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2-10-23 17:56:46
每經(jing)(jing)記者|楊建(jian) 每經(jing)(jing)編輯|彭水萍
A股在此前探(tan)底回(hui)升之后(hou),本周(zhou)市(shi)場(chang)主要呈(cheng)現橫盤整理。從周(zhou)末消息來(lai)看,近(jin)期監管層不斷(duan)釋放(fang)利好,相繼出(chu)臺了放(fang)寬股份回(hui)購政策,下調轉融(rong)(rong)資費率,之后(hou)在周(zhou)末滬深兩(liang)市(shi)兩(liang)融(rong)(rong)標的(de)擴容600只。從當前市(shi)場(chang)熱度來(lai)看,科(ke)學儀(yi)器成(cheng)為(wei)周(zhou)末市(shi)場(chang)情緒(xu)發酵(jiao)的(de)重點,萬億貼息貸(dai)款儀(yi)器設(she)備是大頭(tou)。

圖片來源(yuan):攝圖網(wang)-401005182
從券商最新研(yan)報(bao)來看,中泰證(zheng)券認(ren)為,“暖(nuan)冬行(xing)情”應(ying)以主題機會為主,并(bing)給出多個主題板塊的投(tou)資機會建議。興(xing)業證(zheng)券張憶東(dong)則(ze)認(ren)為,A股和港股還(huan)在磨(mo)底階(jie)段,深秋是反彈窗口期。
(一)重磅利好:下調轉融資費率之后,滬深兩市兩融標的擴容600只
NO.1 10月21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公告稱,為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健康長遠發展,近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滬深兩所分別擴大了融資融券標的股(gu)票范(fan)圍,對于主板股票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前上市的創業板股票,標的(de)數(shu)量由1600只擴大至2200只,擴容幅度達38%。上述調整將自2022年10月24日起實(shi)施。此次滬(hu)深兩市兩融標的擴(kuo)容600只個股,有(you)利(li)于進一步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增強(qiang)兩融標的的覆蓋面和(he)代表性,新(xin)增的先(xian)進制造、數(shu)字經(jing)濟、綠色低碳等(deng)國家重點(dian)(dian)支持(chi)領域,也有(you)利(li)于引導市場資(zi)(zi)源重點(dian)(dian)配置。同時利(li)于吸引增量資(zi)(zi)金入市,激發市場活力(li),對資(zi)(zi)本市場形成長期利(li)好。
NO.2 10月20日晚間,中證金融(rong)決(jue)定整體(ti)下調轉融(rong)資費率40BP,調整后各期限檔次的費率具體為:182天(tian)(tian)期(qi)為2.10%、91天(tian)(tian)期(qi)為2.40%、28天(tian)(tian)期(qi)為2.50%、14天(tian)(tian)和7天(tian)(tian)期(qi)為2.60%。此次下調轉融資費率,是根據資金市場利率水平做出的正常經營性調整,旨在滿足證券公司低成本融資需求,促進合規資金參與市場投資,維護我國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歷史上看,調轉融資費率曾3次下調,消息(xi)公(gong)布后一段時間(jian)內市場均出(chu)現一波(bo)明顯的上漲。下調轉(zhuan)融資費率對證券板塊形成直接利(li)好,證券板塊有望(wang)受到利(li)好消息的提(ti)振而(er)走強。
