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6 23:04:52
每經記者|安宇飛 趙李南 每經編輯|楊夏
近期“秦皇島港銅精礦違約事件”持續發酵,價值60億元的30萬噸銅精礦居然在沒有經過貨主同意的情況下被第三方運走。
8月15日,秦港股份(SH601326,股價2.75元,市值153.65億元)發布了一份《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公告顯示,對于“8月1日前后13家貨主總價值60億元的30萬噸銅精礦被第三方劉宇無單運走”事件,公司未參與此項貿易糾紛,亦未作為被告方進入訴訟程序。
負責秦皇島港港口作業的秦港股份是否會受到違約事件影響?事件的核心人物劉宇又是什么來頭呢?
銅精礦被第三方運走
2022年8月初,13家貨主存在秦皇島港的近30萬噸銅精礦突然“消失”了。據第一財經報道,這些銅精礦是被第三方劉宇運走的。
貨物“消失”是怎么被發現的呢?據媒體報道,是貨代公司打電話告訴貨主,說貨物出了問題。什么是貨代公司?簡單來說就是接受客戶委托,幫客戶完成貨物運輸某些環節的公司,這些環節包括報關、驗收、收款等。
本次事件相關的貨代公司是中國秦皇島外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皇島外輪代理公司)、秦皇島外代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皇島外代物流公司)兩家公司。除此之外,在該事件中提供港口作業服務(指裝卸貨物、倉儲等)的是上市公司秦港股份,它和上述兩家貨代公司所屬同一控股股東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據了解,秦港股份是全球大型大宗干散貨公眾碼頭運營商,是環渤海地區最重要的礦石碼頭運營商之一,為煤炭、金屬礦石、油品、集裝箱等產品提供裝卸、堆存、倉儲、運輸及物流服務。
啟信寶顯示,秦皇島外代物流公司是秦皇島外輪代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后者的實際控制人為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港口集團)。截至2021年末,河北港口集團對秦港股份的持股比例達54.27%,也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那么,既然秦港股份要負責上述銅精礦的報關、貨物倉儲等工作,和兩家貨代公司又有著同樣的實控人,這次銅精礦“失蹤”事件是否會對秦港股份產生影響呢?
秦港股份在公告中進行了四點澄清:經初步核實,一是公安機關已對該事件進行立案調查;二是公司未參與此項貿易糾紛,公司亦未作為被告方進入訴訟程序;三是公司作為港口企業提供港口作業服務,與貨代公司簽訂兩方合同,根據貨代公司指令出入庫,無義務進一步核實實際貨主身份并征得貨主同意;四是貨代公司與公司所屬同一控股股東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但兩貨代公司與本公司無股權關系,劉宇亦與公司無關系。
有可能引發信任危機
8 月 15 日晚間,廈門象嶼(SH600057,股價8.61元,市值194.08億元)董秘廖杰通過微信回復記者,廈門象嶼已經在投資者平臺做出了相關回應。早在8月4日,有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問及廈門象嶼:“昨晚傳出秦皇島30萬噸銅精礦暴雷,涉及12家代開證國企,請問象嶼是否有受到波及?”廈門象嶼回復稱:“公司不涉及秦皇島30萬噸銅精礦暴雷事件,該事件對公司日常經營沒有影響。”
洛陽鉬業(SH603993,股價5.41元,市值1169億元)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及IXM未涉及秦皇島銅精礦暴雷事件,對公司經營和業績未產生影響。
不過,中泰證券8月7日的一份研報顯示,秦皇島港銅精礦違約事件持續發酵,對銅行業造成惡劣影響,部分賣方也隨即轉售秦皇島港口現貨。
從“轉售”中可以看出,該事件有可能引發對秦皇島港的“信任危機”。
那么,這場違約事件的核心人物劉宇是怎么轉走銅精礦的?據第一財經報道,銅精礦是被劉宇及其關聯方下達放貨指令轉走的。劉宇實際控制的寧波和笙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葫蘆島瑞升商貿有限公司被指涉及其中。
啟信寶數據顯示,劉宇同時也是深圳瑞呈辰陽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呈辰陽)等公司的股東。8月15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了瑞呈辰陽的兩個工商電話,但未有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