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無語!曾經最穩賽道竟成“翻滾列車”,機構億元拋售殺瘋了,什么情況?剛剛,長春高新緊急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9 13:38:45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彭水萍

還未從通策醫藥(SH600763,股價125.69元,市值403億元)的一記悶棍醒過來,昨日,“藥茅”三駕馬車之一的長春高新(SZ000661,股價184.1元,市值745.1億元)又讓16萬股民心碎,該股慘遭機構無情拋售,股價出現跌停,而今日,長春高新一度又跌至跌停,兩日蒸發市值超過150億元

剛剛,眼看股價持續大跌,長春高新也在午間緊急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金賽藥業收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GS3-007a口服液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22年5月26日受理的GS3-007a口服液符合藥品注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本品開展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癥的診斷適應癥的臨床試驗

記者注意到,原本處于反彈通道的長春高新,又一次被藥品采集的消息所“擊倒”,市場傳聞浙江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品種中包含長春高新的拳頭產品重組人生長激素。而早在今年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的一份文件將生長激素產品納入招標,最高有效申報價只有長春高新子公司此前中標價的30%,這也一度引發長春高新股價暴跌,連續三日跌停。

此次浙江省采集消息目前雖還未證實,長春高新也向《每日經濟新聞》反饋,稱公司尚未收到相關正式通知,公司也正在積極核實相關信息。但長春高新股價已經連續大跌約20%,昨日,4家機構出現在長春高新的賣出席位,累計賣出金額約4億元

事實上,作為A股市場最穩的投資賽道以及機構資金最愛的白馬行業,今年的醫藥群體可謂讓機構資金“求穩”的如意算盤全部打翻,記者通過統計市值500億元的醫藥和醫療公司發現,今年這些醫藥大白馬年跌幅超過20%的達到10只,個個都是曾經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如下圖:

除了這10家公司,“牙茅”通策醫藥已經從年初的640億元市值跌至目前的400億元,年內股價跌幅也達到了37%,表現極其低迷,就在上周,因醫保局全面開展種植牙價格調查,通策醫療單日跌幅達到9%,同樣有三家機構出現在賣出席位,累計賣出金額達到1.99億元

為何醫藥板塊今年如此“不順”?這或許與集采時代,醫藥凈利率會面臨下滑有關。

以長春高新為例,一旦生長激素納入集采,該股的投資邏輯將會發生變化,中泰證券日前指出,過去集采覆蓋的主要涉及民生醫療產品,而生長激素因為價格高、非剛需、受眾人群有限而屬于消費醫療賽道。但廣東省集采將生長激素納入,破除了此前“民生歸民生,消費歸消費”的看法。如果生長激素集采從區域走向全國,院內市場都會出現價格的大幅度下調,這必將形成對院外市場的分流——長春高新受影響的就會不只是30%的院內份額。

目前,長春高新也已經開始應對集采,選擇主動降價,今年3月,長春高新披露,長效水針目前已開始調整產品價格,調整后可以使得更多的患者享受到與之前相關公益活動類似的優惠價格。根據青海省藥品招采平臺顯示,長春高新的高毛利產品——長效水針(54IU/9mg/1.01ml)降價幅度達到37.5%。

面對醫藥板塊估值持續回調,持股的朋友們,你的投資信念會動搖嗎?

長春高新在午間利好消息帶動下,午后出現短線迅速拉升情況,一度將跌幅縮小至2%以內,截至發稿,暫報192.99元,跌4.51%。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668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還未從通策醫藥(SH600763,股價125.69元,市值403億元)的一記悶棍醒過來,昨日,“藥茅”三駕馬車之一的長春高新(SZ000661,股價184.1元,市值745.1億元)又讓16萬股民心碎,該股慘遭機構無情拋售,股價出現跌停,而今日,長春高新一度又跌至跌停,兩日蒸發市值超過150億元! 剛剛,眼看股價持續大跌,長春高新也在午間緊急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金賽藥業收到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GS3-007a口服液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22年5月26日受理的GS3-007a口服液符合藥品注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本品開展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癥的診斷適應癥的臨床試驗。 記者注意到,原本處于反彈通道的長春高新,又一次被藥品采集的消息所“擊倒”,市場傳聞浙江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品種中包含長春高新的拳頭產品重組人生長激素。而早在今年1月19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的一份文件將生長激素產品納入招標,最高有效申報價只有長春高新子公司此前中標價的30%,這也一度引發長春高新股價暴跌,連續三日跌停。 此次浙江省采集消息目前雖還未證實,長春高新也向《每日經濟新聞》反饋,稱公司尚未收到相關正式通知,公司也正在積極核實相關信息。但長春高新股價已經連續大跌約20%,昨日,4家機構出現在長春高新的賣出席位,累計賣出金額約4億元。 事實上,作為A股市場最穩的投資賽道以及機構資金最愛的白馬行業,今年的醫藥群體可謂讓機構資金“求穩”的如意算盤全部打翻,記者通過統計市值500億元的醫藥和醫療公司發現,今年這些醫藥大白馬年跌幅超過20%的達到10只,個個都是曾經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如下圖: 除了這10家公司,“牙茅”通策醫藥已經從年初的640億元市值跌至目前的400億元,年內股價跌幅也達到了37%,表現極其低迷,就在上周,因醫保局全面開展種植牙價格調查,通策醫療單日跌幅達到9%,同樣有三家機構出現在賣出席位,累計賣出金額達到1.99億元。 為何醫藥板塊今年如此“不順”?這或許與集采時代,醫藥凈利率會面臨下滑有關。 以長春高新為例,一旦生長激素納入集采,該股的投資邏輯將會發生變化,中泰證券日前指出,過去集采覆蓋的主要涉及民生醫療產品,而生長激素因為價格高、非剛需、受眾人群有限而屬于消費醫療賽道。但廣東省集采將生長激素納入,破除了此前“民生歸民生,消費歸消費”的看法。如果生長激素集采從區域走向全國,院內市場都會出現價格的大幅度下調,這必將形成對院外市場的分流——長春高新受影響的就會不只是30%的院內份額。 目前,長春高新也已經開始應對集采,選擇主動降價,今年3月,長春高新披露,長效水針目前已開始調整產品價格,調整后可以使得更多的患者享受到與之前相關公益活動類似的優惠價格。根據青海省藥品招采平臺顯示,長春高新的高毛利產品——長效水針(54IU/9mg/1.01ml)降價幅度達到37.5%。 面對醫藥板塊估值持續回調,持股的朋友們,你的投資信念會動搖嗎? 長春高新在午間利好消息帶動下,午后出現短線迅速拉升情況,一度將跌幅縮小至2%以內,截至發稿,暫報192.99元,跌4.51%。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