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9 13:42:16
每經編輯|盧祥勇
9月28日,南京大學舉辦了雙高銜接金秋洽談暨重點中學引才雙選會,來自江蘇、福建、江西、廣東等9個省份的40所重點中學,組團赴南大引才。
其中,江蘇省海門中學針對重點高校研究生每月發放5000元專項津貼,高中階段有奧賽獲獎經歷的教師,起薪40萬;福建一所民辦學校為南大碩士畢業生開出了年薪30萬以上的優厚條件。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官網
福建漳州實驗中學直接將薪酬待遇用大標題的字號寫在了易拉寶上:骨干教師可超30萬元年薪。此外,學校還在易拉寶上曬出了兩張工資條,一張是2021年新入職學校的新教師月收入數據,另一張則是2004年入職,如今已是資深教師的老教師月收入。根據工資條的數據,這位2004年入職的林老師,在學校擔任高中數學教師,兼任年段長,月工資總額達34018元。
“我沒指望40萬元這么高,15萬元我就覺得很好了。”南京大學生物專業的研究生小陳表示,成為一名教師一直是自己的就業目標。“教師這份工作比較穩定,而且也能體現自我價值。對于未來的工作,我認為一開始的目標還是要定得適當,這樣自己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9日,“江蘇一中學起薪40萬招聘教師”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上億。評論區內,有網友表示,“知識就是金錢”“我不眼紅,我尊重他們”,還有網友表示,“我妹北師大本科碩士,剛畢業,30萬一年在深圳,很正常”。


據中新網此前報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教師職業本身跟其他職業相比,相對來說比較穩定,越來越多的人傾向考教師資格,此外,教師入職主要是兩個環節,一是考證,二是考編,如果沒有教師資格證,現在入編基本上沒可能,要考證通過以后,才有可能考入編。”
過去十年內,教師資格證成為千軍萬馬的又一“獨木橋”。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教資考試報名規模一直在增長。2016年全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共有260萬人,2017年達410萬人,2019年則攀升至近900萬人。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今年9月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年來,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注冊制度全面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最初的17.2萬人次躍升至今年的1144.2萬人次。
9月27日,教育部財務司司長郭鵬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十年,尤其是疫情以來的近幾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逐年加大、財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始終堅持逐年只增不減。”
這十年教育投入,僅增量就有3萬億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億元。這些錢都用到了哪里?郭鵬概括為“三個一半以上”:各級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義務教育;各項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師工資待遇;各個地區間,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區。
郭鵬表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確保學校正常運轉、設備購置、校舍建設、學生資助的同時,堅持把改善教師工資福利待遇作為財政教育支出的本中之本優先保障,堅持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作為貫徹“不低于公務員”法定要求的重中之重優先落實。在各項支出中,用于教職工人員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達到61.6%,比2011年提高12.9個百分點,提高幅度最大;年均增長12.1%,顯著高于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平均增速,教育經費支出重點逐步從投資于物轉向更多投資于人。
編輯|盧祥勇?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日報、中新網、微言教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