NO.3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日前宣布,他(ta)將于下(xia)個(ge)月率(lv)領政府代表(biao)團訪華(hua),這(zhe)是自2019年(nian)11月以來首(shou)位(wei)訪華(hua)的歐盟領導人。朔爾茨在各國領導人布魯塞爾歐盟峰會后發表講話,說此次訪問將開啟一輪政府間會談。從市場表現來看,主要(yao)集(ji)中在工業軟(ruan)件和工業母(mu)機、寶馬系、歐(ou)洲經濟(ji)圈等方向。上周市(shi)場中德(de)合作概念股已經開始有所表現(xian),汽車(che)產能(neng)轉(zhuan)移(yi)(yi),德(de)國(guo)品牌的保時(shi)捷、寶馬(ma)、奔馳等,轉(zhuan)移(yi)(yi)趨勢明顯:最近有寶馬(ma)集團將(jiang)MINI電(dian)動車(che)生(sheng)產從英國(guo)轉(zhuan)移(yi)(yi)到中國(guo)。工(gong)業(ye)(ye)母(mu)機(ji)、工(gong)業(ye)(ye)軟件等分支值得留(liu)意(yi)。
NO.4 今年“雙十一”,作為(wei)傳統(tong)“主場”的天貓,活(huo)動時間從10月24日晚(wan)上(shang)8時開(kai)始預(yu)售,將在10月31日晚上8時開啟購買,第(di)一波購買持(chi)續(xu)到11月3日。隨后11月4日到11月9日是活動預熱,11月10日(ri)晚上又開始第(di)二(er)波購買,到11月11日(ri)當天結束。在滿減(jian)規則上,實(shi)行跨店滿減(jian),天貓(mao)是每滿300元(yuan)減(jian)50元(yuan),淘寶是每滿200元(yuan)減(jian)30元(yuan),可以(yi)疊(die)加店鋪優惠(hui)券使用。對于“雙十一(yi)”概念股值得留意。
NO.5 數據顯示,ETF份額已經連續4個交(jiao)易日實現(xian)凈增長。具體而言,10月17日, ETF獲凈申購31.81億份;10月18日,獲凈申購12.17億份,10月19日,A股市場有所調整,但是資金涌入ETF態勢不減,ETF獲凈申購38.55億份,10月20日,獲凈申購16.76億份。這意味著本周ETF份額凈增長合計達到99.28億份。截至10月20日,9月(yue)以來,ETF份額(e)合計凈(jing)增長531.63億份。近期大量資金借道ETF布局(ju)權(quan)益市場。
NO.6 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通過投票暫停憲法中的(de)“債務剎車”限制(zhi),并批準了一項總額高達2000億歐元的緊(jin)急(ji)能源救助法案。立(li)法通(tong)過后,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在社交媒體(ti)上表示,電力、天然氣價(jia)格(ge)的“剎車”和其他支(zhi)持政策(ce)的基礎已(yi)經建立(li),在這場能(neng)源戰爭中,我們必須(xu)用(yong)我們的經濟實力維持下(xia)去。
NO.7 重回147!日本(ben)央行(xing)、政府齊出手,日元快(kuai)速走高(gao)收復多個(ge)關口。在美聯儲激進加息之際,美元對日元、歐元、英鎊等貨幣持續升值。其中,由于日本央行堅持其負利率政策,致使美日國債息差越拉越大,日元承受的壓力尤其大。日本央(yang)行將于下周舉行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下周五將公布(bu)利率決議。但決策者幾乎排除了通過加息來阻止本幣走軟的可能性。行長黑田東彥已表示,將繼續實施現行貨幣政策,以使(shi)工資上漲。
NO.8 央視財經報道,穆(mu)迪將英國信(xin)用評(ping)級展望(wang)下調至負面(mian)。根據(ju)聲明(ming),穆迪確認英國(guo)的Aa3評級,并稱(cheng)在(zai)經濟增長前景疲軟和(he)高通脹(zhang)的情(qing)況下,“政策制(zhi)定中的不(bu)可預測性加(jia)劇”,而(er)且潛在(zai)的負債增加(jia)可能對(dui)該國(guo)債務負擔(dan)能力構成風險。
(二)板塊情緒發酵:萬億貼息貸款,科研儀器設備是大頭
NO.1 萬億貼息貸款,其中儀器設備是大頭,儀器信息網注意到,2022年10月10日至19日,華南理工大學連續發布了10則2022年11月政府采購意向,欲采購372臺儀器,顯示預算總額超百億元。9月初(chu)國務(wu)院常務(wu)會議發布(bu)了1.7萬(wan)億規模的設備購(gou)置和更(geng)新改(gai)造貼息貸款(kuan)政策,9月28日中國(guo)人民(min)銀行(xing)宣布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2000億元以上,中央財政貼息2.5%,貸款主體(ti)實際貸款成本(ben)不會高于0.7%。
