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8 17:29:21
《報告》介紹,2021年我國文化產業債券市場共發行76支債券,發行總額541.70億元,發行支數和融資規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占債券市場融資規模的比重也有所下降。2021年,全國新增IPO上市文化企業數量43家,再創歷史新高,較上一年增長13.16%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10月27日,文化金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研討會暨《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2)》發布會在京舉辦,會議主辦方為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金巍現場分析,2021年,作為文化金融市場主要構成部分的文化產業銀行信貸、文化企業上市融資、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等整體向好。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對30家銀行的調研,截至2021年底,30家銀行文化產業貸款余額達16499.23億元,與2020年基本持平。
《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2)》(下稱《報告》)介紹,2021年我國文化產業債券市場共發行76支債券,發行總額541.70億元,發行支數和融資規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占債券市場融資規模的比重也有所下降。2021年,全國新增IPO上市文化企業數量43家,再創歷史新高,較上一年增長13.16%;上市文化企業再融資規模達1295.19億元,同比增長10.46%。2021年文化行業私募股權融資數量為565起,同比上漲81.67%,融資總金額為444.80億元,同比上漲114.89%。
根據《報告》,北京、深圳、南京、寧波和成都等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推動區域性文化金融健康發展,以政策促進為支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力持續擴大。
其中,寧波市文旅產業貸款余額1158.6億元,同比新增121.2億元,文旅產業貸款余額連續兩年超千億。
成都市構建以“債權融資+股權投資+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徑為支撐的文創金融生態體系,2021年實現文創產業總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37.76%,融資發展態勢良好。
《報告》提出,應結合數字文化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數字文化金融相關專門政策,探索數字文化金融創新試點;進一步推動版權金融發展,尋求突破;進一步推動文化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自貿區金融協同發展;發揮文化金融助力公共文化和服務產業潛能,積極參與共同富裕國家戰略實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451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