,人們看到了這對夫婦手挽著胳膊站在甲板上,一起與船只沉入了大海之中。這對夫婦的故事也作為靈感來源被1997年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改編后收錄。

“泰坦尼克”號遇難者斯特勞斯夫婦(fu)。圖(tu)片來源:南方(fang)都(dou)市報
溫(wen)迪·拉什(shen)的領英(ying)個人主頁顯示(shi),她曾3次參與(yu)了“泰坦尼克”號殘骸的考察工作,目前她擔任“海洋之門”勘探公司的通(tong)信主管職(zhi)務。事故發生后,溫(wen)迪·拉什(shen)本人暫(zan)未作出(chu)回應。
卡梅隆震驚:事發前他們都(dou)曾被警告!
據環球網援引英(ying)國《衛報》報道,電影《泰坦尼(ni)克(ke)號》導演(yan)詹姆斯·卡梅隆在(zai)22日接受(shou)采訪時,談論(lun)了“泰坦”號潛水器的悲(bei)劇,稱這起事(shi)故與“泰坦尼(ni)克(ke)”號沉船相(xiang)似,令(ling)人震驚。

深潛器發生“災難性(xing)內爆”后,卡梅隆(long)在22日接受美國(guo)廣播公司(abc)采訪的視頻截圖
報道稱,卡梅隆采訪中表示,他“對‘泰坦’號潛水器的遭遇與‘泰坦尼克’號郵輪沉船悲劇的相似性感到震驚”。他提到,深潛工程行業的一些尖端人員曾經警告過這個深海潛水器運營公司,說他們所做的太具有實驗性了,無法搭載乘客,需要認證等等,而“泰坦尼克”號的船長事發前一再被警告船前有冰山,但他還是在一個沒有月光的夜晚全速駛入那片海域,結果導致許多人喪生。
卡(ka)梅(mei)隆說,“我認為這是令人震(zhen)驚的,它真的很不現實。”
報道還(huan)稱(cheng),卡梅隆說,作(zuo)為潛水器上乘客之一,他的(de)朋友保羅(luo)-亨利·納(na)爾若萊(lai)的(de)死讓他“無法接(jie)受(shou)”。
報道介紹,卡梅隆本(ben)人曾33次潛入沉船,不僅(jin)拍攝了(le)奧(ao)斯卡獲獎(jiang)影(ying)片《泰坦(tan)尼克號(hao)》,還拍攝了(le)紀錄片《深淵(yuan)的幽靈》。他稱自己“在船上待(dai)的時(shi)(shi)間比當(dang)年船長待(dai)的時(shi)(shi)間還長”。
遇難者簽署了(le)免責協議
專家:家人(ren)仍可起(qi)訴
據澎湃新聞援引路透社22日報道,遇難的5名乘客每人支付了高達25萬美元的旅費,他們簽署了免責協議書。一位在2022年7月參加涉事潛水器運營公司美國海洋之門勘探公司旅行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記者透露,他簽署的免責協議書僅在第一頁就提到了三次死亡的可能性。
路透社稱無法獨立確認海洋之門(men)勘探公(gong)(gong)司的免(mian)責條款(kuan)。該公(gong)(gong)司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路透社分析稱,免(mian)責協(xie)議并不總是鐵律(lv)(lv),如果存在未被完(wan)全披露(lu)的重大(da)過失(shi)或(huo)危害的證據,法官同樣會拒絕豁免(mian)。人身傷害律(lv)(lv)師兼(jian)海事法專家馬修·D接受(shou)采訪(fang)時(shi)稱,“如果這艘潛(qian)水(shui)器的設計(ji)或(huo)建造方(fang)面(mian)有一(yi)些信息沒(mei)有告(gao)知乘(cheng)客,或(huo)者有信息表明它不適合(he)這次潛(qian)水(shui)活動,但公司(si)還是明知故犯(fan)地運營,那絕對違背了免(mian)責的有效(xiao)性。”
另一名人身傷害律師約瑟夫·羅表示,盡管有免責條款,但也有遇難者家屬得到索賠的例子。在外界得知遇難原因之前,無法確認豁免是否適用。
編輯|何小桃 杜(du)恒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xin)聞(wen)綜(zong)合(he)澎湃新(xin)聞(wen)、南方都市(shi)報(bao)、環(huan)球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mei)日經濟新(xin)聞(wen)》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或(huo)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chu)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che)下您的(de)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