點評:國內大學以及科研機構有著巨大的設備更新需求。教育領域方面重點支持高校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重大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主要用于教學、科研、實驗、實訓等,有望利好質譜儀(yi)、色譜儀(yi)、基(ji)(ji)因(yin)測(ce)序等基(ji)(ji)礎科學(xue)儀(yi)器(qi)產(chan)業伴隨(sui)國產(chan)科學(xue)儀(yi)器(qi)產(chan)品(pin)力提升(sheng)以(yi)及政策端的(de)壓實,低滲透(tou)率提升(sheng)是大概率事(shi)件。
聚光科(ke)技(ji):我國高端科(ke)學儀(yi)器平(ping)臺型(xing)龍(long)頭企業。截至2020年,經過多年在(zai)高端科學儀器領域的(de)(de)持續研(yan)發投入,公司(si)(si)已(yi)(yi)積累了(le)70余項技(ji)(ji)術(shu)(shu)平臺;三重四(si)級(ji)桿(gan)(gan)、流式細胞儀等多個領域陸續填補了(le)國(guo)內空白。目(mu)前公司(si)(si)已(yi)(yi)經掌握了(le)質(zhi)譜、色譜、光譜、前處理和理化(hua)分析(xi)等技(ji)(ji)術(shu)(shu)平臺。以(yi)質(zhi)譜中的(de)(de)核心零部件質(zhi)量分析(xi)器為(wei)例,目(mu)前公司(si)(si)在(zai)離子阱、四(si)級(ji)桿(gan)(gan)、三重四(si)級(ji)桿(gan)(gan)和飛行時間四(si)種技(ji)(ji)術(shu)(shu)路徑上都(dou)已(yi)(yi)經實現(xian)了(le)成熟的(de)(de)產(chan)業化(hua)能力(li)和迭代能力(li)。
東方中科:公司作為在電子(zi)測試(shi)測量領域中國科學院下屬唯一一家(jia)上市(shi)公司,專注于為(wei)客戶提供(gong)包括(kuo)儀(yi)(yi)器(qi)(qi)(qi)銷售、租(zu)賃、系統集成,以(yi)及保理和(he)招標業(ye)務在內的(de)一(yi)站(zhan)式綜合服務。公司的(de)主要產(chan)品為(wei)信(xin)號發生(sheng)器(qi)(qi)(qi)、電(dian)壓測量儀(yi)(yi)器(qi)(qi)(qi)、頻率(lv)、時(shi)間測量儀(yi)(yi)器(qi)(qi)(qi)、信(xin)號分析儀(yi)(yi)器(qi)(qi)(qi)、電(dian)子(zi)元(yuan)器(qi)(qi)(qi)件測試(shi)(shi)儀(yi)(yi)器(qi)(qi)(qi)、電(dian)波特(te)性測試(shi)(shi)儀(yi)(yi)器(qi)(qi)(qi)、網絡特(te)性測試(shi)(shi)儀(yi)(yi)器(qi)(qi)(qi)、輔(fu)助(zhu)儀(yi)(yi)器(qi)(qi)(qi)等。
NO.2 10月20日,廣東潮州市(shi)人(ren)民政府發(fa)布《潮州市(shi)能源發(fa)展“十四五”規劃》,《規劃》顯示,潮州南面領海線外專屬經濟區海域擬規劃2個海上風電場址,分別為粵東場址六10.8GW和粵東場址七32.5GW,初步規劃總容量達43.3GW。結合此前汕頭60GW海風規劃,粵(yue)東海風規劃已超100GW,中長期(qi)規劃(hua)持續落(luo)地中,海上風電(dian)中長期(qi)前景可期(qi)。
點評:基于海上風電不僅有助于能源低碳轉型,還將加強能源供應安全。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目光投向海上風電,海上風電行業正迎來大規模快速發展的新時代。近年來,風電的規模化發展帶動風電裝機量不斷高增,風電設備企業有望獲得快速發展。中信建投研報指出,預計202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累計并網725GW,則(ze)2022年-2025年至少還(huan)需新增裝機46GW。
