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2年度業績下滑、研發支出上漲 小米集團2024年電動車量產目標不變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4 23:39:42

◎從單臺手機的平均售價來看,2022年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為1111元,較上年增長了1.3%,連續三年增長。

◎近期ChatGPT爆火,小米集團是否會搭上AI熱潮?根據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電話財報會中的說法,公司很早就在AI大模型等方面有嘗試,小愛同學就是典型的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3月24日晚間,小米集團發布了2022年業績。數據顯示,去年小米集團實現總收入2800.44億元,同比下降14.7%;經調整凈利潤85億元,同比下降61.4%;研發支出160億元。在3月4日晚間的財報電話會上,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國際部總經理,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還就庫存、ChatGPT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回復。

根據盧偉冰的表述,外界傳言的小米有一些比較長周期的庫存并不準確,2022年確實有一些庫存進來,但可以在2023年穩妥消化掉。另外,盧偉冰還稱集團很早就在AI大模型等方面有嘗試,小愛同學就是典型的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未來會繼續做大模型的研究,引入更先進的大模型能力,包括探索多模態能力、智能座艙交互體驗提升等。

凈利潤同比下滑61.4% 全球智能手機ASP連續三年增長

智能手機市場的寒意還在持續。3月24日晚間,小米集團-W(HK01810,股價12.440港元,市值3107.6億港元)交出了2022年成績單。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小米集團實現總收入2800.44億元,同比下降14.7%;經調整凈利潤85億元,同比下降61.4%;研發支出160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38.4%,預計五年(2022年-2026年)總研發將超1000億元。

圖片來源:財報截圖

將業務進一步拆分,智能手機方面,2022年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分部收入由2021年的2089億元減少了19.9%至1672億元。從出貨量來看,2022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由2021年的1.90億部減少了20.9%至1.51億部。對此,小米集團在財報中解釋稱,由于受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及地緣因素的影響,智能手機整體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公司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

從單臺手機的平均售價來看,2022年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平均銷售單價(ASP)為1111元,較上年增長了1.3%,連續三年增長。

盧偉冰在電話會上直言,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經歷了從芯片短缺到過剩的供求逆轉,整個行業庫存水位快速上升,導致了市場競爭加劇,這些沖擊也體現在消費價值以及手機大盤的表現上。根據Canalys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11.7%,為自2014年以來的最低谷。

展望2023年,盧偉冰認為,宏觀環境會一步步好轉,消費電子市場也會回暖,但風險和挑戰依舊存在,全面復蘇依然需要一定時間。談及公司業績,盧偉冰表示,集團去年Q4業績確實有下滑,內部也做了一些應對措施,如調整經營策略,海外去庫存等。

不過,出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毛利率。財報數據顯示,由于增強了清理存貨的力度,以及美元升值及存貨減值撥備增加等原因,2022年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分部毛利率由上年的11.9%降至9.0%。刨去去年第四季度更新售后服務政策、改善售后服務體驗一次性支出的7億元成本外,智能手機分部毛利率為9.4%。

值得注意的是,盧偉冰還提到,外界有傳言稱小米集團有一些比較長周期的庫存,但這一信息并不準確。“我想借這個機會做一個簡單澄清,2021年整個行業都預測2022年市場會有增長,但其實大盤是有很大下滑的。2021年我們也和部分企業簽署了一些(合同/協議),根據相關約定,2022年確實有一些庫存進來,但這些庫存是按照未來的預期價格進來的,而且這些庫存我們是可以在2023年穩妥地消化掉的,因此有些消息是不準確的。”

2024年電動車量產目標不變 將引入更先進的AI大模型能力

2022年小米集團互聯網服務收入283億元,同比增長0.4%;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798億元,同比下滑6.1%。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同比增長35.8%至5.89億;2022年12月,小愛同學和米家APP月活用戶數分別實現同比7.1%和18.6%的增長,達1.15億和7580萬。

線下門店也值得關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米集團在大陸的線下零售店數量保持在一萬家以上,其線下店AIoT產品GMV同比增長超27%。截至2023年2月28日,Xiaomi 13系列新品手機累計來自線下渠道的銷量貢獻達到55%。

除了智能手機業務,小米的造車進展也備受關注。根據公司在財報中的說法,2022年小米集團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投入為31億元,截至目前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約為2300人,智能電動汽車維持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的目標不變。

此外,近期ChatGPT爆火,小米集團是否會搭上AI熱潮?根據盧偉冰在電話財報會中的說法,公司很早就在AI大模型等方面有嘗試,小愛同學就是典型的大模型落地應用場景。

“我們的小愛同學做了6年,在與用戶交互體驗中積累了長期可復用的經驗,未來會繼續做大模型的研究,引入更先進的大模型能力,包括探索多模態能力、智能座艙交互體驗提升等。”盧偉冰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業績披露 消費電子 小米集團-W 新能源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