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wen) 2023-03-01 19:19:32
每(mei)經編輯|李澤(ze)東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8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美方已初步同意以約1.25億美元價格向英國出售600枚“標槍”反坦克導彈,附帶相關技術援助和后勤保障。
據(ju)路(lu)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防務安全合(he)作(zuo)局當天通(tong)知國會此項軍(jun)售,但(dan)這(zhe)并不意(yi)味雙方已簽(qian)署合(he)同或結束磋(cuo)商。潛在合(he)同承包商包括(kuo)雷神技術公(gong)司、洛克希德-馬丁公(gong)司,這(zhe)兩家美國軍(jun)火巨頭擁有一家專職生產(chan)“標槍(qiang)”反坦克導彈的聯合(he)企(qi)業。
美國與英國同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美國防務安全合作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對英國的這筆軍售旨在通過強化北約盟友的安全,來支持美方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目標。
據新華社援引路透社報道,歐洲多國近來從美國采購相對輕型武器以軍援烏克蘭的需求激增,“采購清單”包括肩扛式導彈、火炮和無人機等可望在烏克蘭危機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武器。在此方面,這筆對英國“標槍”反坦克導彈軍售或開啟先河。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央(yang)視(shi)此前(qian)報道,當地時(shi)間22日,英(ying)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表(biao)示(shi),英(ying)國已開始“預熱”其武(wu)器生(sheng)產線,以更換運送至烏克蘭的(de)武(wu)器,同時(shi)增(zeng)加(jia)炮(pao)彈的(de)產量(liang)。
華萊士(shi)在接(jie)受英媒采訪時稱,英國正(zheng)在英格蘭西南部培訓烏(wu)克(ke)蘭人員使用(yong)“挑(tiao)戰(zhan)者2”坦(tan)克(ke)。據報道(dao),英國已經對(dui)10000多(duo)名(ming)烏(wu)克(ke)蘭士(shi)兵進(jin)行(xing)(xing)了(le)無(wu)人機作戰(zhan)的基本培訓,并且自1月下旬以(yi)來開始對(dui)坦(tan)克(ke)部隊進(jin)行(xing)(xing)培訓。
當地時間2月28日,佩斯科夫表示,北約已成為俄烏沖突的參與者,是俄羅斯的敵人。
俄(e)羅(luo)(luo)斯(si)(si)(si)總(zong)統(tong)新(xin)聞秘書佩斯(si)(si)(si)科夫(fu)表示,北(bei)約國家一(yi)再向烏(wu)克(ke)蘭提供(gong)武器(qi)裝備,已經成為(wei)俄(e)烏(wu)沖突(tu)的參與者,而且北(bei)約的偵(zhen)察(cha)機構每天24小時都(dou)在(zai)偵(zhen)察(cha)俄(e)羅(luo)(luo)斯(si)(si)(si)。作為(wei)一(yi)個統(tong)一(yi)行動的集團(tuan),北(bei)約不再是俄(e)羅(luo)(luo)斯(si)(si)(si)某些情況下的對手(shou),而是俄(e)羅(luo)(luo)斯(si)(si)(si)的敵(di)人(ren)。佩斯(si)(si)(si)科夫(fu)說,西方沒有勸和(he)促談的意思,不然俄(e)烏(wu)雙方早就重(zhong)啟和(he)談了。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5日,數千名多國民眾在意大利熱那亞和米蘭舉行游行,要求北約國家停止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據當地媒體報道,當天有近4000名示威者參加了(le)熱那亞的示威游行,除了(le)意大利當地民眾(zhong),還有一些來自瑞(rui)士和法(fa)國等國家的示威者。

圖片來源:RT視頻截圖
在熱那亞港(gang)口(kou)附近,示威(wei)者(zhe)占據了周邊道路(lu),他們高(gao)呼(hu)口(kou)號并打出標語,稱北約向烏克蘭(lan)(lan)輸送武器(qi)違(wei)反了國際法,要求政(zheng)府停(ting)止使(shi)用(yong)該港(gang)口(kou)向烏克蘭(lan)(lan)運(yun)送武器(qi)。在米(mi)蘭(lan)(lan),也有數百名(ming)示威(wei)者(zhe)走上(shang)街頭,反對西(xi)方(fang)政(zheng)府向烏克蘭(lan)(lan)提供(gong)武器(qi),并呼(hu)吁和平解決沖突。
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綜合央視新(xin)聞、新(xin)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