通光線(xian)纜(lan):公司是(shi)一家專注于特種(zhong)線(xian)纜(lan)技(ji)術(shu)的(de)研究和(he)開發的(de)公司。公司主要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為主的輸電線路用電力特種光纜和導線、航空航天用耐高溫電纜、通信用高頻電纜。公(gong)司全資子公(gong)司海(hai)洋光電專業從事各種海底光纜、海底電纜以及附件的研制、生產和施工維護服務是目前國內海纜的(de)主要(yao)生產基(ji)地(di)之一(yi)。公司目前(qian)具備短距離中壓海底電(dian)纜的(de)生產能(neng)力(li),并(bing)實現了小批量(liang)供貨于(yu)海上(shang)風(feng)電(dian)領(ling)域。
金雷股(gu)份:目前主軸市場呈寡頭競爭格局,預計未來鑄造主軸占比提升,預計(ji)未來鑄造軸將呈多強競爭格局。據測算,2021年公司占據全球風電(dian)主軸(zhou)市(shi)場26%,未來隨風電大型化+海風發展,預計鑄造主軸占比提升。公司夯實風電主軸龍頭穩定地位,向上游布局鋼錠,增厚利潤。加速研發,生產8MW鍛造主軸,突破行業最大尺寸;預計公(gong)司(si)2022年-2024年風電鑄造主軸產能分別為2萬/7.5萬/11萬噸;自由鍛件:行業下(xia)游(you)領域眾多,市場空間(jian)大,公司(si)正加(jia)強研發與市場拓展。目前已覆(fu)蓋水泥(ni)礦山、能源發電、冶金(jin)、船舶(bo)及其他行業。
NO.3 10月21日晚間,寧德時代(dai)發(fa)布三季(ji)報,第三季(ji)度實現營業收入(ru)973.7億(yi)元,同比大增232.5%;歸母凈(jing)利(li)潤94.2億(yi)元,同比增長188.42%。這一業績超過市場預期,且凈利潤已經超過上半年總和,上半年寧德時代共實現81.7億元歸母凈利潤。此外,儲能市場的需求增長也愈發明顯。近期寧德時(shi)代連接儲能大單,先是與美(mei)(mei)國儲(chu)能技術平臺和(he)解決(jue)方案供應商(shang)FlexGen達(da)成合作協議,將(jiang)在三年時間內為后者供應10GWh的儲(chu)能產品;隨(sui)后與美(mei)(mei)國公(gong)用事業和(he)分布(bu)式光伏+儲(chu)能開發運營(ying)商(shang)Primergy Solar LLC達(da)成協議,為Gemini光伏+儲(chu)能項目獨家供應電池。
點評:據半年報,上半年寧德時代儲能系統實現營業收入127.36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約11%,同比增長171.41%;儲能(neng)也被市場看(kan)作寧德時(shi)代的第二條增長(chang)曲(qu)線。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公開預測,到2030年,動力(li)電池全(quan)球市場(chang)出貨量會達到(dao)4800GWh,儲(chu)能電池需求(qiu)也會超過(guo)1000GWh。寧德(de)時代儲能業務(wu)的(de)高(gao)增長(chang),也(ye)意味(wei)著(zhu)行(xing)業的(de)高(gao)景(jing)氣度。
飛榮達:公司深(shen)耕電磁屏蔽、導熱(re)應用行(xing)業二(er)十余(yu)年,在原有通信和消費電子領域之外,積極開發新能源相關新產品,為新能源汽車、光伏和儲能等提供熱管理、電磁屏蔽和輕量化綜合解決方案。公司在新能源產品主要包括動力電池的復合材料蓋板、連接片、液冷板、導熱材料等,光伏逆變器中主要是壓鑄件、散熱器、導電導熱材料、精密結構件等。在儲能領域產品主要是壓鑄件、散熱組件、復合材料板、導熱導電材料等。新能源的(de)爆發對材料和器件的(de)需求有望成為公司新的(de)增長點。
盛弘股份:公司專注電(dian)力電(dian)子技術,主營業務分為四個板塊,包括工業配套電源、新能源電能變換設備、電動汽車充電設備、電池化成與檢測設備。未來在圍繞四大產品板塊的基礎上,聚焦充(chong)電樁和儲能領域。公司主打儲能PCS,產品覆蓋30KW-1MW全功率范圍,針對工商業及電網側應用場景。采用模塊化設計,獨創“積木式”系統和多分支儲能系統,所有產品均通過UL&TUV等國際認證,超過60種認證機型。2021年海內(nei)外市場(chang)的公司儲能PCS出貨量均屬第(di)一梯隊。公司和海(hai)外行業(ye)(ye)領導企業(ye)(ye)合(he)作穩定,積(ji)極布(bu)局全(quan)球尤(you)其美國市場(chang),抓住機遇(yu)。
(三)頂級券商最新研判
中泰證券:“暖冬行情”為何以主題機會為主?
