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4 00:35:56
每經編輯|張錦河
3月3日,據紅星(xing)新聞報道,“網絡(luo)直(zhi)(zhi)播(bo)方興未(wei)艾,但近年(nian)來(lai)一些(xie)網絡(luo)直(zhi)(zhi)播(bo)平臺企業為牟取暴(bao)利,通過精心(xin)設計(ji)的(de)玩法,來(lai)引誘、誤(wu)導(dao)、‘算計(ji)’青(qing)少年(nian)。”2023年(nian)全國“兩會”召(zhao)開在即,全國人大(da)代表、廣元市蒼溪縣白(bai)驛(yi)鎮岫云村(cun)黨(dang)支部書記、村(cun)委(wei)會主任李君表示,擬遞交(jiao)《關于加(jia)大(da)對直(zhi)(zhi)播(bo)間賭博(bo)、打賞及(ji)網游、網貸等網絡(luo)亂象(xiang)整(zheng)治力(li)度》的(de)建(jian)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62279659
在李君今年擬遞交的建議中,他提出將打擊賭博擴大到網絡直播行業,同時限制網絡直播平臺每個賬號的日打賞額度。此外,在對網絡游戲的監管上,他提出對網絡游戲進行分級管理,并呼吁明星藝人不代言網游廣告。李君提出,應當嚴格控制直播平臺打賞分成比例,從根源上解決平臺利益驅動,平臺打賞收入分成最高不應該超出5%。同時,應當嚴格限制高額打賞,設置每個賬號每日打賞上限不超過100元。
3月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高達94.8%。
2018-2022年(nian)五年(nian)間,短視頻(pin)用(yong)戶(hu)(hu)規模(mo)從(cong)6.48億增(zeng)長(chang)至10.12億,年(nian)新(xin)增(zeng)用(yong)戶(hu)(hu)均(jun)在6000萬(wan)以上(shang),其中2019、2020年(nian),受疫情、技術、平臺(tai)發展策略等(deng)多(duo)重(zhong)因素的(de)影響,年(nian)新(xin)增(zeng)用(yong)戶(hu)(hu)均(jun)在1億以上(shang)。同時(shi)(shi),用(yong)戶(hu)(hu)使(shi)用(yong)率從(cong)78.2%增(zeng)長(chang)至94.8%,增(zeng)長(chang)了16.6個(ge)百(bai)(bai)(bai)分(fen)點,與第一大互聯網應用(yong)(即時(shi)(shi)通信)使(shi)用(yong)率間的(de)差距由17.4個(ge)百(bai)(bai)(bai)分(fen)點縮小至2.4個(ge)百(bai)(bai)(bai)分(fen)點。
據(ju)中國法院報,近年來,網(wang)絡(luo)直(zhi)播(bo)行業發(fa)展迅猛,在(zai)帶動相關產業和(he)貿易發(fa)展的同(tong)時(shi),也存在(zai)直(zhi)播(bo)內容(rong)低(di)俗化(hua)、網(wang)民打賞低(di)齡(ling)化(hua)、打賞金(jin)額(e)大(da)額(e)化(hua)等諸多問題,針對這(zhe)些問題,我國對網(wang)絡(luo)直(zhi)播(bo)充值打賞方面的監管(guan)和(he)治理也在(zai)不斷(duan)加(jia)強。
在立法(fa)(fa)(fa)層(ceng)面,除了民法(fa)(fa)(fa)典、電子(zi)商務(wu)法(fa)(fa)(fa)、廣告法(fa)(fa)(fa)、未成年人保護法(fa)(fa)(fa)等法(fa)(fa)(fa)律(lv)對(dui)有關(guan)主體的規(gui)(gui)制之外(wai),監管機關(guan)也出臺了一系列行政法(fa)(fa)(fa)規(gui)(gui)和意見。
2022年3月(yue),國家(jia)互(hu)聯(lian)網(wang)信息辦公室、國家(jia)稅務(wu)總局(ju)、國家(jia)市場監督管理(li)總局(ju)聯(lian)合印發《關(guan)于進(jin)一步(bu)規范網(wang)絡直(zhi)播營利行為(wei)促進(jin)行業健(jian)康發展的意見》,明確(que)網(wang)絡直(zhi)播發布者(zhe)、網(wang)絡直(zhi)播服務(wu)機構不(bu)得誘導消(xiao)費者(zhe)打賞。
2022年(nian)(nian)5月,中(zhong)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wang)信息辦公室(shi)等四(si)部委聯合(he)印發(fa)《關于規范網(wang)絡(luo)直播打賞(shang)(shang)加強未成(cheng)年(nian)(nian)人保護(hu)的意見》,明確禁止(zhi)未成(cheng)年(nian)(nian)人參與(yu)直播打賞(shang)(shang),網(wang)站平臺不得(de)研發(fa)上線(xian)吸引未成(cheng)年(nian)(nian)人打賞(shang)(shang)的功能(neng)應用,不得(de)開發(fa)誘導(dao)未成(cheng)年(nian)(nian)人參與(yu)的各類“禮物”。
2022年6月,國(guo)家廣電總(zong)局、文化(hua)和(he)旅游部聯合印發《網絡主播行為規(gui)范》,明確(que)網絡主播不得暗示、誘(you)惑、鼓(gu)勵用戶(hu)大額“打賞”,引誘(you)未成(cheng)年用戶(hu)“打賞”或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
在執(zhi)法(fa)領域,中央網信辦(ban)等有(you)關部門開展“清(qing)朗”行動、“凈網”行動,深(shen)入(ru)整(zheng)治直播打(da)賞亂(luan)象。
在司法領域,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網絡消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等對未成年人打賞行為的效力、網絡直播營銷有關主體的責任等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實務中,杭州互聯網法院近年來審理的未成年人5天打賞主播10萬元案、直播間因低俗內容關停案、直播間虛假流量案等多個網絡直播充值打賞糾紛案,表明了司法態度,樹立裁判規則,維護網絡秩序。
每日經(jing)濟(ji)新聞綜合自紅(hong)星(xing)新聞、中國法(fa)院報、公開(kai)資料(liao)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guo)-VCG41N12622796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報社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