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注意!今日這些地方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熱搜:女子41度高溫天玩漂流出現失溫,為何夏季也會失溫?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3 07:31:13

每經編輯|杜宇

中央氣象臺8月23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預計8月23日白天,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和北部、廣東、廣西等地有35~39℃高溫天氣,其中,陜西南部、四川東部、重慶、湖南北部、江西中部、浙江中東部、福建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網官方微博

上海天氣:今天又是“高溫+下開水”的配置

據上海天氣官方微博8月23日消息,今天又是“高溫+下開水”的配置,最高氣溫39~40℃。中午轉偏北風3~4級,傍晚起東北風4~5級,雷雨時陣風8~10級,相對濕度90%-50%,依然要小心防暑,午后注意防雷雨。今天進入“處暑”節氣,處暑意味著離開暑氣,炎熱漸消的意思。對上海而言,“處暑”節氣慢慢由熱轉涼,早晚可現涼意。但是處暑節氣上海還是有高溫日的,冷空氣勢力往往不強,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炎熱天氣容易抬頭,仍需注意防暑降溫。

再來看看湖北、重慶、江蘇等地今日天氣情況:




女子41度高溫天玩漂流出現失溫,失溫癥有多危險?

22日,女子41度高溫天玩漂流失溫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據科普中國,夏日消暑,很多人都會在出游時選擇一些水上活動,比如漂流。在體驗漂流的過程中,河水打濕衣服,會感到非常涼爽,但與此同時,也要小心失溫癥。

近日就有游客在景區進行漂流時出現急性失溫。為什么在夏季也會失溫?出現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

失溫癥有多危險?

眾所周知,人體具有體溫調節系統,在一定外界調節下,能夠將人體的核心溫度維持在一個適合于生存的較窄的范圍內。

失溫癥,簡而言之就是人體的體溫調節失衡,產熱低于散熱,導致人體熱量逐漸喪失,無法維持正常體溫的現象。

一般而言,失溫癥的發展有三個階段:即輕度失溫、中度失溫,和重度失溫。

在第一階段,人體的熱量開始流失,體溫開始下降,直至核心溫度低至32℃~35℃左右。此時,身體的第一反應就是減少散熱,加快產熱。

因此,為了加速產熱,肌肉會不停收縮,出現“寒顫”的癥狀。

為了減少散熱,外周的血管也開始收縮,血液主要集中流入核心部分,皮膚逐漸變得蒼白。與此同時,氣血交換率也下降,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為了調動身體各器官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唿吸和心率相應加快。但是,大腦在維持一段時間興奮后,發現無法使體溫回升,故開始節能減排,唿吸和心跳逐漸減慢,肌肉逐漸僵硬,患者行動變得遲緩。

在第二階段,隨著熱量繼續流失,核心溫度低至28~32℃左右。患者口齒不清、反應遲鈍,出現恍惚的狀態。

此時,溫度感受器已經麻木,無法將溫度信號傳輸給大腦。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發出錯誤指揮,外周血管開放,“節能減排”中好不容易儲存于核心的能量被分散到皮膚等血管,短時間內讓人有“仿佛置身炎熱環境”的錯誤感覺,而實際上帶來的是更多熱量喪失及核心溫度迅速下降的結果。

在第三階段,人體溫度嚴重降低,核心溫度下降至28℃以下。

此時,失溫情況已經非常危急。患者沒有意識,唿吸和心率都變得很慢,血壓降低,肌肉變得僵硬,心臟出現纖顫,隨時面臨心臟停搏的危險。

因此,失溫癥的危險不容小覷。

有研究報道,僅在2000-2019年間,不適宜的室外氣溫與每年超過500萬例額外死亡相關,占到全球總死因的9.43%,其中低溫所致的死亡占8.52%,因此有人也將失溫癥稱為“靜悄悄的死神”。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291591

為何夏季也會失溫?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熱原體,隨時隨地和外界進行熱傳遞作用,其中溫度、濕度和風力影響是導致失溫的最常見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會有早晚溫差,由于漂流時河水浸濕衣物,再受到風吹后,水分蒸發會讓熱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溫現象,更不用說遇到了惡劣極端天氣。

失溫者為啥會把自己脫光?

回答這個問題,還要歸因于失溫的第二階段。

隨著熱量的流失,人體的溫度系統“癱瘓”,無法將準確的溫度信息傳輸給大腦。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得不到正確的“溫度反饋”,因而對外界環境誤判,下達錯誤命令,讓外周血管開放。這樣,用于核心保溫的血液就流向外周,讓人在短時間內有了發熱的錯覺。

而脫光了自己的衣服以“解熱”,更加加速了熱量的喪失,導致核心溫度快速下降,更加快了失溫死亡逼迫的腳步。

出現失溫該如何救治?

那么萬一出現失溫的情況,該怎么辦?以下我們整理了一套應急流程:

脫離低溫,安全轉移:發現有人出現失溫癥狀時,要立即將患者立即脫離低溫環境,轉移至溫暖、避風的安全環境或醫院。

判斷失溫程度,及時急救:根據患者狀態判斷其失溫情況,根據其癥狀嚴重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或撥打120急救。

保持干燥,核心供暖:檢查失溫者衣物,盡快替換潮濕的衣物。同時,用保暖設備,例如熱水袋,發熱貼等對失溫者核心部位進行加溫。需要注意的是,只針對核心進行加溫,千萬不要采用搓手搓腳等方式給四肢加溫,否則會導致四肢冷血回流到心臟,可能引起心搏驟停。

適當進食,輸入能量:視失溫情況,讓失溫者食入一些高熱量,好食入的流質食物,讓其快速補充能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湖北天氣、重慶天氣、江蘇氣象、科技日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29159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溫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