如何看待四季度行情?短期來看,市場底部探明,建議逢低布局。“靴子落地”是市場自三季度回調至10月12日見底反彈的真正原因,下周指數或圍繞3000點上下反復震蕩,但短(duan)期市場底部(bu)區間或已經探明(ming),建議逢低加倉布局。
政策(ce)(ce)邊(bian)際變(bian)化(hua)(hua)的(de)(de)預(yu)期(qi)(qi),或驅動四(si)季(ji)度(du)(du)主題(ti)行情。一方面從政策(ce)(ce)預(yu)期(qi)(qi)的(de)(de)角度(du)(du),本輪四(si)季(ji)度(du)(du)行情或是(shi)“縮小版”的(de)(de)二季(ji)度(du)(du)行情。三(san)季(ji)度(du)(du)以(yi)來(lai),國內的(de)(de)疫情防控政策(ce)(ce)、美(mei)(mei)聯儲的(de)(de)超鷹派加息,以(yi)及中(zhong)美(mei)(mei)摩擦(ca)明顯(xian)升級,是(shi)制約市(shi)場(chang)預(yu)期(qi)(qi)的(de)(de)三(san)大核心(xin)政策(ce)(ce)變(bian)量。后(hou)續,對(dui)中(zhong)美(mei)(mei)關(guan)系緩和以(yi)及政策(ce)(ce)發力(li)的(de)(de)預(yu)期(qi)(qi),是(shi)四(si)季(ji)度(du)(du)的(de)(de)重要邊(bian)際變(bian)化(hua)(hua)。
另一方面,從基本面和穩增長角度,由于出口等數據確認下行,國內包括地產、貨幣、財政在內的穩增長政策亦將比三季度更加積極。類比2018年三季度,當時國內經濟整體承壓,經濟修復面臨供需兩弱問題,滬深兩市處于震蕩探底階段,這與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十分相似。以(yi)上多個因素(su)疊加,會給市場帶來“重回(hui)2018年四(si)季(ji)度”的“反轉(zhuan)預期”。
在(zai)此背(bei)景(jing)下,應(ying)關注(zhu)哪些(xie)主題(ti)投資(zi)機會?
首先,“安全”是今年最大的特色,國產替代是四季度最確定的主線之一。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新挑戰,“安全”被著重強調,考慮到四季度中美關系或實現階段性緩和,國(guo)產替代方向(xiang)建(jian)議更多(duo)關注底部(bu)的(de)信創板(ban)塊。
其次,新能源依舊是財政政策發力的核心方向。受此前新能源板塊下跌影響,電力板塊出現一定幅度調整,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再次被強調,“雙碳”及能源板塊的政策剛性持續,疊加年內電力供應相對短缺、明年歐洲光伏供大于求等因素,在穩增(zeng)長板(ban)(ban)塊當(dang)中最為(wei)看(kan)好電力板(ban)(ban)塊。
最后,全面注冊制有望在年內加速推進,相關配套設施和利好政策或相繼落地,利好資本市場發展,建議關注權重股中的(de)券商板塊(kuai);當前公募基金收益率處于低位,在年底公募基金維護凈值需求下,超(chao)跌的(de)機構重倉(cang)股(gu)或仍具彈性。
興業證券張憶東:A股和港(gang)股還在磨底階段,深秋是反彈窗口(kou)期
11月底到12月初,美(mei)(mei)債收益(yi)率可能見頂,今(jin)年四季度美(mei)(mei)債有可能先見底(di)。從中期維度來說,今年四季度,美(mei)債(zhai)可能進入到一(yi)個配置的(de)時(shi)間窗口了。興業證(zheng)券判斷四季度美(mei)債(zhai)長(chang)端(duan)利率有(you)望見(jian)底(di),這非常重要(yao),因為對全球的(de)風險資(zi)產,特別是對成長(chang)股,它(ta)是估(gu)值的(de)錨、資(zi)產定價的(de)錨。
美股大概率是(shi)要(yao)落后于美債(zhai)見底。它大概率(lv)在今年(nian)四季(ji)度(du)(du)末甚至晚一(yi)點(dian)到明年(nian)一(yi)季(ji)度(du)(du)才是見底,所以四季(ji)度(du)(du)見底也(ye)只能是一(yi)個底部區域,也(ye)不一(yi)定(ding)是它的(de)最低(di)點(dian)。
國內目前具備了繼續以(yi)寬松為主的政(zheng)策(ce)環(huan)境。所以(yi),低利率還是常(chang)態。政府(fu)引導資(zi)源向哪些領(ling)域加(jia)大(da)投資(zi),加(jia)大(da)托底力度,哪些地方就是(shi)景氣改善的贏家(jia),是(shi)經(jing)濟結構性(xing)的亮點(dian),是(shi)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資本市場(chang)要(yao)(yao)回歸初心,要(yao)(yao)牢(lao)牢(lao)把握住它對于支(zhi)持實體經濟(ji)的(de)作用,運用好境(jing)內外的(de)資金資源。所以,投(tou)資中國(guo)資產(chan)一(yi)定要(yao)(yao)順著(zhu)黨的(de)政策(ce)導向(xiang),來挖(wa)掘中長(chang)期(qi)(qi)經濟(ji)增長(chang)的(de)結(jie)構性亮點(dian),這些比去猜短(duan)期(qi)(qi)的(de)周期(qi)(qi)波動(dong),或者博(bo)弈短(duan)期(qi)(qi)反彈的(de)擾動(dong)更重要(yao)(yao)。
我們之(zhi)所(suo)以講(jiang)“新(xin)半軍”,更(geng)多是順著黨(dang)的(de)政策方向,就是社(she)會(hui)資源向哪里(li)優化配置,資本市(shi)場的(de)機會(hui)就在哪里(li),按照(zhao)這樣(yang)一個樸素的(de)理念來(lai)去找(zhao)機會(hui)。但涉及(ji)到各個細分領域的(de)產業,它有自身的(de)周(zhou)期規(gui)律。
從廣義來說,今(jin)年很明顯是能源科技的大年,明年就涉及到一些(xie)不確(que)定(ding)性,特別是跟出口有關的。明年外需可能是一個風險,跟出口相關的新老能源,可能要打一個問號。今年無論是新能源,還是新能源車都是全面上漲,到了明年可能(neng)是調(diao)整(zheng)和分化(hua),大浪淘沙。
目前中國股市,無論(lun)是(shi)A股(gu)還是(shi)港股(gu)都處于中長期的底部區域,但是這個底部(bu)區域它未必能夠一蹴而就呈現出一種指數性的趨勢性的機會,更多還是在磨底的階段。
無論短期(qi)指(zhi)數怎樣的波動,但是從中(zhong)長(chang)期(qi)的角度(du)來(lai)說,要大浪(lang)淘沙,多關注具有朱格拉(la)周期(qi)的中(zhong)國的科創(chuang)或(huo)者先(xian)進制造業(ye)的核心資產來(lai)淘金。
(四)券商行業板塊掘金
廣發證券(quan):政策資金紛至沓來(lai),國產替代(dai)東風已至
資金面定向支持:千億級貼息貸款強(qiang)勢(shi)出臺,申請(qing)時間點截至(zhi)今年(nian)底,多領域科學儀器采購需求或超預期。9月底人行設立2000億元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向衛生健康、教育、節能等10個領域的設備更新改造投放中長期貸款,中央財政貼息后企業實際貸款利率不高于0.7%,且落地時間緊迫,申請截至今年年底。根據(ju)儀器信息網統計,十月至今已有(you)23個省市合(he)計貸款合(he)同金額超536億(yi)元。
政策面持續發力:大空間低滲透,“國產替代”東風已至。我們測(ce)算科(ke)學儀(yi)器2025年國內市(shi)場(chang)空(kong)間近(jin)(jin)800億元,但此前進(jin)(jin)口依賴度較高、國產滲透率(lv)(lv)低(如質譜(pu)儀(yi)行業(ye)(ye)國產市(shi)占率(lv)(lv)僅3%),為(wei)關(guan)鍵“卡脖(bo)子(zi)”技術,且相關(guan)應用場(chang)景涉及國民經(jing)濟領域(yu)(yu)的(de)近(jin)(jin)70%。近(jin)(jin)年來科(ke)學儀(yi)器行業(ye)(ye)逐(zhu)步完成(cheng)蓄(xu)力,伴(ban)隨政(zheng)策推動迎(ying)來發展良機。我們看到國內主(zhu)流(liu)科(ke)學儀(yi)器企業(ye)(ye)歷(li)經(jing)多年技術沉淀,在樣品前處理、光譜(pu)、色譜(pu)、質譜(pu)儀(yi)等(deng)細(xi)分領域(yu)(yu)均有研發和(he)產業(ye)(ye)化布局,普遍進(jin)(jin)入放量關(guan)鍵時(shi)期(qi)。
從政策端來看,財政部《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指導標準》(2021版)提出部分國產設備采購比例可達50%~100%等。伴隨政策端的壓實及國產產品力的提升,國產科學儀器廠商依托于性價比優勢、定制化服務優勢等實現占有率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亦有企業采購儀器設備稅前扣除研發費用比例力度加大等政策組合拳相繼出臺,我們預期今年四季度醫療、教育、實(shi)驗室等領域(yu)科學儀器采購(gou)訂單或將(jiang)超預期。
財信證券(quan):醫(yi)療新基(ji)建迎高景氣新機(ji)遇
投資要點:當前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相比,醫療衛生(sheng)資(zi)源總量(liang)(liang)相對不足(zu),質量(liang)(liang)有待提高;二是資源分布結構(gou)不(bu)合理,影響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的公平與效率。空間上,東西部醫療資源(yuan)(yuan)發(fa)展(zhan)差距大,優(you)質(zhi)醫療資源(yuan)(yuan)集(ji)中在沿海地(di)區,結構(gou)上(shang),三(san)級醫(yi)院承擔大(da)量(liang)醫(yi)療(liao)行為,優質(zhi)醫(yi)療(liao)資(zi)源供給(gei)不(bu)夠充分。
醫院擴建需求釋放,疫情后醫院建設加速。疫(yi)情(qing)前(qian)(qian),由(you)于分(fen)級診療(liao)(liao)制(zhi)度(du)限(xian)制(zhi),三(san)級醫(yi)(yi)院(yuan)的擴張受到限(xian)制(zhi)。新(xin)(xin)冠疫(yi)情(qing)暴發(fa)后(hou)(hou),基(ji)層醫(yi)(yi)療(liao)(liao)衛生機構救治能(neng)力仍(reng)顯不足(zu),因而(er)疫(yi)情(qing)后(hou)(hou)相關部門印發(fa)系列政策,鼓(gu)勵以三(san)級醫(yi)(yi)院(yuan)為代表的優質醫(yi)(yi)療(liao)(liao)資源(yuan)下沉,引(yin)導三(san)級醫(yi)(yi)院(yuan)基(ji)層分(fen)院(yuan)建設(she):疫(yi)情(qing)前(qian)(qian)受到抑制(zhi)的新(xin)(xin)醫(yi)(yi)院(yuan)立項數量壓制(zhi)得到明顯的恢復,連續(xu)兩年(nian)創新(xin)(xin)高。新(xin)(xin)建醫(yi)(yi)院(yuan)的交付能(neng)夠有效擴容醫(yi)(yi)療(liao)(liao)器(qi)械市場,為行(xing)業提供新(xin)(xin)增量。
政(zheng)府投資主(zhu)導,專項債發力提供(gong)資金保障。政(zheng)府(fu)衛(wei)生支出(chu)(chu)主要用(yong)于公(gong)立(li)醫(yi)(yi)院的(de)基(ji)本建(jian)設和(he)大型設備的(de)采購(gou),2020年以來的(de)醫(yi)(yi)療新基(ji)建(jian)重(zhong)心在于優質醫(yi)(yi)療資(zi)(zi)源擴容和(he)均衡布局,主要資(zi)(zi)金來源也是(shi)政(zheng)府(fu)衛(wei)生支出(chu)(chu)尤其(qi)是(shi)地(di)方(fang)政(zheng)府(fu)投資(zi)(zi),專項債(zhai)加速(su)發(fa)力為(wei)本次醫(yi)(yi)療新基(ji)建(jian)提供了(le)資(zi)(zi)金保障,2022年1-5月我國衛(wei)生行業固定資(zi)(zi)產投資(zi)(zi)額累計同比增長27.8%。
投資建議:后疫情時代,全球加強公共衛生建設,順應醫療新基建浪潮,也為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出海提供發展機遇,醫療器械行業國產替代、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建議關注國產廠家邁瑞醫療、聯影醫療、健麾信息、澳華內鏡、海泰新光、開立醫療、華康醫療、新華醫療等。
浙商證券:商業化落地加快,新型儲能旭日東升
投資要點:儲能系(xi)統貫穿電力(li)生產(chan)及消納各(ge)環節,是新型電力(li)系(xi)統必要配置。儲能下游應用(yong)(yong)(yong)(yong)場景(jing)主要(yao)可分為發(fa)(fa)電(dian)(dian)(dian)側(ce)(ce)(ce)、輸(shu)配側(ce)(ce)(ce)、用(yong)(yong)(yong)(yong)戶側(ce)(ce)(ce)等(deng),在(zai)發(fa)(fa)電(dian)(dian)(dian)側(ce)(ce)(ce)主要(yao)起到匹配電(dian)(dian)(dian)力生產和(he)消(xiao)納(na)、減輕電(dian)(dian)(dian)網壓力等(deng)作(zuo)用(yong)(yong)(yong)(yong),在(zai)輸(shu)配側(ce)(ce)(ce)主要(yao)作(zuo)為擴容裝(zhuang)置及后(hou)備裝(zhuang)置來(lai)緩解(jie)線路阻(zu)塞、增加變電(dian)(dian)(dian)站(zhan)穩定性(xing),在(zai)用(yong)(yong)(yong)(yong)戶側(ce)(ce)(ce)則幫助用(yong)(yong)(yong)(yong)戶實現削峰填谷或光伏自發(fa)(fa)自用(yong)(yong)(yong)(yong)等(deng)模式(shi),降低電(dian)(dian)(dian)費支出。在(zai)能源清潔化轉型(xing)過程中,儲能系(xi)統可提升風、光發(fa)(fa)電(dian)(dian)(dian)可消(xiao)納(na)性(xing)及經濟(ji)性(xing)。
全球雙碳目標加速推進,儲能需求空間廣闊,碳中和系全球確定性命題,近30國積極響應完成目標制定,多以2050年左右為限,隨著碳中和目標陸續推進,儲能支持型政策力度有望延續或進一步提升。我們預計2022-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需求量約629.9GWh,其(qi)中發(fa)電(dian)側、電(dian)網側、用戶(hu)側、5G基站、其(qi)他輔助服務新增儲能需(xu)求量分(fen)別為190GWh、34.4GWh、364.9GWh、30.3GWh、10.4GWh。國(guo)內(nei)多地(di)出臺風光電(dian)站配置儲能的政策(ce)標準,強制配儲比(bi)例(li)多在10%、時長為2小時。我們判斷隨著下(xia)游(you)需(xu)求量井噴(pen)式增長,更多行業龍頭將切入儲能新賽道。
建議關注五條投資主線:1)價值量占比高且技術壁壘較高的儲能電池公司,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neng)、比亞迪、鵬輝能(neng)源(yuan)、派能(neng)科(ke)技等;2)占據技術優勢的PCS廠商,如陽光(guang)電源、錦(jin)浪科技、固德(de)(de)威、盛弘(hong)股(gu)份(fen)(fen)、星(xing)云股(gu)份(fen)(fen)、德(de)(de)業股(gu)份(fen)(fen)、禾望電氣、上能(neng)電氣、科士達等;3)具備資金或渠道優勢的系統集成商,如天能股(gu)份(fen)、南網(wang)科技、文山(shan)電(dian)力、南都電(dian)源、永福股(gu)份(fen)、萬里揚、寶(bao)光股(gu)份(fen)等;4)布局儲能新技術的公司,受(shou)益(yi)鈉(na)電池布局的傳藝科技、鼎(ding)勝新材等,重力儲能(neng)中國天楹等;5)溫控設備:英(ying)維克、同飛股份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she)圖網-4010051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wen)》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xiang),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
歡迎(ying)關(guan)注每日(ri)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